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上接1版)
据悉,银行往往有首季冲高信贷规模的习惯,这对后三个季度会造成一定透支。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注重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投放,避免资金沉淀空转,为支持实体经济留有后劲。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占全年新增信贷比例普遍较去年同期显著收敛,更多考虑“信贷投放节奏均衡”,追求“量稳质优”。
在贷款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的同时,其价格也值得关注。
2月,今年首次降准落地,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25个基点,并带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今年以来,安徽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3月末,安徽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4%,较上年同期下降23个基点;3月末,安徽省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6%,较上年同期下降42个基点。
结构持续优化提升质效
信贷增长更为理性的同时,今年一季度信贷结构也持续优化。
“先进制造业贷款高速增长。”王沛介绍,3月末,安徽省制造业贷款余额9410.79亿元,同比增长26.14%。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为5810.07亿元,同比增长43.0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5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械制造业为贷款资金主要流向,合计占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的50%以上。
据悉,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不断完善政策框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健全金融组织和产品服务体系、强化政策落实,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先进制造、新型基建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信贷增长。
眼下,春季农业生产进入大忙时节。农业生产离不开资金支持,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具有“急、短、快”的特点。
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三农对公业务部总经理李昌林介绍,该行提前启动春耕备耕农户贷款专项行动,1000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流动党员先锋队全面进村下乡,逐户摸排春耕备耕金融服务需求,开展农户信息建档,送贷上门,打通金融服务春耕备耕“最后一公里”。截至一季度末,农户贷款余额达693亿元,较年初净增173亿元。
放眼全省,金融机构聚焦粮食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头三尾”等重点领域,全力做好资金保障、服务优化、产品创新等。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27958.85亿元,同比增长15.73%,较年初增加1959.20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安徽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稳步增长。3月末,基础设施贷款余额为14713.85亿元,同比增长16.13%,较年初增加1088.53亿元。
政策引导精准投放有力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
为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金融需求,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强化货币政策引导,适度加大涉农票据再贴现受理频次和规模,缩减符合条件的涉农票据再贴现审批时间。同时,推动构建货币政策工具直通机制,探索“再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再贷款+一县一品牌”“再贷款+特色产业链”等再贷款定向直投模式,让政策资金精准直达春耕备耕。
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支农再贷款余额238.3亿元,同比增长3.4%;一季度累计发放49.6亿元,同比增长66.1%。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创设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共计5000亿元。
同时,为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人民银行决定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至2024年末,扩大试点范围至全国,支持范围扩大到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等。
“目前,我行已经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省级工作机制,并指导市、县多级联动,强化信息共享、及时协调问题,积极组织全省金融机构对接项目,全面调动辖内有关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确保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尽快在安徽省落地生效,不断增强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实效。”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毛瑞丰说。
业内人士指出,应进一步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9: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