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健康】深夜难眠?这份“高质量睡眠指南”请收好!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9-10 17:17:00 来源:鲁网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凯)“昨晚又没睡好”——如今,这句话已成为许多人日常交流中的高频词。睡眠,作为占据人类生命三分之一以上的重要生理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与生活状态。为帮助广大受睡眠困扰的市民改善睡眠,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大夫整理了一份涵盖睡眠原理、益处、实用技巧的“高质量睡眠指南”,用科学问答形式,带大家解锁健康睡眠的密码。

认识睡眠:它不是“休息”,而是身体的“主动修复工程”

什么是睡眠?不少人认为睡眠是“大脑和身体的暂停休息”,但事实上,睡眠是一种由脑部专门中枢调控的主动生理过程。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时,大脑并未 “停工”,而是切换到“修复模式”:通过降低体温、心率、血压,减少基础能量消耗,为身体合成修复所需物质,储存能量,最终实现精神与体力的双重恢复。正如医学研究所示,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既是维护健康的基础,也是保障日常学习、工作高效运转的关键。

睡好有多重要?7大益处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为何我们如此强调“睡好”?从儿童到老人,睡眠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可总结为7大核心益处: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睡眠是体力恢复的“黄金时段”,身体会在睡眠中加速修复,降低能量消耗,让疲惫感快速消退。

保护大脑,提升精力:睡眠时大脑耗氧量减少,脑细胞得以储存能量。长期睡眠充足者,往往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之则易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增强免疫力,助力康复:睡眠能促进身体产生更多抗体,提升抵抗力,同时加快器官自我修复速度。在医学领域,合理的睡眠甚至被用作辅助治疗手段。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进入深度睡眠后,身体会大量分泌生长激素,这是孩子长高、发育的关键因素,因此保证儿童充足睡眠至关重要。

延缓衰老,助力长寿: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健康长寿的老年人普遍拥有规律、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质量与寿命长短存在显著正相关。

维护心理健康:短期睡眠不佳可能导致注意力涣散,长期则可能引发情绪失衡、思维异常等心理问题,充足睡眠是心理健康的“守护神”。

改善皮肤状态,提升气色:睡眠时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有助于皮肤修复与再生,长期睡好的人,往往气色更红润、肤质更健康。

解锁“好睡眠”:从环境到习惯,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想拥有一夜好眠,并非 “躺下等睡着” 那么简单,需满足10大核心条件:稳定的情绪、安静的环境、适宜的光线与温度、合适的卧具、健康的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睡前习惯、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不用助眠措施,以及合理的午睡安排。掌握这些 “睡眠要领”,才能为高质量睡眠打下基础。

针对市民关心的“具体怎么做”,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大夫还梳理了不同场景下的实用技巧:

不同季节睡多久?顺应自然规律更健康

根据传统医学 “顺应自然” 的理念,不同季节的睡眠时间应有所调整,以契合自然界 “生长化收藏” 的规律:

春夏季节:宜 “晚睡早起”,每日睡眠时间建议保持5-7小时;

秋季:宜“早睡早起”,每日睡眠时间建议为7-8小时;

冬季:宜“早睡晚起”,每日睡眠时间建议延长至8-9小时。

哪种睡姿最健康?右侧卧更优,以“舒适”为核心

常见的睡姿有仰卧、侧卧(左、右)、俯卧三种。事实上,正常人夜间会自然翻身10-50次,这是身体自我放松的正常反应。从健康角度看,右侧卧被认为是更理想的睡姿 —— 它对心脏压迫最小,且有利于胃部排空。不过,睡姿选择的核心仍是 “个人舒适”,若自身存在打鼾、孕期特殊需求或某些疾病,需遵医嘱调整。

选对床和枕头,睡眠质量提升50%

床具选择标准:

高度适度:床高以略高于膝盖为宜(约40-50厘米),方便上下床;过高易让人紧张,过低则易受潮,影响健康。

铺面够大:床的长度建议比身高多20厘米,宽度能满足自由翻身需求,避免因空间狭小导致身体紧绷。

软硬适中:床具需具备良好支撑性,能保持脊柱自然弯曲;过软易导致腰背悬空、晨起酸痛,过硬则会压迫肌肉,影响入睡。

枕头选择标准:

高度适宜:枕头压平后,需保证头部、颈部与身体呈水平状态(高度约等于肩到同侧脖子的距离)。“高枕无忧”是误区,过高易引发落枕、打鼾,过低则可能导致头部充血、面部浮肿,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尤其不利。

尺寸合理:长度需比肩略宽(方便翻身),宽度以15-20厘米为宜,过宽可能导致肩颈肌肉紧张。

软硬与弹性适中:建议选择略有弹性、软硬适中的材质(如荞麦皮、羽绒、乳胶等);太硬易硌头,太软无支撑,弹性过强则会让头部持续受力,引发疲劳。

营造 “助眠环境”:4个细节打造“睡眠友好空间”

