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淡季不淡,黄平非遗“芦笙会”吹旺贵州秋冬文旅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11 05:4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11月10日,为期三天的2023黄平谷陇“九·二七”芦笙会在贵州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开幕。来自黔东南州及周边市州的苗族同胞,以及省内外的游客朋友欢聚一堂,共享秋冬文旅盛会。

淡季不淡,黄平非遗“芦笙会”吹旺贵州秋冬文旅

芦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在苗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中必不可少,是苗族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的主心骨,和其他地区的不同,黄平苗族的芦笙长度可达4米,在表演中更具视觉冲击力。

淡季不淡,黄平非遗“芦笙会”吹旺贵州秋冬文旅

主人家热情招待过后会在客人脸上盖上太阳纹红印以表尊敬

芦笙会起初是苗族群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节庆,演变到如今已经变成了苗族和其他各民族群众亲朋欢聚的民俗文化活动。

记者看到来自贵阳苗族乡友会的杨洪正在和同伴商量准备事宜,他说“我们贵阳苗族乡友会成立已经几十年了,‘九·二七’芦笙会是我们苗族很重要的节日,每年我都会组织在贵阳的苗族朋友一起参加,已经坚持十几年了,这次我们一共有100多名乡友参加,这次希望通过表演合唱《苗岭之恋》,唱出我们对家乡的喜爱”。

淡季不淡,黄平非遗“芦笙会”吹旺贵州秋冬文旅

同样从贵阳赶来的李茂是谷陇镇人,在贵阳水务系统工作的他,每到今天,都会赶回来庆祝佳节。“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天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出现在芦笙广场上,大家唱歌跳舞庆祝丰收了。”

本次芦笙会庆丰收游行展示活动中包括庆丰收农特产品展示、乡村振兴成果展示、服饰盛装展示、非遗展示、各地代表队等内容,精彩的内容引观众们在道路两旁争相合影打卡。

淡季不淡,黄平非遗“芦笙会”吹旺贵州秋冬文旅

Clarissa正在拍照留念

除了国内游客外,人群中一位头戴五星红旗发卡的金发碧眼外国友人格外显眼,“我叫Clarissa,是法国籍巴西人,目前在上海工作。我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感兴趣,之前通过互联网和旅行社了解到贵州有许多有趣的少数民族民俗活动,就安排这次贵州7日游,前几天已经去肇兴听了侗族大歌,参加了三都水族的端节日,尝了当地米酒、杨梅酒等,能吃一点点辣,一路走来感受到贵州人民非常热情,希望中国可以继续保护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并发扬光大,这是很宝贵的文化财富”。

淡季不淡,黄平非遗“芦笙会”吹旺贵州秋冬文旅

来自贵州海外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入境中心欧美部的副经理孙文婷是她们本次贵州行的外语导游,孙文婷表示,目前贵州的入境游已经在逐步恢复中,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多方资源、渠道,争取将更多的外国游客引到贵州来,为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我们一线旅游从业者的力量。

如今文旅游融合正在如火如荼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

淡季不淡,黄平非遗“芦笙会”吹旺贵州秋冬文旅

队名的意思是“花样多彩少年队”

在众多代表队伍中,有这么一群来自黄平县谷陇太平洞小学的小学生队伍,他们整齐地穿着盛装,排起队,架势一点不弱于前后的成人队伍。

她们的带队老师吴娟说:“谷陇镇太平洞小学是一所村级小学,大部分学生是苗族和亻革家人。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亻革家踩亲舞,它虽然是亻革家人男女的相亲形式的舞蹈,但是我通过改编后再把这个舞蹈融入小学40分钟大课间活动中,这不仅适合孩子们锻炼身体,又能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和朋友更直观地了解亻革家人的民族文化的魅力,我和老师们将学生带到本次谷陇‘九·二七’芦笙会现场表演”。

淡季不淡,黄平非遗“芦笙会”吹旺贵州秋冬文旅

谷陇“九·二七”芦笙会在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举行,其规模大、参与人数众多,覆盖范围广,除了芦笙表演外,还有赛歌、球斗牛、游方等系列活动,兼具娱乐性和竞赛性,2007年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现场人声鼎沸,芦笙悠扬,银饰叮当,苗歌嘹亮,再加上游客们“咔嚓”的快门声共同汇成了一首秋冬文化暖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刘立超

编辑张良胜

二审张婷

三审庞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1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平:苗族姑妈回娘家欢度芦笙节
4月16日,苗族姑妈在黄平县翁坪乡杨家村参加“芦笙节”盛装游演当日,黄平县翁坪乡杨家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苗族传统芦笙节,当地苗族同胞身着银饰盛装,吹响芦笙,载歌载舞,邀请姑
2024-04-17 05:52:00
【高清组图】贵州从江:苗族同胞芦笙舞步庆佳节
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芦笙堂,共庆芦笙节。(无人机照片)苗族芦笙手在赶赴芦笙堂。 苗族芦笙手在进行芦笙踩堂。苗族姑娘在候场等待。 苗族芦笙手在吹奏芦笙。(无人机照片)芦笙手
2025-01-05 20:32:00
贵州从江苗寨吹响芦笙庆新年
在贵州从江县翠里乡岑丰村的芦笙堂上,苗族同胞们正在开展吹芦笙“比响”比赛。潘友婷 摄在贵州从江县翠里乡岑丰村的芦笙堂上,苗族青年正在吹芦笙。潘友婷 摄 一位苗族小男孩在吹芦笙。
2024-01-13 20:17:00
文化中国行|苗族芦笙舞:随性而跳“声声不息”
苗族芦笙舞简介:苗族群众层层围绕齐跳芦笙舞。钟传坤 摄 (贵州图片库发) 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在贵州主要分布在雷山、关岭、榕江、水城等地。苗族芦笙舞的舞曲和舞
2024-08-05 12:40:00
贵州从江:苗族同胞唱芦笙喜迎新年
...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江镇秋里苗寨,苗族同胞在吹奏芦笙。当日,从江县下江镇秋里苗寨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芦笙节,当地苗族同胞吹奏芦笙载歌载舞,欢庆佳节,喜迎新年。 2023年1月1
2023-01-02 13:55: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苗族芦笙舞简介: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在贵州主要分布在雷山、关岭、榕江、水城等地。苗族芦笙舞的舞曲和舞步各地大同小异,根据内容可分为礼
2024-08-05 06:05:00
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笙·生不息》里的贵州非遗文化之美
...息》以贵州省首批国家级非遗苗族“鼓龙鼓虎·长衫龙”芦笙舞为创作素材,通过遒劲潇洒的舞姿、芦笙道具的巧妙运用和丰富的舞台调度讲述了苗寨中“老师父”向后辈们“传帮带”的故事情节。
2023-09-01 15:08:00
“支支串飞”添动力!黄平打造多彩贵州民族文化“首站游”
...旅游新篇章,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连日来,黔东南州黄平县成功举行“景景串飞”黄平-凯里-雷山-西江线首飞仪式,正式复航兴义往返凯里“支支串飞”航线,这标志着该县推出的看村超村
2024-12-21 22:37:00
贵州迎新春,传统文化与欢乐齐飞
...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1月16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古镇,群众晾晒刚刚领到的春联。梁文 摄1月16日,由遵义市旅游局主办的“蛇年迎新春”送画送春联送祝福活动现场,
2025-01-22 12: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