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云南昭通:金融“活水”“贷”富苹果产业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22 16:2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程浩

6月中旬,一场朦朦胧胧的细雨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大桥村的万亩连片苹果园愈加清新翠绿,连空气中都夹杂着清新味道。一棵棵苹果树上,婴儿拳头大小、沾着晶莹水珠的苹果挂满枝头,像极了一个个小灯笼。

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地处云贵高原北部的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海拔高、温差大、紫外线强、日照充足,结出的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腻、汁液丰富,还有独特的“冰糖心”。

随着金融“活水”源源涌入,近年来昭通苹果产业持续壮大。2022年,当地苹果种植面积达8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10亿元,带动52.7万余人增收。

云南昭通:金融“活水”“贷”富苹果产业链

“昭阳红”苹果产业示范基地里,苹果挂满枝头。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金融“活水”惠农户

32岁的大桥村村民余文贵家有30余亩苹果,去年仅苹果一项就有40余万元毛收入,加上出栏的300余头猪、跑运输赚的钱,他家去年收入和在昭通市区的大部分城里人比,不见得落下风。

早年前,家里人多,缺劳力,余文贵还戴着贫困户的“帽子”。这不稀奇,在有着3557户的大桥村,脱贫攻坚时期,因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曾有建档立卡户273户。几乎每12户里头,就有一户贫困户。

如何啃“硬骨头”,当地政府牵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做大做优做强苹果产业。2019年,余文贵家顺利脱贫。

脱贫只是第一步,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产业得更上一层楼。新建养殖场、扩大苹果种植面积、买货车跑运输……年轻的庄稼人余文贵准备在致富路上走得快一些。

绊脚石跟着来了。2021年开春,因为新建了养殖场,摊子铺得有点大,苹果园里买农药和化肥的钱不够。“缺流动资金,咋办?”余文贵的眉毛拧成疙瘩。

农行姓“农”,服务农户责无旁贷。正当余文贵为钱“抓头”时,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政策,推荐余文贵办“惠农e贷”——一款中国农业银行专为庄稼人量身打造的纯信用线上贷款产品,可实现在线申请、在线放款、在线还款,便捷低息。

余文贵立即申请,4万余元贷款很快到手,买化肥、农药……他拧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去年同样的时间,又碰到流动资金短缺,他不急不慌,又通过“惠农e贷”贷款13万元。

“感谢农业银行,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坐在村委会接待室里,余文贵讲不出更多感谢的话,但从他丰富的表情中,分明能感觉得出他的感激之情。

在大桥村,金融“活水”帮农户“解渴”的鲜活事儿不少。根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昭通分行依托“惠农e贷”累计向465户农户投放贷款1.16亿元。

金融支持助力大桥村的苹果产业愈发壮大,苹果产值去年突破2.5亿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965元。

有了金融“输血”,村里成立产业发展合作社拼命“造血”,对苹果园集中管理,还整合资金建冷库,推动苹果产业全链条升级,让农户致富路越走越宽。

云南昭通:金融“活水”“贷”富苹果产业链

超越公司展示去年的“昭阳红”苹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金融“活水”促振兴

乡村振兴中产业如何再提升,示范带动很关键。驱车行驶在占地10万亩的“昭阳红”苹果产业示范基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成片的苹果园。道路两边矮砧密植的果树整齐排列,枝叶间一颗颗泛红的苹果挂满枝头。再过几个月,这里将呈现热火朝天的苹果采摘场景,之后,一筐筐苹果经分拣包装,将销往全国各地。

作为昭通苹果产业的龙头企业,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下称超越公司)是这片果园的“大管家”。经过数年发展,公司已形成集苹果种植、技术研发、冷链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去年产值接近1亿元。

回头看,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公司负责人李炳伟介绍,基地建设过程中,农业银行曾投放贷款1亿元,“是贷款支持我们企业发展的首家,也是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家银行,帮了我们大忙”。

农业银行“雪中送炭”,超越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聘用务工人员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提高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比重,拓展联农带农模式,持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26岁的李明响在基地务工一年,通过学习,他已从普通庄稼人成长为懂技术的产业工人。他目前负责管理一片果园,每年不仅能领取6万元工资,家里流转的10亩土地还可获得近万元的土地流转金。

为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转变,超越公司把连续培育2年的果树,分成50亩至100亩一个单元交农户托管,托管农户每年每户收入可达六七万元。

37岁的马真美和丈夫去年托管了100亩果园,挣了六七万元不说,靠着学来的管护技术,她在家试栽2亩多苹果。“目前长势还可以。”她略带谦虚地说。

不止马真美、李明响、余文贵,在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昭通,靠苹果产业增收致富的鲜活案例遍地都是,他们像星星之火一样,让昭通的红苹果“燎原”在乌蒙大地,助力着当地的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其中离不开金融的强力助推。据统计,从2019年末至2023年5月底,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金额达203.61亿元,现有余额118.45亿元,实现净增47.32亿元,增速66.53%。

