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长白时评:让生态因绿而美、产业因绿而强、百姓因绿而富-中国吉林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0 15:06: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5月7日至8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到白山调研,并召开支持白山市高质量振兴突破发展座谈会。景俊海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践行“两山”理念,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以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让生态因绿而美、产业因绿而强、百姓因绿而富。

白山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吉林省委召开专题座谈会,支持白山市高质量振兴突破发展,并将“坚持以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其中,提出“努力让生态因绿而美、产业因绿而强、百姓因绿而富”目标,既为白山市高质量振兴突破指明了方向,也成为全省全面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现代化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采取有力措施,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发展就难以持续;同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不发展、不作为,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这样的道理,有助于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坚定生态立市、保护为先,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信心,进而继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实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让生态因绿而美,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吉林省落实党中央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的精神,加快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相继制定并实施《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等多部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持续开展“绿美吉林”行动,逐步打造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两座金山银山、“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东有虎豹、西有白鹤”两个生态地标。如今“绿水青山黑土地、蓝天白云好空气”成为吉林优美自然环境的生动写照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标配。让生态因绿而美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贯通生态保护、增值、变现全过程的有效机制,在持续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中,让人们看到久久为功的坚持,读懂一以贯之的理念。

让产业因绿而强,进一步增强吉林发展优势。当前,绿色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谁能够全面把握产业体系绿色发展的新机遇,谁就能牢牢把握住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对吉林而言,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增长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吉林持续开展万里绿水长廊、“大水网”、林草湿生态连通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有序推进;实施“氢动吉林”行动,加快“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等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因绿而强的特色日趋鲜明。顺势而为,应该进一步优化布局、重点突破,紧扣“四大集群”培育、“六新产业”发展、“四新设施”建设,在传统产业转型上迈大步,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再加力,在未来产业布局上更主动,加快建设驰名省内外的旅游城、医药城、康养城、运动城、新材料城,不断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壮大新质生产力。

让百姓因绿而富,共享生态绿色带来的发展红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金山银山,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守来的,必须开动脑筋从绿水青山中变出来。多年来,吉林省创新思维,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通过打造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农业体验等新业态,不断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和乡村跨越赶超的“大引擎”。实践表明,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必须始终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把良好生态环境打造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绿色发展新引擎,以绿色为底色,向创新要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内生动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用绿水青山敲开经济发展新大门、走出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久泰平)

编辑:罗丹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兴、百姓因旅游而富。飞雪沐泉,乐享白山。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西侧,东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邻,西与通化市接壤,北与吉林市毗连,南与朝鲜惠山市隔鸭绿江相望,素有“长白林海”“雪域王国
2024-06-18 14:25:00
路通百业兴,路畅民心顺。在吉林省全省交通运输各级管理部门的精心谋划和大力推动下,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抵边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吉林大地,充分释放“聚人气、兴产业、惠民生”
2024-06-05 15:02:00
《长白时评》,廿兹在兹!笔耕不辍二十载,变迁在墨香里流淌。站在时间的长河中回望,《长白时评》的每一篇文字都如同种子般,带着思想的力量扎根现实土壤,在读者的心间萌发认知的新芽,在时
2025-09-01 09:09:00
长白山麓,鸭绿江畔,有一座风光秀丽的城市——临江。鸭绿江水碧波荡漾,一路向海。临江与朝鲜仅一江之隔,山清水秀,颇有江南风情。日前,中国吉林网随着“牢记嘱托 踔厉奋进”主题调研采访
2023-07-31 15:04:00
当银幕亮起,光影流转,长春这座“电影摇篮”又一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盛典。以“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将于2025年8月23日至28日在长春
2025-08-08 15:12:00
11月14日,细心的长春市民突然发现,某大型商超的有机食品专柜区里,“抚松有机鲜人参”的标识尤为醒目。抚松县是“中国人参之乡”,有丰富的优质人参产品。人参文化专家根据药食同源原则
2024-11-19 14:20:00
...展动能,打造不一样的“与吉相约”。近年来,吉林以“长白天下雪”品牌破圈,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吉林可谓是“名利”双收。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接待游客量突破1.4亿人次
2025-04-08 15:16:00
...供了有力的保障。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吉林依托环长白山地区世界级粉雪、森林、天池、温泉等自然禀赋优势,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忠实践行“两山”理念、落实“双碳”行动,持续优化生
2024-06-05 15:02:00
...态从单纯的“投入”转变为宝贵的“资产”。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梅花鹿等优势产业蓬勃崛起,打造出更多响当当的“吉字号”品牌。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辅相成,构建“一山两湖三
2025-06-05 13: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