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18 13:29:00 来源:江南时报

11月16日,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闭幕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共同举办。邀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专家学者和爱奇艺、优酷、抖音、Bilibili、芒果TV等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围绕“视频化社会的建构与思辨”主题,深入探讨视频化社会对当今社会文化形态的形塑以及前沿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在开幕式上,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张捷致辞指出,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学府之一,南京艺术学院一直紧跟时代发展,敏锐捕捉社会变革动脉,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不断推动新兴技术和艺术教育深度融合,倡导科技赋能,以艺术创新引领未来。视频化社会的建构与思辨,切中当代文化传播的核心议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重塑了人们的思想与认知方式,视频化社会未来发展将会更加清晰和广阔。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胡智锋教授致辞表示,视频化社会是当代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无处不在的视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工作等各个方面离不开的内容。面对视频化社会的发展,新的传播规则和伦理方式诞生,当尤为注意“三个主义”:第一,人文主义,以人为本,关注和尊重主体对象,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统辖技术变革;第二,生态主义,平衡和协调传统艺术、传统媒介和新兴艺术等之间的生态关系,保持人类艺术文化传媒生态的综合平衡;第三,审美主义,反对过度功利视频,保持艺术作品高质量创作,赋予艺术作品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自进入图像社会以来,中国的视频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追赶中国艺术的前沿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当以包容、开放的态度构建“视听中国联盟”和“视听中国学术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机构,锚定2035年建设文化强国;要充当文化智库,为国家、平台和高等院校提供文化决策和智力支持;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将“视听中国”大IP和中国文化引向世界舞台。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致辞结束后,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晖教授共同开启《视频化社会》新书发布仪式。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开幕式和新书推荐由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方教授主持,他指出,视频化社会作为一种已经来到而且影响重大的社会形态,其独特的媒介特性、感知方式、社交模式、文化形态的多种多样的维度,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视频化社会》是首次以社会的视频化为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的多个维度来系统地阐述视频化社会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视频视觉文化如何构建新型社会形态和现代数字文明为主旨,讨论了视频内容分类、视频形态特征和视频产业发展等诸多维度的问题。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要环节,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以“视频化社会的建构与思辨”为主题。六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展开深入讨论。主题论坛由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方教授主持。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在题为“视频化社会:媒介与文明的双向奔赴”的主题发言中指出,视频化社会具备“媒介变革成为核心、感知认知得以重塑、社交与文化融合、个体与社会互动、视频产业突飞猛进、视频行业极具扩张”六个特征。视频化社会中媒介发展与文明形态的双向奔赴在于媒介发展如何影响和塑造文明形态,文明形态如何反作用于媒介发展。视频化社会的议题剖析当从“存在与感知的重构、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社会关系的重构、技术与文明的互构、社会结构与秩序的变革”五方面展开。视频化社会揭示了媒介演进的重要方向,所加剧的社会分化、形成的信息圈层和技术膜拜等问题也亟须警惕。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国涛研究员在题为“AIGC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征、新趋势”的主题发言中指出,AI开启了人类内容和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新时代,不同于大众传播媒介时代以“文字”为主的传播资源的垄断性、传播主体的有限性、传受关系的单向性和信息量的有限性,AIGC时代的信息传播呈现出“群体化、互动化、视频化、移动化、智能化”五大特征。