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茶山青翠 云华芳菲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6 06:09:00 来源:贵州日报

唐波

黔中出好茶、好茶贵在早。

2023年元旦,央视在特别节目“新年春茶第一采”中报道,普安县茶园是一年当中全国茶叶最早开始采摘的地方。

黔西南,位于黔滇桂三省(区)接合部,具有低纬度、高海拔、无霜期长、冬春气温相对较高、地热资源广布等优异条件,小环境内的气温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在黔西南州,茶园多处于煤矿资源丰富、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良好、云雾飘渺的高山上,这些地方能为茶叶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质。

“早”是黔西南茶的鲜明特点。黔西南州茶叶种植品种多为特早生品种,在科学管理下新梢萌发早,茶芽肥壮,春茶能较早开采。主要产茶县—普安县的核心产茶区,春茶较其他地区早20天左右上市,是全国春茶开采最早的茶区之一。从2022年1月1日起,黔西南州普安茶神谷就作为“贵州绿茶第一采”的永久首采地。

每到春季,黔西南的茶山上,茶树尽情吐绿,一座座茶山披绿叠翠、蝶鸟翻飞,空气中弥漫着茶香、花香。来自全国的茶商汇聚黔西南,上茶山、进茶园,穿梭在粉红的桃林之中、嫩绿的柳枝之下,一筐筐、一篮篮优质茶青从山谷中、茶园里搬运到路旁,被早已等候在此的各地茶商一抢而空。黔西南的春季,不仅弥漫着生态的茶香,也涌动着抢茶、品茶的热闹气息。

黔西南是世界茶叶的重要起源地。“古”是黔西南茶的又一个优势特色。

在普安和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上,现已发现世界上迄今唯一的四球古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研究所及贵州省茶科所等多家权威机构专家勘查鉴定,认定其为距今1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古茶籽化石。

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境内拥有百年以上古茶树达12.7万棵,分布在全州各县(市)。以普安县为例,其境内就有野生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千年以上树龄的就有3000多株。其中树龄最长的达4800年,野生四球古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树龄之长、保存之好,世界罕见。这足以说明,在远古时代黔西南境内就已经生长着大量的茶科植物。

作为贵州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黔西南州目前茶叶种植面积有60余万亩,全州各地都有好茶。该州依托“贵州第一采、黔茶第一春”的品牌优势,以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契机,不断提升茶产业品质,加快全产业链建设,擦亮特色品牌,“普安红”“晴隆绿”、望谟紫茶、贞丰娘娘茶、白叶一号等茶叶品牌声名鹊起。

普安红茶,在古、早的基础上,制作出的茶内含物丰富,芳香物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且冬春茶园病虫害少,茶品质干净。乌牛早、龙井43号等特早生品种仅春茶一季,亩产茶青可达150斤,产值6000元以上,富民效果明显。

2018年12月,普安红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在2019年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上,普安红系列之特级产品“曦”荣获金奖,另有两种产品获银奖;在2020年第十三届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上,普安红获“五星金奖”;普安红因此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的称号。

绿是茶山的主色调,也是晴隆茶的主基调。与普安县共用一条产茶山脉的晴隆县,同样是春季抢茶的重点区域。茶商们泡上一杯“晴隆绿”,徜徉山水间,品着“二十四道拐”文化,那一杯色泽匀整润绿、香气浓郁持久、浸透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绿茶,一品溢香,再品回甘,其味悠长。

“一红一绿一紫”,是黔西南的茶叶品牌战略,其中也包括了较为稀有的望谟紫茶。望谟紫茶生长在红水河畔郊纳镇的高山上,根、茎、叶、芽、花、果、汤、茶皆紫,色泽独特。经权威检测,望谟紫茶富含各种对人体有好处的微量元素,其中花青素含量是一般绿茶的30至50倍,水浸物高达49.3%,各项理化指标均远高于其它茶类,紫茶树也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全州目前仅望谟县内有8万多株古树,最长生长年限约1700年。

黔西南的特色好茶不仅与此,发源于贞丰县的“贞丰娘娘茶”同样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据《兴义府志》记载,“贞丰娘娘茶”距今已有500年以上历史。其中,坡柳娘娘茶采用传统纯手工工艺加工制作,成品茶因外型酷似毛笔头,故名“文笔茶”“状元笔茶”。过去由于主要由当地布依族姑娘亲手采摘制作,并作为姑娘的重要陪嫁礼而得名“娘娘茶”。如今,贞丰县坡柳村一带仍保留着用手捏制成笔头状“把把茶”的传统。

进入新时代,纯朴而感恩的黔西南人民,非常重视和喜爱一款茶—“白叶一号”感恩茶。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位农民党员表示,将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普安则是其中的重要收捐地之一。此后,黄杜村还为普安县送来2000亩“白叶一号”茶苗,1500亩种植在屯上村、500亩种植在白沙乡卡塘村。经过多年发展,普安县的“白叶一号”茶苗已经拓展种植到1.3万亩。因为种植“白叶一号”,这些年当地发生了新变化:荒山变成茶山、山区变成景区、曾经的贫困群众也早已成为茶农,并实现稳定增收,因此群众称“白叶一号”为“感恩茶”。

此外,遍布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贞丰县等地的白茶、黄金芽、绿茶等优质茶园,也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四球古茶、古茶树文化内涵和价值,讲好茶故事、弘扬茶文化、拓展茶市场,黔西南的茶山越来越绿,践行“两山”理念的步伐越来越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组团帮扶显真情 全方位合作谋新篇—— 东西部协作帮扶出成效黔西南州充分借助中央统战部、公安部、广东省惠州市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授
2024-03-17 12:24:00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本报讯 (特约记者 黄太富 通讯员 吴玉平 杨颖) 近日,黔西南州第九届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农林牧渔类“手工制茶”大赛在普安县中等职业学校举行,20名参赛
2023-12-19 07:46:00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本报讯 (特约记者 黄太富) 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因地制宜,依托“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基地,在周围扩展茶叶种植达2000亩,通过茶园采摘、管理等带动农户20000
2023-02-16 02:26:00
以“茶”生“金” 典型引领强村富民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普安县 ——以“茶”生“金” 典型引领强村富民人间四月芳菲尽,普安杜鹃花正盛。在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雾缭绕的茶
2024-04-30 07:59:00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5月26日开跑2024年“普安红·茶韵飘香” 山地半程马拉松报名中本报讯 (记者 彭高琴) 5月26日
2024-05-14 08:22:00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黔西南“组团式”打击盗窃显成效盗窃立案数同比下降29.87%,“两抢”案件全破□本报记者 赵佳玲 通讯员 张琪薰 卯富巧今年以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23-11-13 07:45:00
坡上有茶园 坡腰有精果 坡下有早蔬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坡上有茶园 坡腰有精果 坡下有早蔬—— 普安县江西坡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见闻五月,来到普安县江西坡镇,入目处处是茶山,茶树层层叠叠,生机盎然。江西坡镇地处乌蒙山
2024-05-08 13:59:00
小小绿叶子 增收好路子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小小绿叶子 增收好路子—— 黔西南州春茶生产侧记初夏时节,行走在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神谷核心区,横成浪、纵成波、漫山野、碧连天的茶园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让人
2024-05-31 07:57:00
黔西南普安人保财险:优质理赔服务获锦旗
9月13日,人保财险黔西南州普安支公司收到农户赠送的“人民保险为人民,出险及时服务好”锦旗,感谢人保财险黔西南州普安支公司优质的理赔服务。据悉,该农户饲养的牛因疾病导致死亡,支公
2023-09-20 17: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