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在它手上!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1-17 10:4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来,美国政坛的“大新闻”不断发酵,现总统拜登在自家私宅和前办公室等地点存放多份涉密文件,消息陆续被披露。

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后,拿到国会众议院控制权的共和党迫不及待对拜登发起一系列调查,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场美媒形容为“混乱而具有爆炸性的政治对决”,就这样开始了。

从前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到前总统特朗普,再到如今总统拜登,因密件惹祸的历史,似乎一遍遍在美国轮回,而两党争斗,越来越激烈……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在它手上!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密件“放错地方”?共和党紧咬白宫

先来看美国现任总统拜登,近期,他已有多批“不该出现在那里”的机密文件被发现:

第一批密件

发现时间:2022年11月2日,美国中期选举前6天

发现地点:距白宫仅1英里远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州拜登外交和全球参与中心”

数量:约10份

内容:美国情报备忘录及简报材料,涉乌克兰、伊朗、英国等

第二、三、四批密件

发现时间: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月11、12日

发现地点: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拜登私宅

数量:至少1份+5份,部分美媒还报道了未知数量的密件

内容:奥巴马政府时期涉密文件

随着机密文件一批批被发现,拜登的态度也不得不从“感到惊讶”,“不知为何”会这样,变为承认自己昔日办公室、私宅确实都存有密件。但他仍解释称,自己存放文件的私宅车库“是上了锁”的。

但美联社道出事件关键,在于白宫出面承认此事时,距首批密件被发现已过了两个多月。白宫“知情不报”?这正是民主党的对头共和党,紧咬的重点之一。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在它手上!

白宫法律顾问承认,拜登私宅内发现更多机密文件。图片来源:CNBC报道截图

至少,共和党深知,这件事上,美国有两部法“镇得住”总统:一是《总统记录法》。根据该法,美国总统、副总统的记录文件在当届政府任期结束后,需移交给国家档案馆,以保护文件机密性质。二是《反间谍法》。如有人未经授权故意保留国家安全机密,且未按规定提交有权保管机密的官员,按该法规定将构成犯罪,美国总统也不例外。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在它手上!

资料图:美国国会众议院。

因此,在共和党人选出众议长麦卡锡,众院开始运转后,共和党便马不停蹄向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艾薇儿·海恩斯致信,称拜登可能违法,要求全面审查。

就在拜登第四批“私藏”密件曝光的当天,美国司法部任命了特别检察官——前马里兰州地区检察官罗伯特·胡尔,调查此事。要知道,胡尔是共和党的前总统特朗普2017年任命的,这种情况下,拜登还能轻松过关吗?

眼见纸包不住火了,索性老实承认。近日,白宫法律顾问索伯称,拜登和他的团队相信,调查将表明这些机密文件是“无意中放错了地方”,他们将与特别检察官密切合作。

两任总统同遭调查,谁能全身而退?

调查拜登,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举双手赞成。

近日他在社交媒体上指出,拜登前办公室及私宅所放文件“肯定没解密”,并发问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何时会搜查拜登的众多住宅,甚至是白宫?”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在它手上!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美媒认为,特朗普是在嘲讽其本人私宅海湖庄园,于2022年8月被FBI突击搜查,逾300份涉密文件被带走一事。

在美国共和党人看来,特朗普的“待遇”完全不如拜登,他遭美国司法部发起刑事调查,罪名不仅包括违反《反间谍法》,还有妨碍司法公正、非法处理政府记录等。共和党人认为,同样是“总统级别”,一个是刑事调查,弄不好要坐牢;一个则是“无意为之,谨慎移交”,拜登政府如此“双标”,如何能善罢甘休?

《华盛顿邮报》等美媒也对比了两任总统的态度,特朗普是“拒绝配合、阻挠移交文件”,拜登则第一时间将密件移交美国国家档案馆,态度对比鲜明;双方涉密文件的数量、内容等,也存在差异。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在它手上!

当地时间2022年8月26日,美国司法部公布FBI申请搜查海湖庄园时的书面证词,文件多页涂黑。

无论共和党是不是在借题发挥,随着对拜登“文件门”调查的开启,美国政治又创造了历史——两任总统同一时期接受特别检察官调查,还都是密件问题惹的祸!

因披露美国大规模监听计划“棱镜门”遭通缉的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评论道,为获得党派优势,在中期选举前发现拜登密件一事的美国司法部,选择把事情压下去;而总统及一众高官带走多份密件,也不会坐牢,与因五份文件泄密被罚的前防务承包商,命运截然不同,这才是他眼中“真正的丑闻”。

如今,难题给到了美国司法部这边。前总统和总统都被调查,共和党民主党争斗激烈,众目睽睽之下,司法部选择如何“办案”定论,还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密件成揭短工具,美国政治有多乱?

