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海两会︱政协委员与市民网上聊些啥?找准新方向、应对新变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1 17:1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1月10日上午,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与市民网上交流,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十三届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金兴明,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兴发,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5位委员围绕“聚焦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助力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助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主题与市民展开互动交流。

上海两会︱政协委员与市民网上聊些啥?找准新方向、应对新变化

交流现场,王文娟摄

上海未来产业发展有哪些新方向?

上海未来产业发展有哪些新方向?后疫情时代的朝阳产业有哪些?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兴发介绍,最近,上海市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加速布局未来产业,重点是5个方向——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

未来健康产业集群——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前沿突破、临床应用为导向,推动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

未来智能产业集群——面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技术策源、广泛赋能为导向,推动智能计算、通用人工智能(AI)、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6G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智能、更可靠、更集成的技术底座。

未来能源产业集群——面向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以核心突破、首创示范为导向,推动先进核能、新型储能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

未来空间产业集群——面向深海空天利用和空间拓展,以战略牵引、突破极限为导向,推动深海探采、空天利用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

未来材料产业集群——面向材料应用的功能性突破,以前沿布局、培育需求为导向,推动高端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技术研发突破及产业化。

根据市政府明确的目标,到2030年,上海未来产业产值将争取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前沿产业集群,冲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马兴发认为,以产业发展视角,如果说当前“3+6”新型产业体系是上海产业的“今天”,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是“明天”,那么未来产业就是“后天”。推动该领域创新发展、融合演进,将为上海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增添新内涵、注入新动能。

上海两会︱政协委员与市民网上聊些啥?找准新方向、应对新变化

交流现场,王文娟摄

大环境还没有完全恢复情况下,如何提振市场信心?

在目前整体大环境还没有恢复正常的情况下,要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对于市场的主体来说,信心非常重要,信心重于黄金。“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能否提供一些比如消费券或者财政支持,增加他们消费的能力?对于低收入人群,这样的支持能够明显地扩张他们的消费总量,对于拉动必需消费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对于企业,特别是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的线下企业,像餐饮,很多都是中小企业,像旅游或民宿等线下场景的企业,它们渡过当下的难关肯定是压力非常大的。”邵宇认为,可能两方面都得发力:一方面是提供税收的减免,让企业有一些周转的空间;另外也需要一些资金的支持,比方说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给它们低息或者无息的贷款,这样货币政策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可能并不需要特别大剂量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但是针对经济中薄弱的环节,特别是中小企业、线下企业,结构性的财政跟货币政策能够带来更多的实惠,从而提升它们的信心。”

“稳外资、稳外贸也是树立信心,特别是全球投资人信心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一般的市民来说,迫切需要的可能是更好的就业机会、更为优质的岗位。” 邵宇认为,宏观政策必须保持一定的量,使得经济增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因为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都意味着数百万的就业岗位,这样在面上能够使得一般居民的收入得到相应保证,只有在收入保证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扩大投资,这样对大盘的稳住以及经济市场的持续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上海两会︱政协委员与市民网上聊些啥?找准新方向、应对新变化

交流现场,王文娟摄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建议,当前上海经济正迎来全面复苏,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市场信心的提振,应从强投资、促消费、稳外贸等方面着手,同时优化政策供给,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一是重大投资项目应开尽开、应投尽投;二是精准施策提振消费需求;三是支持外贸领域保稳提质;四是优化政策供给,增强政策的可及性、精准性,提振市场信心。

如何适应每天发生的新变化?

“作为上海市民,我感到上海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这也是科技和产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作为一个上海职工,我也时时刻刻感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和紧迫感。我想问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适应?”对此,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表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必将最先感受到“变”及其带来的挑战。既然不可避免,我们只有以变应变,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实现新突破。

黄红介绍,看到变,就要适应变。对个人来说就是要适应科技迭代发展变化,不断完善自我。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必定会给岗位行业、个体带来冲击和挑战。

