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省心种田 收入不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3 06: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申东昕 通讯员 白杨越

9月的黄龙,田畴尽染,玉米飘香。走进黄龙县三岔镇李家庄村,种植大户张小军家连片的玉米地里郁郁葱葱,满目植株挺拔整齐、长势喜人。

正值秋粮作物籽粒灌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玉米地里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在飞防人员的操作下,按照设定的工作路线飞入喷洒区域,进行“一喷多促”叶面肥喷施作业,为今年的丰收进行最后的冲刺。

“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可以快速补充籽粒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使籽粒更加饱满,为确保全县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黄龙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刘宇峰说。

张小军今年种了1097亩玉米。这几年,他把千亩玉米地全部托管出去了。提到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张小军竖起大拇指点赞:“一亩地的托管费用是198元。加上种子、化肥、农药这些开支,今年,我总共投入了8万元左右,预计产值能有50多万元。”说到好收成,张小军的脸上止不住笑意。

玉米地托管出去后,张小军不用被拴在土地上,但他更忙了。他和妻子养了200头牛,每年可出栏80头,一头牛市场价在2万元左右,一年毛收入就有160万元。钱包越来越鼓了,日子过得美滋滋。

在黄龙县,像张小军一样把玉米地托管出去发展其他产业的人有很多。土地托管后,越来越多的群众把更多精力用在发展苹果、核桃、中药材、中蜂等产业上。各试点村还建起富余劳动力台账,由村上根据劳动力特长将其定向输送至酒店宾馆、工程项目工地、产业基地等务工,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优化家庭收入结构。

农业生产找托管,农民增收地增产。2022年以来,黄龙县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合作社为引领,聚焦服务小农户,建立了政府引导、村集体主导的“1+1+N”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开展科学种植。这样,既稳住了粮食种植面积,又有效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量,推动农作物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全方位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目前,全县玉米种植面积12.31万亩,其中,社会化托管面积达到5万亩。”刘宇峰说,“看到村民们丰收的喜悦,我也发自内心地高兴。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引导村民利用技术优势,提高藏粮于技的科学意识,让大家依靠科学种田实现增产增效增收。”

千亩玉米丰收在望,一头头牛长大出栏……看着日子一天天更好了,张小军欣喜地说:“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明年要继续加油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延安粮食生产形势向好
...碌景象。延安市东南缘的黄龙县三岔镇李家庄村种粮大户张小军谷雨后便开始播种,1000多亩土地,使用大型播种机,十几天就全部播种完毕,现已全部出苗,且长势喜人。而在最北端的吴起县
2024-05-20 07:38:00
陕西黄龙:绿色生态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之所及皆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近年来,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持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路径,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发展战略,培育发展依山经
2024-05-20 20:47:00
黄龙:玉米丰收背后的“电保障”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本报记者 董剑南 通讯员 许娜黄龙县三岔镇,万亩玉米良田喜获丰收。11月13日,三岔镇长石头村党支部书记高振远看着排起长队的玉米运输车,喜上眉梢。“今年的玉米产
2023-11-24 04:04:00
陕西黄龙丰收粮满仓 首现千亩连片“吨粮田”
...…破了,破了!突破1000公斤!”看着不断增长的数字,黄龙县崾崄乡鲁家塬村玉米种植大户乔庆文激动地说,“平均亩产玉米1056.8公斤,创历史新高!”11月1日,延安市农业农村
2023-11-09 17:56:00
...日报本报记者 董剑南 通讯员 刘小燕初冬时节,在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镇,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在乡野间纵横交错,一辆辆满载农副产品的车辆在乡间公路上穿梭往来……条条公路
2023-11-21 04:25:00
...陕西农村报本报讯(记者 杨磊)2月15日,记者了解到,黄龙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要求,谋发展、强服务、抓落实,“精耕”农业产业,推进乡村振兴。黄龙县抢抓立春后的
2023-02-17 07:24:00
农田里的“现代范”
...西安市临潼区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尽显“现代范”。在黄龙县,土地托管“一条龙”服务让农户种田既轻松又高效。在西安市临潼区节水增效试验田里,技术人员正查看麦田墒情。 本报记者
2023-01-04 08:18:00
投资千万水上乐园被认定违法 陕西黄龙县一招商引资项目背后疑点重重
...费用姚先生投资千万余元建设的碧水湾水上乐园位于陕西黄龙县的大山里,距县城40分钟车程。这个地方一面靠山,山下有条清澈的溪流,给乐园增添了不少田园气息。但乐园里杂草丛生,游客中
2024-01-05 10: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龚仕建走进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你会发现,这里处处散发着文明之风。在这里,有38年间不辞辛劳照料3位老人、供养9名亲属长大成人的“孝老爱亲典范”成玉珍;也有
2024-01-24 12: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