事实上,要谈“栽”在政治机密处理问题上的美国政客,就不得不提希拉里·克林顿。

2016年,希拉里代表民主党角逐总统大选风头正盛之时,“维基解密”突然给了她致命一击,曝光她用私人邮箱处理公务,涉近600项机密信息,91起邮件传送违反安全规定。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在它手上!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11月9日,美国纽约,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在丈夫、前总统克林顿陪同下,发表败选演讲。

“邮件门”让希拉里元气大伤,原本票数高于对手300万的她,最终在总统大选中败下阵来,成为美国史上首位女总统梦碎。

而赢了希拉里的,正是特朗普。

当年特朗普与希拉里的“世纪大战”,被美媒评为美国数十年来“最丑陋、最分裂”的总统选举。然而,未曾想,2021年,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山,用更激烈的方式,书写了美国选举史上又一起“拍案惊奇”。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他从竞选总统之日起就遭遇民主党的“猎巫行动”,胜选后、卸任后都不得安生,不是被指与俄罗斯“串通”干预大选,就是因巨额避税丑闻和基金会善款运作问题饱受争议。

拜登、特朗普、希拉里,都栽在它手上!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10月9日,华盛顿大学,特朗普与希拉里参加总统大选辩论。

总之,从前总统候选人、前总统到现总统,机密信息的处理和储存问题,屡屡成为政治对手发动攻击的工具,这种似曾相识的恶性循环,揭示出美国政界正面临两个严重问题:

一、安全问题,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处理机密文件如此随意,甚至不需要“黑客”、“间谍”,内部漏洞已足够让他们失去信任和选民。

二、 党争问题,虽然分析称特朗普和拜登都不会轻易被定罪,但美国两党在党争极化的牛角尖里越钻越深,对这个已经分裂的国家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两党针锋相对的氛围当中,美国选民们不得不确认一件事,那就是2024年,他们把手中的选票投给谁,才算靠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希拉里认为特朗普或其他共和党人都不能在下届总统选举中击败拜登
...星通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19日电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认为,不管是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还是别的共和党人,都不能在下届总统选举中击败现任总统乔·拜登。希拉里·克林
2023-04-19 12:51:00
还能当成总统吗?拜登又闹出3个国际笑话,奥巴马希拉里会出山帮忙吗
...本人的下一轮竞选布局充满了挑战,也让曾经力挺拜登的希拉里和奥巴马感到难堪。他们毕竟都是曾经强力支持拜登上台的重要人物,目睹他在关键时刻频频出现失误,难免会感到失望和忧心。尤其
2024-02-02 15:06:00
...不断出招之际,一众民主党大佬也开始出招了。动向三,希拉里奥巴马重出江湖,矛头直指特朗普。30日,美媒CNN报道称,希拉里在一档电视节目上,再次公开抨击了特朗普,称其如果成功当
2024-08-31 13:36:00
...及房地产商人查尔斯·库什纳(特朗普的亲家)。关于对希拉里态度,特朗普在采访中称“当他们说把她关起来时……我做了什么?我总是说别紧张,放松就好,”他补充道。“我本可以把她关进监
2024-10-25 06:15:00
“泄密文件”事件持续发酵 共和党要查拜登住所访客记录 白宫:没有
...机密文件总出现在奇怪的地方?事实上,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到前总统特朗普,再到现任总统拜登,对政治机密处理不当的历史,一遍遍在美国轮回。就连美国《纽约时报》也不禁发问:为何机密
2023-01-18 09:20:00
拜登应挺身而出,用总统身份赦免特朗普,兑现4年前许下的承诺
...分了,跨越了华盛顿的政治默契。2016年的大选中,由于希拉里身陷“邮件门”,特朗普就曾威胁要将希拉里送进监狱,“把她关起来!”(Lock her up!)一度成为特朗普支持者
2024-11-28 15:39:00
...48岁的邓恩生于纽约市,是华盛顿的一名资深律师,后来希拉里竞选联邦参议员,她加入了其竞选团队,希拉里胜选后她先后担任新闻秘书、公关主任。2008年民主党内初选,她加入希拉里的
2024-09-14 14:46:00
“拜家子”亨特给其父的难题何时休?
...的宝藏。单从所传丑闻恶劣程度来看,亨特的丑闻不逊于希拉里的邮件门。希拉里主要涉嫌在“班加西事件”中未尽到充分责任和在邮件门中违反政府机密信息的管理条例。亨特丑闻则被共和党视为
2023-07-06 16:00:00
2024美国大选,普京称支持哈里斯是不是戏言?
...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意外战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希拉里所在的民主党宣称特朗普通俄。之后,“通俄门”闹了很长一段时间,几乎贯穿特朗普4年的总统生涯,最后被认定为“莫须
2024-09-08 16:3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