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年来,金屯镇谢城村以乡村振兴为统领,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培育三篇文章,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样板路。
产业兴旺,“藕+虾”强了村富了民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每当夏天,谢城村千亩藕田生机盎然,荷香扑鼻,虾肥体壮,一派丰收景象。
谢城村有431户、1587人,耕地面积1700余亩。过去,该村一直延续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模式,村民增收放缓。2020年4月份,谢城村筹集150万元资金,领办嘉祥盛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两次流转安徽客商土地970余亩,发展藕虾混养产业。安徽客商懂技术、善经营,藕虾年年丰产丰收。村集体和村民也从中获益,村集体可收取每年每亩100元的管理费,村民可获得每年每亩1000元的租金,腾出手后的乡亲们常年外出打工挣票子,人均年增收七八万。“一麦一稻”变“藕+虾”,让村子美了、村民富了、集体强了。

环境优美,美丽乡村更加宜居
走进嘉祥县金屯镇谢城村,村办公场所高大气派,街巷整洁通透,墙壁粉刷一新,白墙上涂绘了党建标语、“美丽乡村”宣传画,坑塘无杂物,下水道变身标准污水管网,空气中弥漫着夏天的气息……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映入眼帘。
过去,谢城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2019年以来,该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五清一规范一消杀”工作目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清理“四堆”“小广告”,硬化路面,绿化路边,引进藕虾混养项目……“脏乱差”的帽子一举摘下,村庄“颜值”和宜居度越来越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乡村靠整治,美丽还要留得住”。该村实施“三长”制,村“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上岗担责,“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村妇联牵头,抓实“美丽庭院”创建,将创建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融合,打造一批文化庭院、绿色庭院、现代庭院样板,让庭院美化成为习惯、家庭保洁成为常态。
“我们谢城村已将环境提升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村民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自扫门前雪’,现在‘庭院小美 村庄大美’局面初步形成。目前,我们正组织党员干部、公益岗、保洁人员等力量开展路域整治提升行动。”谢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云刚说。

乡风文明,乡村开出美德信用花
谢城村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常态化开展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全环境立德树人、防溺水等各种主题的宣讲活动,让乡风文明理念滋润村民心田。
谢城村定期召开表彰会,一个个先进人物戴上大红花走上前台,从村干部手中接过“红色先锋”“最美网格员”“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荣誉证书,大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李秀花说:“自己戴着大红花,领到了大红的‘好婆婆’荣誉证书,听到了台下的热烈掌声,我觉得像吃了蜜一样甜。”
谢城村红白理事会结合上级移风易俗新要求,将“反对浪费、文明办事”条条款款纳入村规民约。村党员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当好《关于在乡村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的十条措施》的宣传员,当好群众婚丧嫁娶事项的志愿者,当好“婚事新办、喜事廉办、丧事简办”的践行者。与此同时,红白理事会成员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推进移风易俗落地落小落实。
谢城村扎实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助老助学活动,通过敲一次家门、话一次家常、讲一次政策的方式,搜集“一老一小”群体的诉求和微心愿,党员干部、志愿者主动认领“一老一小”微心愿,提供化解矛盾纠纷、普法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生活等微服务,做到“微事格中办、小事村中办”,切实提升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通讯员 王友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3: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