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等各种原因,导致心脑血管病患者群体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早前的数据,中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55万,但医院外发生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仅有1%左右。心脏病等疾病突发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援至关重要。据显示,在“黄金四分钟”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心跳骤停的患者给予电击除颤,救治成功率高达90%。
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逐步建立统一的公众急救培训体系,提高AED配置水平,完善公众急救支持性环境。2021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602号),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
全面普及AED,与生命赛跑刻不容缓。近两年来,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作为一种非专业人员就可操作的便携式医疗设备逐渐成学校、车站、体育场馆、大型商场、旅游景区、社区等人口密集场所的标配,这不仅可以使每名群众都身处一个可及时获得救助的环境,还充分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公众健康的高度关注。
AED设备的普及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使用这种科技来挽救生命,这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了紧急救援的概念,同时这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过去,遇到紧急情况,仅依赖专业医疗人员的援助;而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紧急情况下的救援者。这一转变为社会注入了新的“英雄”文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的拯救者,大大提高了院前急救的社会化参与度和成功率。
AED设备的普及也是构建公共健康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区域配备AED设备,特别是与互联网+的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广泛分布、高效响应的紧急救援网络。当遇到紧急情况时,AED救援队伍可以快速抵达现场,或者普通民众也可随时利用现场的AED设备,提供迅捷而有效的救援。这种快速响应的能力将大大提高救援成功的几率,强化整个社会的安全防线。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措施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公众急救技能培训力度,经常性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让设备“会用”“能用”“随时可用”;同时加大设备投入,确保公共场所实现AED设备配备全覆盖,并通过公益广告、官网官微宣传AED的使用,扩大覆盖面、知晓率,真正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全力构建民众生命健康“防护墙”,让生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得到更好地保护。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学敏(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丁楚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