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北疆边境派出所的戍边爱民故事——
情洒伊尔施
□本报融媒体报道组
“这里是他们从警戍边的开始、是他们成长进步的摇篮,这里见证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8月18日,记者来到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兴安边境管理支队阿尔山边境管理大队伊尔施边境派出所。
干净整洁的环境、朝气蓬勃的面孔,展现着民警们的精气神。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最大的37岁、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是一支光荣的队伍,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其中更不乏荣誉等身的民警。
派出所里,一面戍边光荣墙格外醒目,上面镌刻着210个名字。这是1980年以来派出所战友们的姓名。
谈起建这面墙的初衷,所长呼格吉乐图告诉记者,扎根在边疆,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战友走过的路,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激励大家沿着战友的光荣足迹坚定地走下去。
提起边境派出所,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巡边。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承担着守护25公里边境线的重任。除此之外,派出所更担负着895平方公里内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服务辖区1.2万户、2.5万余名常住人口。
“看,第六排第一个就是我的名字。”民警朝乐门指着戍边光荣墙说,他已经在这里坚守了8年。
见到朝乐门时,他正准备去给曲大娘送银行卡。原来,曲大娘的小儿子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4年前在派出所的帮助下送到医院。随后,每月给医院转账付医疗费成了曲大娘的难事。因为年纪大了,曲大娘不会用智能手机也不会汇款,她便找到朝乐门帮忙,这一帮就是4年。
记者跟随朝乐门来到曲大娘家。一开门,曲大娘便拉着朝乐门坐到炕头上唠了起来,“儿子不在身边,多亏了小朝。”聊着聊着,84岁的曲大娘对记者说起一件心事儿:“总想着给小朝写封感谢信送到所里,但我也不识字,就想去外面找打印店看看,不知道能不能帮忙写?”坐在一旁的朝乐门听到笑着说:“大娘,您的感谢我都记在心里了。只要您好好的就行,可别为这费心了。”
在守护平安、为民服务的路上,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民警们坚持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的“五小工作法”,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驻守在边境小镇8年,朝乐门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但对民警徐圣伟来说,习惯的过程并不容易。从山东临沂到伊尔施这一边境小镇,从部队战士到走街串巷的边境派出所民警,徐圣伟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考验。经过2年的努力,如今,徐圣伟已成为群众信赖的小徐。
“小徐来啦,孩子们正在写作业呢。”在社区走访时,“刘老师托管班”的刘凤丽招呼着徐圣伟进屋坐坐。托管班内,十几名孩子正在写作业,和刘凤丽交流了孩子们的情况后,徐圣伟拿出随身携带的安全宣传单,现场给孩子们进行了防溺水宣传。
刘凤丽是“雪城义警”成员,也是一名退休教师,2019年开办托管班,义务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场所。“雪城义警”是阿尔山边境管理大队于2019年组建的义警协会,如今已成立9个分会,在册登记人数691名。其中,伊尔施边境派出所有“雪城义警”216名。徐圣伟说:“排查安全隐患、处理矛盾纠纷,他们可帮了大忙嘞!大家守望相助,共同守护着边境小镇的平安。”
回所的路上,徐圣伟告诉记者,刚领了结婚证,要在这里安家了。谈起千里之外的父母,他说:“作为家里独子,最多一年回一次家。但父母每次跟别人说起我在边境守边关,总是很自豪,这也能减少些我不能常伴父母身边的愧疚。”
阳光洒在戍边光荣墙上,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这道光,护佑着祖国北疆的安全稳定,护佑着边境小镇人民的幸福安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