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徐向前给飞机起名“列宁”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06 20: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徐向前给飞机起名“列宁”号

1931年4月的一天中午,位于鄂豫皖根据地大别山南部的陈家河上空突然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声,人们以为又是国民党的飞机前来侦察轰炸,一面迅速疏散隐蔽,一面派出赤卫队员严密监视空中动向。随着轰鸣声由远到近,一架美国制造的“可塞”式双翼双座轻型侦察、轰炸机飞临陈家河上空。奇怪的是,这架飞机飞到陈家河后,先是在空中盘旋了几圈,然后越飞越低,从地面上都能清楚地看到飞机机翼下那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徽记,负责监视的赤卫队员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见那架飞机“轰”的一声降落在村外的河滩上。

“怎么回事?敌人想干什么?”放哨的队员没有想到敌机会降在村外,他连忙吹响号角,通知周围的赤卫队员包围敌机,生擒了飞机驾驶员。经过连夜审讯才知道,该机是由武汉飞往开封,执行通信联络任务的,在返航途中,因遇大雾迷失方向,油料快要耗尽,被迫降落在陈家村。驾驶员龙文光,是国共合作时创办的广州航空学校的毕业生,经苏联培训后,在南京政府航空处任飞行员。

当天下午,位于陈家河河西姚畈的反动民团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兵分三路向陈家河奔袭过来,企图打散赤卫队,抢走飞机和驾驶员,回去请功。赤卫队闻讯后,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沉着迎战,打的民团鬼哭狼嚎,落荒而逃。

赤卫队缴获飞机的喜讯很快就传遍了鄂豫皖根据地,军事委员会接到报告后,立即指示当地武装部队保护好飞机和驾驶员的安全,并将飞机送到军事委员会的驻地--新集(今河南新县)。经过4000多人半个多月的辛苦搬运,飞机终于运到了新集。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徐向前给飞机起名“列宁”号

苏区军委十分重视这件事情。在文光被俘后,为了争取他参加革命队伍,军委领导人徐向前和钱钧等同志多次接见龙文光,对他反复说服教育。龙文光被红军的诚意所感动,决定弃暗投明,参加红军,被任命为新成立的鄂豫皖苏维埃航空局局长,他驾驶的飞机也被命名为“列宁”号,从此,中国工农红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为了使“列宁”号早日飞上蓝天,航空局先后在黄安(今红安)和英山县附近修建两个机场,在新集修建了一个占地一百多亩的大机场,同时,想方设法从敌占区搞来许多汽油,积极准备试航。

7月10日,新集机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军第一架飞机就要在这起飞,展翅蓝天了。上午8点整,龙文光和红军第4军政委陈昌浩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飞机,随着一阵轰鸣的马达声,“列宁”号在跑道上急速地滑行,抬头,冲上了天空,地面上的军民一片欢腾。

这次飞行,原计划将陈昌浩从新集送到英山降落,但因英山机场雨后泥泞,无法降落,龙文光和陈昌浩改变计划,飞往固始,潢川一带国民党占领区上空进行侦察,沿途还散发传单,大大鼓舞了豫南革命群众的斗志。

9月8日,“列宁”号再次起飞,抵达华中重镇武汉市上空进行侦察并散发传单,这次飞行大大震动了国民党当局,一些重要目标被迫实行灯火管制,敌人第一次被空中的红军吓破了胆。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徐向前给飞机起名“列宁”号

11月10日,我军发动黄安战役,由于敌人城坚枪好,我军围攻一个多月都没有攻克黄安城。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敌人的援兵也在逐渐逼近,红军指战员个个心急如焚。忽然,有人想到“列宁”号,既然它可以用来侦察撒传单,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轰炸敌人?红军想到做到。在龙文光的指导下,兵工厂的工人很快就在“列宁”号机翼下面安装了两个挂弹架,修好了撞针和雷管,挂上了两枚120磅重的炸弹。

这天上午9时许,“列宁”号挂弹起飞,飞临黄安上空,城中的敌人一见空中来了飞机,以为是来给自己空投食品,全部冲出房屋仰着脸冲着天上看,等敌人看清机翼下“列宁”两个大字和闪闪的红星时,顿时乱成一团,“列宁”号乘势对准敌指挥所,连续投下两颗炸弹。“轰轰”随着两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敌人的指挥所一下子飞上了天,守敌见指挥所被炸,军心动摇,纷纷向南逃窜。我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克黄安,全歼敌军一万余人,活捉敌69师师长赵冠英。

“列宁”号威震敌胆,被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第二年,敌人集中全力进攻鄂豫皖苏区时,把搜索“列宁”号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多次派兵搜索。为了不使“列宁”号落入敌人手中,红军不得不把它拆卸开,分散掩埋在大别山麓。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徐向前给飞机起名“列宁”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达铺,并在此进行休整,正式宣布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23日,陕甘支队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由哈达铺出发,摆脱沿途敌重兵阻击、突破封锁,于27日到达通渭县的榜
2023-10-22 07:11:00
吉安三所黄公略红军学校的幕后故事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金黄的油菜花迎风绽放。走进中国工农红军东固民族黄公略红军小学,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学校大门正前方矗立一块巨石,镌刻着“学英雄事迹做英雄传人”十
2025-04-03 07:30:00
这个暑假,来贵州铜仁追寻红色足迹
...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由王震将军题写碑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会师纪念碑”及木黄会师军部旧址等,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当年见证红二、
2023-07-31 16:40:00
泰安市图书馆举办科普知识公益小课堂活动
...顾中国航空的发展历程。从孙中山“航空救国”题词,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歼-20战斗机、C919客机等新一代飞机,到“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月球探测器等等前沿
2023-08-01 18:33:00
邓尼金攻打莫斯科时,马赫诺玩了命地帮红军
...再重建政权,必定难上加难。所以,为了保住胜利果实,列宁振臂高呼:“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一呼百应,20万工农分子奔赴前线,和白卫军展开了激烈的反击战。就在白卫军与红军激战
2023-08-07 19:33: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
...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国家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是在遵义会议结束后在遵义印制的宣传品。《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白皮纸石印,楷书体,正文四段、二
2024-11-22 05:18:00
中国工农红军贵州毕节七星关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举行
...办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工作领导小组到七星关区举行中国工农红军贵州毕节七星关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顾秀莲(左二)为“中国工农红军贵州毕节七星关红军小学”授校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
2024-11-10 05:43:00
1955年,四野15兵团三巨头一起授开国上将,后来三人发展大相径庭
...时候家境贫穷,当过放牛娃和学徒,红四方面军出身,是徐向前元帅的老部下。图 | 洪学智上将 三人中,洪学智和赖传珠认识最早,搭档时间最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赖传珠
2023-09-21 16:37:00
多彩贵州的“红色家底” | 一级文物: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颁给张羽鸿的委任状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颁给张羽鸿的委任状,为道林纸质地,四方形,直行石印红字。长26.1厘米,宽24.4厘米。边框外饰光环形,网状线条布满框心,框内左上角有五角星,内
2024-12-11 16: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