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长白时评:让生态因绿而美、产业因绿而强、百姓因绿而富-中国吉林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0 15:06: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5月7日至8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到白山调研,并召开支持白山市高质量振兴突破发展座谈会。景俊海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践行“两山”理念,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以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让生态因绿而美、产业因绿而强、百姓因绿而富。

白山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吉林省委召开专题座谈会,支持白山市高质量振兴突破发展,并将“坚持以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其中,提出“努力让生态因绿而美、产业因绿而强、百姓因绿而富”目标,既为白山市高质量振兴突破指明了方向,也成为全省全面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现代化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采取有力措施,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发展就难以持续;同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不发展、不作为,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这样的道理,有助于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坚定生态立市、保护为先,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信心,进而继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实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让生态因绿而美,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吉林省落实党中央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的精神,加快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相继制定并实施《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等多部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持续开展“绿美吉林”行动,逐步打造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东有虎豹、西有白鹤”两个生态地标。如今“绿水青山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成为吉林优美自然环境的生动写照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标配。让生态因绿而美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贯通生态保护、增值、变现全过程的有效机制,在持续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中,让人们看到久久为功的坚持,读懂一以贯之的理念。

让产业因绿而强,进一步增强吉林发展优势。当前,绿色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谁能够全面把握产业体系绿色发展的新机遇,谁就能牢牢把握住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对吉林而言,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增长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吉林持续开展万里绿水长廊、“大水网”、林草湿生态连通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有序推进;实施“氢动吉林”行动,加快“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等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因绿而强的特色日趋鲜明。顺势而为,应该进一步优化布局、重点突破,紧扣“四大集群”培育、“六新产业”发展、“四新设施”建设,在传统产业转型上迈大步,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再加力,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更主动,加快建设驰名省内外的旅游城、医药城、康养城、运动城、新材料城,不断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壮大新质生产力。

让百姓因绿而富,共享生态绿色带来的发展红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金山银山,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守来的,必须开动脑筋从绿水青山中变出来。多年来,吉林省创新思维,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通过打造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农业体验等新业态,不断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和乡村跨越赶超的“大引擎”。实践表明,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必须始终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把良好生态环境打造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绿色发展新引擎,以绿色为底色,向创新要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内生动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用绿水青山敲开经济发展新大门、走出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久泰平)

编辑:罗丹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兴、百姓因旅游而富。飞雪沐泉,乐享白山。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西侧,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市接壤,北与吉林市毗连,南与朝鲜惠山市隔鸭绿江相望,素有“长白林海”“雪域王国
2024-06-18 14:25:00
路通百业兴,路畅民心顺。在吉林省全省交通运输各级管理部门的精心谋划和大力推动下,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抵边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吉林大地,充分释放“聚人气、兴产业、惠民生”
2024-06-05 15:02:00
《长白时评》,廿兹在兹!笔耕不辍二十载,变迁在墨香里流淌。站在时间的长河中回望,《长白时评》的每一篇文字都如同种子般,带着思想的力量扎根现实土壤,在读者的心间萌发认知的新芽,在时
2025-09-01 09:09:00
长白山麓,鸭绿江畔,有一座风光秀丽的城市——临江。鸭绿江水碧波荡漾,一路向海。临江与朝鲜仅一江之隔,山清水秀,颇有江南风情。日前,中国吉林网随着“牢记嘱托 踔厉奋进”主题调研采访
2023-07-31 15:04:00
当银幕亮起,光影流转,长春这座“电影摇篮”又一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盛典。以“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将于2025年8月23日至28日在长春
2025-08-08 15:12:00
11月14日,细心的长春市民突然发现,某大型商超的有机食品专柜区里,“抚松有机鲜人参”的标识尤为醒目。抚松县是“中国人参之乡”,有丰富的优质人参产品。人参文化专家根据药食同源原则
2024-11-19 14:20:00
...展动能,打造不一样的“与吉相约”。近年来,吉林以“长白天下雪”品牌破圈,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吉林可谓是“名利”双收。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接待游客量突破1.4亿人次
2025-04-08 15:16:00
...供了有力的保障。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吉林依托环长白山地区世界级粉雪、森林、天池、温泉等自然禀赋优势,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忠实践行“两山”理念、落实“双碳”行动,持续优化生
2024-06-05 15:02:00
...态从单纯的“投入”转变为宝贵的“资产”。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梅花鹿等优势产业蓬勃崛起,打造出更多响当当的“吉字号”品牌。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辅相成,构建“一山两湖三
2025-06-05 13: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