这五大特征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授关系、传播形态、接受终端、传播技术上重构了信息传播的机制与生态。大视频时代,4K、8K将成为主流;MCN、UGC、PGC成为视听内容生产方式的主流;媒体大脑、机器人写作、语音控制、算法分发将被广泛应用研究。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教授在题为“虚拟现实与现实文旅”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当下是一个技术主导的时代,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观赏方式和生活方式,“移动”和“互动”的“动向需求”促使整个媒体的内容制作和传播方式向动态转移。在移动时代,电视的开机率越来越低,电影消费也越来越低,传统的单一艺术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于是,出现了微短剧和虚拟现实注重“动向”的艺术形态。虚拟现实赋能文旅发展存在“空心化”问题,即“什么火做什么”,内容同质化严重,过度注重“互动”需求,产生大量的泡沫经济,对整个影视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技术飞速发展,既要建构完善的行业规范,又要理性拥抱技术发展。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北京大学影视学系主任邱章红教授在题为“基于大预言模型的微短剧智能写作系统设计主要难题”的主题发言中,向大家展示了大数据模型生成40集微短剧剧本的全过程。基于大数据库的库源,选择作品类型、人物信息、人物关系等关键信息,可在9分钟生成一个40集剧本六万字左右的剧本,编写速度高于传统人力编写几百倍。大数据模型数据库的建立涉及大规模文本系统的计算,本身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需要文本迭代和算法的联合反应。大预言模型借助“干预”手段可完整、精准书写一个完整的市场剧本,通过算法预演可取代80%~90%的编剧工作,完成场景描绘的生产与实践落地。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祁林教授在题为“当代“艺术界”的视频化建构”的主题发言中指出,视频化社会正在将技术化概念转变为社会和文化概念,视频意味着由电波构成的技术成为人类信息文明表达的方式。在媒介考古学的支撑下,新技术可以将所有过去做过的事情再重新做一遍,赋能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首先,视频技术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催生出以“生产视觉”为主的视觉艺术家,其次视频改变了当代艺术的叙事方式,带来了艺术创作的反叛性和艺术欣赏的拼凑性;再次视频以“互动”特质赋能现当代艺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视频化社会的视频带来“沉浸感和伴随性”两种新体验。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晖教授在题为“视频化社会下网络文艺的新格局建构”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全媒体时代格局下视听平台发展呈现出,短视频领跑,长短视频深度跨界融合的整合性平台矩阵。网络视听艺术与产业宏观图景表现为:网络文艺呈现出多场景、交互性、智能性、沉浸性的特征;虚构叙事和非虚构性叙事跨界融合;长短视频资源跨界融合;微综艺垂类生产,重生活质感重跨界联合。网络视听艺术创作与产业现状呈现为:网综产能趋于稳定、多元;七大平台共争微短剧赛道;剧集备案量稳定、题材多元分布等特征。整个视频产业呈现出“短叙事的长剧开发和长剧的短剧集模式”两种维度。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作为本次论坛的第二个环节,圆桌对话以“视频化社会中的中国故事讲述”为主题。邀请六位视频平台领军人物围绕该主题,从产业、创作、实践等角度展开深入讨论。对话以问题形式展开,由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许波主持。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面对“当前,长短视频共生,媒介形态多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内容产业变革,做内容难吗?”的提问,爱奇艺执行总编辑王亮表示,做内容本身更像是一个玄学问题,因为受众的喜好很难精准把握,很多时候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意外地做出了爆款。但看似没有规律,实则是背后一群人对社会热点的精准把握。

在技术冲击和用户多样化情况下,平台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变化和挑战是什么?优酷执行总编辑李德顺认为,在一个急速的媒介变革时代,不管是技术还是用户,优酷都希望做到长短视频共生,第一个变化是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第二是有限的用户观看和无限内容选择构成一对矛盾范畴,至于所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如何避免闭门造车和一家独大。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如何面对抖音流量“一家独大”的情况?抖音对于内容生态的布局及发展重点是什么?抖音集团政务合作总监陈书林说,抖音是个平台,但所有的平台都会面临有限的受众注意力和无限的内容生产之间非同步问题。就抖音而言,其目的不是生产内容,而是搭建平台,为创作者和用户提供互动阵地,实现价值创造。作为平台也面临着困境,比如如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抖音曾经根据平台内容产出和用户画像分析出:好看的内容具备三个特征,即一有深度,二可提供情绪价值、具备感染力,三表达方式要新颖、独特有新鲜感。从平台出发,抖音更倡导创作者真诚创作,希望创作者找到自己独创的内容,进而实现变现,形成一个产业良性循环。

