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黄向阳 通讯员 刘阳王建成)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他入警不久就陷入困厄之中,患下严重的冠心病,两次开颅手术,接踵又来其他疾病和新的手术,但他向“躺平”说“不”,以奋斗的姿态去迎接一次次人生大考,去绽放生命独特的精彩。他始终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甘于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用生命诠释了初心和使命。
他十多次获得“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2021年,一场触及灵魂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他被所在分局定为“标杆”,2023年,他在全国“两会”期间的工作被省公安厅督察表彰通报,被授予三等功。
“争当标杆,不做短板”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他就是高新区公安分局古城派出所社区民警、一级警长孔令元。
不算请假的一次“请假”
孔令元是古城派出所目前年纪最大的民警,熟悉孔令元的人都说:“他的生活轨迹:工作与家庭两点一线。”古城派出所所长李征说:“他没有因为个人事由请过假,每天从来没迟到、早退过,只要是在所里没看到他,他一定去社区了。”
古城派出所辖区位于高新、驿城、汝南、确山四个县区接合部,治安环境复杂、基础设施薄弱、外来务工人员多,社情复杂。孔令元负责的朱楼寨、大余庄、吴桂桥三个社区人口占到古城派出所辖区总人口的将近一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大余庄社区还有省、市级行业类别较特殊企业,所以他日复一日早出晚归走街串巷,时时刻刻为群众身边大小事操心,为辖区平安建设努力。
他的家到派出所15公里,工作的三个社区距离派出所最近的也有4.5公里,为此,中午基本没有回过家。2023年3月10日中午下班时,他向古城派出所所长李征“请假”“请假两个小时,儿子今天定亲,去和对方家人见个面。”他那天少有地回家了,下午两点前,他就返回到所里,一如既往地投入工作中。按说从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是正常的休息时间,完全不用请假的。之所以请假,是生怕定亲事多耽误正常上班。
古城派出所有13位民警,其中7位年龄在55岁以上。曾经有人出现懈怠现象。所长李征私下召集这几位老同志“开会”“孔老师年龄最长、身体多病,完全可以‘躺平’休息,大家有目共睹,看看孔老师是咋干的?”
孔令元就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学习的对象、前行的力量,孔令元这位身边的榜样,一下子唤醒了懈怠者,所里的年轻民警告诉记者,孔令元的事迹深深影响着他们,每当所里年轻人叫苦叫累时,一想到孔令元,瞬间没了情绪和抱怨。
仁者爱人的“孔老师”
孔令元1989年7月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市公安局公安干校工作21年,潜心在公安教学领域深耕细作,为驻马店公安教育的桃李芬芳洒下了辛勤汗水,他被身边的许多公安干警尊称“孔老师”。
2010年11月,根据上级“警力下沉”的部署,他主动要求“下沉”到高新区公安分局金桥派出所任社区民警,2015年5月,又“下沉”到现在的岗位,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始终对自己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
2014年,他任现职的前一年,吴桂桥社区村民吴某的儿子到周边乡村收购粮食遭到邻村群众殴打。忍辱负重、息事宁人,换来的是变本加厉,打人者还不断组织人员上门滋事,致使吴某家的生意只好关门,吴某不想再忍,为了生活,为了尊严,进市到省甚至赴京上访。
2015年5月的一天,刚到现岗的他在郑州接访,恰好接待了吴某。他热情地为吴某买来午饭、买了车票,并亲切地劝说:“吴姐,咱回家解决。”吴某被他的热情诚恳所打动。回来后,他多次对邻村打人者进行教育,不料该人不撞南墙不回头终被依法处理。吴某家的生意重新开张,年收入近百万元,吴某逢人便夸她的“弟弟”“孔老师”。至此,吴某再无上访。
法律有底线,道德有温度
2022年3月,辖区某加油站员工李某与妻子王某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王某扬言要与李某同归于尽。由于事发突然,加油站人员往来密集,风险隐患极大。孔令元听说后,立即赶到现场调解,一边稳住情绪激动的王某,一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经过4小时和风细雨的劝说,双方终于互谅和解,及时避免了事态升级恶化。现场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有事还得找孔老师。”
他分工负责现岗位的8年时间,走访辖区群众8万余人次,走访记录本记满8本、收集问题建议68条、调解纠纷103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78件、收到锦旗3面、收到感谢信36封。在群众口中,他早已从“孔警官”变成了“孔老师”,也让群众把他当成了家人、亲人、敬爱的人,但凡遇到问题,群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联系“孔老师”,让“孔老师”帮出主意想办法。
不同寻常的“职业行头”