“过去很多车间、设备都是人工巡检,现在我走访企业时,深深感受到都是智能化操作。”黄红说:“从个人而言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技能,适应新岗位,跟上技术变革潮流。二是各级组织的工作重心要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延伸和拓展,要学习新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新行业特点,了解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需求,聚焦未来新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在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技能素养、建设符合上海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特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大军等方面下功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88年出生的石景宇和1986年出生的徐默涵都是今年新当选的政协委员。他们曾经都做过“配药侠”,为这个城市的居民志愿“跑腿”。如今,作为青年委员,他们也将在即将开幕的上海两会上
2023-01-10 09:40:00
大江东|“身后有2500万上海人民看着我们”,新代表、新委员郑重履职
...开。大江东工作室发现,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出现许多新面孔。那么,这些新代表、新委员有怎样的特点?他们都在关注哪些话题?在沪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会前的动员会现场。
2023-03-04 10:00:00
改造“两旧一村”,打造高品质生活
...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围绕这一话题,上海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数字赋能,项目“在线贯通”旧区改造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从实际操作层面看,“两旧一村”改造项目存在主体
2023-11-05 06:25:00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将已关闭幼儿园改造为老年活动中心的提案》。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先后作出公开答复。在上海乃至全国出
2024-10-03 15:41:00
大江东︱上海市政协委员黄震:信心与责任并重,2个月调研凝结成6分钟报告
...领导听取建议,与委员现场交流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海市政协委员黄震。 王文娟摄这份浓缩成1500字的发言稿,是黄震2个月线下调研的成果。去年8月份开始,黄震带领黄浦区工商联同仁前
2023-01-15 10:00:00
...。40年,春华秋实,书香上海。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全民阅读推广上。2022年4月,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召开。二十大报告又特别提到“深化
2023-01-14 15:16:00
小照片大变化丨全国政协委员余国东:“水凼凼”变美丽河湖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会。在履职过程中他们见证着哪些新变化,今年又将重点关注什么?上游新闻推出2024全国两会特别策划《小照片,
2024-03-03 10:09:00
...给,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主题,21名政协委员先后发言,涉及科技、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民生领域,以高质量建言助力增进民生福祉。以科技创新助推社会民生发展市政协
2024-01-29 06:46:00
东方网1月9日消息: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将于1月10日召开。10日13:00,将举办市政协委员与市民网上交流活动。5位委员将在东方网和“上海政协”网站上,以回答提问的形式与市
2023-01-09 16: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 | 深耕三尺讲台 点亮数学之光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雅靓)“老师,我还有另一种解题方法;老师
2025-09-10 16:50:00
【黔言】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教师节,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向老师送上祝福和感激,各地党委政府通过不同形式对教师致以关心和慰问。生我者父母
2025-09-10 16:29:00
农行德州德城支行:物流仓库里的反诈守护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才子浩楠)在城市物流运转的脉络中,仓库是货物集散的重要节点,也暗藏着金融风险的流动缝隙
2025-09-10 16:04:00
2025年反假货币宣传月|①匠心雕刻山河画卷 慧眼识得货币真章
(图片: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
2025-09-10 16:04:00
【医德引领】崔岩霞:千里支医显担当,花开云阳石榴红
鲁网9月10日讯鲁渝卫生支医工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任务。根据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安排,今年7月17日
2025-09-10 16:03:00
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省份之一的河南,靠什么赢得“未来”?
大河网讯 (记者 申华 王怡潇)“我省是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省份之一,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引育重点企业近500家
2025-09-10 12:10:00
教师的“AB面”丨球场双面人生:22岁教师刘荣坤的追梦与筑梦
编者按:三尺讲台,他们是燃灯引路的耕耘者;烟火人间,他们是逐光而行的热爱者。今年教师节,我们聚焦天衢新区教育战线一群“双面”教师
2025-09-10 12:31: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丨“光”在身边——临沂启航中学胡俊云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0 12:31:00
手绘漫画H5|孔子教师节奇趣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雅菲周静徐进许晨家人们,谁懂啊!孔夫子一不小心穿越2500年来到第41个教师节,逛校园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2025-09-10 12:34:00
【榜样的力量】黄俊琼:扎根乡村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人物名片】黄俊琼,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1989年
2025-09-10 12:51:00
名校开“辩” | 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三亚开幕
9月10日上午,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海南三亚开幕。揭幕战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海南大学之间打响,围绕“青春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我不可以”这一道与青年成长密切相关的辩题
2025-09-10 12:57:00
济医附院(太白湖)急诊外科成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张志新9月8日上午,济医附院太白湖院区急诊外科成立揭牌仪式举行。急诊外科(太白湖)的成立
2025-09-10 13:06:00
钉子扎入心脏!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团队197分钟成功“补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郭晓珂“钉子扎进心脏,还在出血!再晚一步人就没了!”回忆起日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医护团队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3:06:00
“我要用做自媒体赚的钱,带全村的老人去旅行。”因为做乡村短视频而走红的李福贵说道。一句朴实无华的承诺,却承载着情真意切的关怀
2025-09-10 13:07:00
近日,我省重磅发布《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及一系列聚焦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扩投资、文旅消费等关键领域的配套措施
2025-09-10 1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