在各大平台竞争白热化的阶段,B站用户画像明确,尤其面对青年用户,哔哩哔哩高级顾问张力介绍了B站在创作上的独门秘籍:“B站的优势在于两大清晰明了的赛道:一是UP主赛道;二是内容赛道。在内容赛道上B站会注重与一些专业团队合作,如央视等大厂团队,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获取的流量比不上自媒体也就是UGC制作,因为其题材选择和表达方式没有自媒体灵活和宽广。比如,B站自媒体类型的历史类纪录片所获取的流量一直遥遥领先,那是因为B站二次元用户居多。另外B站每半年就会更新一次生产和制作模式,来适应市场的更新迭代,因此,未来B站的定位是主打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以此获取用户的黏合性。”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说到年轻人,芒果更懂得如何抓取年轻人的口味,今天面对行业的整个变化,什么是好的项目,过往大IP+流量艺人的爆款公式是否有效?芒果TV大芒计划制片人史记认为,艺术创作,无论是从历史的纵向角度来看,还是全球各个国家的横向维度来看,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围绕这个主题,大家可以发现这么多年,不管是综艺、长剧或短剧,芒果在内容的选择上,一直都在鼓励并坚持做原创,且敢于挑战主流媒体上不太敢尝试的话题和主题。另外,芒果善于挖掘IP,流行的IP,往往是符合人性需求、能建构共鸣的。就主创而言,芒果善于面向市场去招募很多年轻的在校生,集思广益,吸取新鲜血液,打造具有年轻活力的节目。

北京电影学院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上近年来也做出不少改变,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程樯介绍,北影14年成立视听传媒学院,发展到今天可以看到,电影在未来可能会变成非遗,往前追溯,戏曲、戏剧、杂技、曲艺等都变成了“非遗”。作为高等教育教学单位,北影会引导学生的创作理念,即不能“唯流量论和票房论”,做电影应该保持热情、理想和情怀,有追求并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许波现场提问,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如何看待长短视频的融合共生?王亮表示,一是稳定维护“18-24岁”区间的年轻用户,把握住“35-40岁”区间的用户,做到用户画像的全民向;二是深耕垂类,维持原有的用户画像;三是实行反治,文艺创作要向下扎根、共情,表达要有粗粝感。李德顺表示,就优酷而言,一要做到回归,调整长短视频的观看维度;二要保持平衡,长剧短视频化,短剧长视频化,调整叙事节奏;三要保持多样化,用户自主选择权的加大会倒逼市场的多样性,建构长、中、短三者平衡、多样的结构生态。陈书林就短视频平台来说,一是建立系统的版权合作机制和内容引流营销策略;二是为用户提供长、短、中的多样化视频选择;三是减少前期发展干预机制,实时、合适做出调控手段。张力就B站而言,一要减少界定标准的节点和界限,不要轻易给事物下定义;二要加大视频制作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机制;三要积极拥抱并接受新发展、新事物、新变化。史记以芒果来讲,首先要打造生态,建立共生,如湖南广电有6个平台,分别是湖南卫视、新媒体、芒果TV和以少儿为主的上星频道、金鹰卡通加电商小芒,实行“调岗机制”来构建团队内部生态;其次,创意为上,只要能清楚完成故事的表达,不局限故事的形式和载体;最后要坚持自我表达。

第三届“视听中国”学术前沿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圆满举行

圆桌对话环节最后,许波总结,不管是长视频、短视频、中视频,大家的目的是努力构建一个更良性、有序、健康发展的内容生态,促进影视内容的高质量发展。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通讯员 刘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8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场研讨会多维立体深入“时代之变与艺术之变”
...问题,12月1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时代之变与艺术之变”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时代之变与艺术之变
2024-12-01 18:02:00
南京艺术学院主办“雅正·和鸣”汉字艺术展在波兰成功举办
4月26日至28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立项、南京艺术学院主办、设计学院等承办的“雅正·和鸣:中国汉字艺术中的生活美学”展览在波兰克拉科夫、罗兹、克罗斯诺三座城市同步举办
2025-05-05 18:36:00
人工智能时代戏剧何在?何为?—— “AI与未来戏剧的交织”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清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校的知名戏剧专家周靖波、周安华、陈曦、贾冀川、高子文、陈捷、陈恬、刘艳卉、任婷婷、马慧及各大学50多位专家学者
2025-06-23 10:33:00
中国艺术50人论坛在宁举办
...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和紫金文创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围绕“构建中国艺术学科
2024-12-21 14:17:00
郑万钧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开展暨实物捐赠仪式举行
...日上午,郑万钧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开展暨实物捐赠仪式在南京林业大学新图书馆8B118举行。本次郑万钧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主题为“今日水杉犹葱茏”,由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科技司、南
2024-05-29 17:31:00
临沂大学举办泰山学术论坛
...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王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荣瑞峰,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
2025-05-27 11:21:00
“历史与美学:中国影视的文体革命”学术论坛日前在青岛举行