平安和谐,是民生之愿、发展之基。“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的工作就是从基层抓起,从源头做起,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和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孔令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当地群众,大多都在高新区的企业和市区上班,往往中午或晚上方才在家。针对社区特点,他也往往是中午或晚上这些时段到群众家走访,晚上一忙就是十来点,了解群众所需,明白群众所忧,善解群众之难,天天忙在所里、泡在社区。
他与煤矿合作,一一建档立,对于参与地下爆破人员,逐一筛查甄别,与煤矿巡逻队一起巡逻值班,扭转了治安差的局面。他随身携带一个已经破旧的购物布袋,里面少不了方便面。饿了,就啃食方便面,顶多接喝群众一碗热水。有时,很晚才赶回所里凑合着吃几口。
一次,吴桂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兰红启看到他走访群众,在家里杀了一只鸡,也就是请他吃顿家常便饭,这也被他婉言谢绝了。他一次也没在群众家里吃过饭,真心换真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他的布袋里装着上级配发的《安全巡逻检查登记簿》《工作日志》,另有一本特意置备的笔记本。他每天除了按要求填写登记有关事项外,笔记本认真工整、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干的工作、走访者的联系电话甚至谁得了啥病等内容,社情民意写在笔记里、装在脑海里。
打铁先要自身硬,有过硬本领才能真担当、真负责、有底气。尽管他有高学历又学习的刑事侦查专业,但是他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执法办案能力,布袋里还装着相关的业务与法规书籍,抽出空儿就学习、学习、再学习。
他前些年一直骑自行车,眼下为了方便“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添置一辆二手电动四轮车。农村路况不是很好,因为入户走访,每天步行常常上万步。
孔令元的一生也许注定充满了挑战和坚持。1992年,他遭遇车祸,导致颅内血肿,昏迷16天,做了两次开颅手术。1996年,检查出严重的冠心病。2017年,因为严重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入院在腰部安装了四块钛金钢板。2021年,又因右肾囊肿住院手术治疗。其间,还发现有胆结石、前列腺、脑血管等疾病。
命运以疼吻他,他却报之以歌
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化解“四大”专项行动和“三零”平安创建活动两次大走访期间,他走访群众5000多户。他负责的三个社区创造了连续八年“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的平安建设纪录。
长期超负荷地工作,导致他经常性大脑发懵、双腿疼痛麻木,他不顾病疼,依然毫无怨言、乐呵呵地坚守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
脚下有路前方有光
即使生着这么重的病,孔令元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没有向单位提过任何要求。他曾有职务晋升的机会,但那时已沉疴在身的他,将机会留给了他人毅然选择了放弃。领导关心他,多次提出把他换到离家近、轻松的岗位上,但也都被拒绝了。他不完美,却真实。
用忠诚的誓言守护一份承诺,用奋斗的青春践行无悔初心
孔令元私下对人说:“我始终牢记入警誓词。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前方有光,生活就靠自己走。”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专一行成一行,转战平凡的社区民警工作岗位同样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树立了人民警察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孔令元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经常梳理分析社区工作重点难点,加强学习集思广益寻求创新。他协助所里学习借鉴摸索推行“公安+司法+网格+民调”工作模式,并以自己负责的社区为试点,充分发动社区网格员、信息员、志愿者等社会资源,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融合的矛盾多元化调解机制。
2020年8月中旬的一天,吴桂桥社区河南组居民刘某刚电话告知孔令元,他家养的牛中毒,导致三头牛死亡、两头牛中毒的情况。孔令元随即驾驶警车赶到刘某刚家了解情况。经现场了解:刘某刚邻居刘某全在自家附近行道树下的杂草上面喷洒除草剂,导致刘某刚所养的牛误食,出现五头牛死伤的严重后果。孔令元随即提取了中毒死亡牛的胃内容物,送往鉴定部门检验,检验结论证明牛的死亡就是吃了某种毒物致死,与邻居刘得全所喷洒的除草剂的成分相同。按照“公安+司法+网格+民调”工作机制,孔令元和办案民警联系社区党支部书记、办事处司法所所长、社区治安主任、村民组长,经过多次座谈和磋商,最终以25000元达成调解并履行完毕。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公安+司法+网格+民调”工作模式,在古城街道全面铺开。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孔令元个人的效能得到更大发挥。2022年,古城派出所获得“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提及明年年底就要退休,孔令元神情坚定又百般难舍地说:“我将坚守阵地,直到最后一班岗结束。如果可以,我希望能一直穿着这身警服,继续发光发热。”
编审:杜晚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14: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