借助金融支持,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攻坚压力最大的地级市昭通,近年来正砥砺奋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目前,当地正把一切为了农民特别是脱贫户增收作为鲜明导向,瞄准包括苹果产业在内的多个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云南昭通:金融“活水”“贷”富苹果产业链

为防冰雹袭击,大片的苹果树覆盖着白色的防雹网。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助农增收离不开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明确下一步将推动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作为国有大行,我们将继续用实力扛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打好金融支持‘组合拳’,服务昭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昭通苹果:助农增收致富果
...撑,坚持科技赋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多举措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科技赋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这是全国种植技术最先进
2023-10-13 07:10:00
云南昭通:迎着“昭”霞 “通”往美好
...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当红产业”,也是昭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带动农民增收的样本。近年来,昭通市大力打造千亿元级绿色食品特色产业集群,大抓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大
2023-02-13 14:49:00
做强绿色品牌 带动群众致富
...苗基地建设,构建“基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的产业链。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科院等院校合作,发挥专家工作站及县外联系专家、县内林业高级工程师的作用,
2023-11-23 10:27:00
...健全完善脱贫人口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融入农业全产业链条,合理分享各个环节的增值收益。据了解,截至第三季度,云南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022年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实现2506
2023-01-06 05:30:00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聚焦产业链上党旗红 苹果产业促增收近年来,昭阳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和全市产业兴市战略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延链
2023-01-30 07:04:00
...点;“产”,就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整体来看,这三者各有侧重但又指向共同目标,即用好本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3-02-02 07:04:00
...着力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人海战、本地产业链吸纳就业持久战、推动自主创业攻坚战,全面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推送、大宣传、大输送”“五个一”行动,坚持“输出劳动力
2025-01-25 15:02:00
昭通GDP增速缘何画出上扬曲线
...载难逢的机遇。”镇雄县以勒镇党委书记涂云万说,围绕产业链建链、延链、强链、补链的发展思路,镇雄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规划了3000亩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重点引进建筑五金及其上下游
2024-01-09 07:06:00
金融活水 浸润民族山乡
...记者,公司已和富滇银行形成了紧密合作,借金融之力全产业链打造绿色、有机、可溯源的高品质八角产业,支撑富宁八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从服务农户到支持特色农产
2024-02-11 07: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街即火!国庆中秋假期长春这里超热闹!
“宽城子这么有名的地方,有这么深厚的历史,一定要来的。”游客张女士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润德•东天里(东天街)开门迎客
2025-10-04 08:03:00
评论员 刘玉婧这两天,走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园区,不觉有些恍惚,这里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小城吗?迎面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顶尖杂技演员
2025-10-04 07:14:00
打造成语IP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服务质量邯郸构建“两区三带”全域旅游新格局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原来诗仙李白在邯郸曾留下十几首诗歌作品
2025-10-04 07:16:00
央媒看太原随着双节假期的到来,公众出行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迎来了客流高峰。9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探亲旅游车流叠加保障高速公路出行顺畅》为题
2025-10-04 07:17:00
“山西非遗的N种可能: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艺术展,9月30日在山西饭店傅山艺术馆开展。作为山西省“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2025-10-04 07:17: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国庆节不仅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更是厚植孩子爱国情怀的时机。不少家长在“放假清单”上,列上了现场观升旗、访红色景点
2025-10-04 07:17:00
记者走基层|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
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10月2日下午,在邢台市信都区英谈古寨,游客正在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摄10月2日
2025-10-04 07:19:00
日前,秦皇岛蟹团团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矫春颖和爱人来到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餐饮店,收拾桌椅,打扫卫生,为正式开业做最后准备
2025-10-04 07:24:00
华商网讯 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10月5日白天在海南文昌登陆或近海擦过。海南省海口市防灾减灾救灾消防和安全生产委员会10月3日晚发布消息称
2025-10-04 07:45:00
双节期间,公众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山西交控交投集团所辖高速各路段以高效的保畅机制和优质的通行服务,全力保障广大司乘平安便捷出行
2025-10-04 07:48: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场机械轰鸣,热火朝天,一片繁忙。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
2025-10-03 08:36:00
9月30日,市交通运输局发出《致全市广大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朋友的倡议书》,倡导全体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规范运营、文明待客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潘书婷)新鲜采摘的蔬菜,手工制作的漆扇,沉浸式AR体验,巡游式英歌表演……近日
2025-10-03 08:37:00
便捷交通体验 厦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集美区在农村公路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养护机制,提升运营成效。图为集美区乡道321。海沧区通过优化农村公路布局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昨日,记者从厦门公安公众服务网获悉,因周边项目工程建设需要,思明区和集美区部分路段限行
2025-10-03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