...”学术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云等高校和产业机构的十数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及50多位
2023-10-18 19:59:00
“文化产业新形态与新探索”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战略对于其竞争优势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发言人:殷星(南京传媒学院教师,韩国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博士)发言主题:《价值共创视域下艺术市场闭环机制:藏家、机构与创作者共生》发言人
2025-05-26 12:24: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讨会
...将中国历史打通,做长时段的研究,积极关注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周积明围绕“文本”和“语境”的会议主题进行解读,认为其中蕴含着需要重新探讨的空间和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
2023-08-02 16: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通讯员夏俊林娜10月31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发布南京经济“三季报”
2025-11-01 09:44: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诊疗新高度:个性化方案,全程化守护
癫痫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及其对记忆、情绪、社交、学业与工作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构成了广大患者面临的核心挑战。诊断的复杂、治疗方案的普适性困境以及持续管理的缺失
2025-11-01 10:05:00
第十季炒股大赛冠军诞生:光伏逆变器行业龙头涨幅登顶
在《大众证券报》读者俱乐部第十季炒股比赛中,选手“馨小憩”以159.84元/股推荐的阳光电源(300274),荐股涨幅19
2025-11-01 11:00:00
近日,国内首款真空高压铸造人形机器人腿部骨骼零部件在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生产下线,首批20件量产产品已发往国内客户
2025-11-01 11:10: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李春炜)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AI笔记本也成为爆款产品。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合肥的联想PC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2025-11-01 15:39:00
10月30日,“版权强企燕赵行”活动走进保定市高阳县。活动通过进企问需、校企对接、版权法律法规科普、版权服务平台及版权区块链平台推介等方式
2025-11-01 15:47:00
10月30日,在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5第七届“金辑奖”颁奖盛典上,东软集团凭借在智能汽车互联领域持续的产品创新与卓越的全球化实践
2025-11-01 16:16:00
钻戒定制怎么选?2025五大宝藏品牌全解析,一篇避坑
准备结婚选钻戒,却被天然钻的高价劝退?想入手培育钻戒,又怕遇到“参数虚标”“售后无保障”的问题?2025年培育钻石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2025-11-01 16:17:00
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在合肥市庐阳区召开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在合肥市庐阳区召开,大会以“数智仿真、新质发展”为主题,吸引全国约千名学者与业界代表
2025-11-02 00:04:00
“科大讯飞1024科博展”亮点抢先看!现场黑科技拉满,免费开放
大皖新闻讯 想让AI陪你对弈吗?想穿越时空与孙悟空来场“智慧交锋”吗?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科博展将于11月2日至6日在合肥体育中心启幕
2025-11-02 00:04:00
出海再提速!锦江酒店(中国区)宣布旗下7天酒店出海,同日签约10个项目
锦江酒店(中国区)规模化出海再次迎来关键节点。10月31日,其于深圳正式宣布,国民品牌7天酒店将进军东南亚市场。这是继今年8月底
2025-11-01 10:02:00
10月28日,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近1800家海内外知名展商齐聚
2025-11-01 07:03:00
正式发布!视源股份牵头制定《娱乐用车载显示系统图像质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2025年10月23日,在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商用显示标准研究组第六次全会暨标准研讨会上
2025-10-31 08:20:00
中感集团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以系统性创新重塑矿山作业安全
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与设备展览会上,中感集团创新展示的“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2025-10-31 08:51:00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科杰科技董事长于洋受邀出席2025首席数据官峰会论坛,并作主题为《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
2025-10-31 0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