保持安静:嘈杂环境会让人心情烦躁、难以入眠,卧室应尽量避开街道闹市,必要时可加装隔音设施。

光线宜暗:灯光会干扰睡眠节律,导致浅睡期增多,建议将床铺设在卧室幽暗角落,或用屏风、隔窗与活动区隔开,窗帘优先选择冷色调,减少光线直射。

控制温湿度:卧室室温以20℃为佳,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湿度稳定能减少夜间翻身次数,提升睡眠连续性。

保证空气新鲜:卧室白天需开窗通风、接受阳光照射,避免潮湿与秽浊之气滞留;睡前、醒后可开窗换气,睡觉时保留少量通风缝隙(如开一点窗或门缝),确保氧气充足。

睡前“避坑”指南:这8件事千万别做

睡前1-2小时是 “睡眠预备期”,需避开以下8种不良行为,以免影响入睡:

不宜饱餐或饥饿:过饱易引发腹胀,过饥则会因饥饿感清醒,建议睡前少量进食易消化食物。

不宜大量饮水:睡前饮水过多易导致夜间频繁起夜,打断睡眠。

不宜饮用浓茶、咖啡,避免吸烟、饮酒:浓茶、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兴奋神经,酒精虽可能让人快速入睡,但会破坏深度睡眠,导致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吸烟则会刺激呼吸道,影响呼吸平稳。

不宜长时间谈话或情绪激动:激烈讨论、情绪起伏会让大脑持续兴奋,难以平静。

不宜过度读书、思虑:睡前过度用脑会让思维活跃,延长入睡时间。

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兴奋状态,需1-2小时才能恢复平静,影响入睡。

不宜当风口而卧:睡眠时身体抵抗力下降,风口直吹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

不宜头对炉火:炉火会导致头部温度过高,影响睡眠,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睡眠是身体给予人们的“天然修复礼物”,掌握科学的睡眠知识,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才能让每一晚都成为 “充电时刻”。愿这份“高质量睡眠指南”能帮助更多市民摆脱睡眠困扰,每晚都能沉浸在深度睡眠中,如同沉睡在宁静的森林,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得到滋养与修复;清晨醒来时,能带着满满活力,迎接新一天的生活,绽放属于自己的健康光彩!

责任编辑:刘宗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0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性免疫强化指南:从气血调养到生活习惯的全面升级
...出色效果,通过缓解焦虑、促进身心放松,帮助女性获得高质量的睡眠,恢复体力与精神。良好的睡眠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显著增强免疫功能。饮食调理同样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一环。富含维生素
2024-12-24 14:22:00
国家发布 《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 专家“手把手”教您 如何帮助孩子“多病共防”
...意力缺陷、执行功能欠佳和情绪问题等。对于儿童来说,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体格生长和健康成长。” 王华说。沈阳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二病房副主任医师董顶宝表示,在儿童出
2024-05-26 03:34:00
睡渣宝宝春节期间睡眠会更糟糕?别慌!记住这份安睡指南
...,自己是不是所谓的“睡渣宝宝”,一到节日就无法享受高质量的睡眠。但她不愿意就此放弃,决心要找出影响着自己睡眠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她知道,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
2024-02-25 12:32:00
世界睡眠日 | 你的睡眠健康指南来了→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睡眠健康,优先之选”。近日,全国爱卫办发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什么样的睡眠是高质量睡眠?如何拥有健康的
2025-03-21 15:57:00
晚上不吃饭减肥?营养学家的权威指南,健康减肥的正确方式!
...力管理:关键因素影响减肥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调节食欲控制激素,减少暴食行为。压力管理:长期压力会导致体重增加。可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巧来管理
2024-01-30 11:43:00
睡眠决定寿命?中国人最佳睡眠时长:中国人这么睡,死亡率最低
...期,一个周期大概是90~110分钟,保持足够的睡眠周期才算高质量睡眠。7、保持规律的作息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助于建立生物钟,经常晚睡晚起,会打破原来的生物钟,睡眠质量大打
2024-02-16 18:55:00
月经不调拉响“健康警报” 这些自救指南快收藏
...生活习惯对于改善月经不调至关重要。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晚上尽量在11时前入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泡热水脚、喝一杯温牛奶,帮助放松身心,促
2025-05-16 09:08:00
长期高血糖伤肾!9条护肾清单,简单易懂保健康!
...进而影响血糖和肾脏健康。行动指南: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09管理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重要性:长期压力过大会影响血糖健康,增加患病风险。行动指南: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
2025-04-11 11:05:00
为什么工作越忙,身体就越胖?“过劳肥”与哪些原因有关?
...常分泌,导致饥饿感增加,食欲失控。确保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可以有效调节这些激素,避免因饮食过量而导致体重增加。过劳肥与健康风险:警钟长鸣在今天的高压工作环境下,“过劳
2024-03-11 10: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