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答辩全程无声,得分全场最高
一位听障人士的学习故事,感动激励了很多人
张天童(左)和班主任邓博文
张天童通过手机软件“回答”评委提问
又是一年毕业季。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张天童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毕业论文答辩。他的答辩和别人不太一样,全程静悄悄,却赢得了最高分。
张天童是一名听障人士,也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继续教育学院的首位听障学生。听不见,说不了,面对评委老师的提问,他就用手机软件写下来回答。最终,张天童凭借扎实的论文和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全场的最高分。
“能够顺利毕业,很开心很自豪。和普通人相比,我在沟通上有些困难,但学习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快乐的事情,什么也不能阻挡。”张天童说,他还想考研,继续完成梦想。
学习最积极也是最主动
班主任和他彼此微信置顶
在杭州黄龙万科中心,本报记者见到了刚刚下班的张天童。
与人交流,张天童总是开着手机语音文字转化软件,先仔细“聆听”,然后飞速在手机上敲键盘给出反馈。认真加专注,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1981年出生的张天童今年43岁,是杭电的大龄学生。“我的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最后读了大专,一直心中有遗憾。”他说,自己毕业后从事系统运维和网站开发十多年,渐渐熟悉了计算机专业,“在工作中碰到过许多优秀的人,为了弥补遗憾,也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我就想来计算机专业发展比较好的杭电试一试。”
“想要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学校里有很多毕业多年重返校园的学生。”张天童的班主任邓博文认为他的年纪并不算大,“不过,那时候我建议他先试听几次课,看看能否跟得上。”
“每次听课他都特别认真,手机上自动记录下来的文字,他会一遍遍复盘、钻研。”邓老师感受到了张天童的努力,鼓励他报名,“我和其他老师会全力提供帮助。”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本来就是很有难度的事,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更需要靠常人无法想象的坚持和毅力。”邓老师感叹道。
三年学习过程中,张天童是班里最积极也是最主动的一个,“一有学校通知,或者是布置的作业,我经常会第一时间收到张天童的微信消息,他生怕漏掉什么。”
如此互动,师生俩不约而同地成了互相的微信置顶。
在邓老师的鼓励下,张天童还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想要写好代码,学好英文也很重要。”
通过在杭电系统的本科学习,今年初张天童还顺利跳槽,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现在就职于西湖区一家互联网公司。
“看到他的成长和蜕变,真的很高兴。其实无声的世界很孤独,但张天童完成了自我突破和挑战。”说到这里,邓老师满是骄傲。
答辩获得全场最高分
他还有着自己的职业规划
毕业答辩当天,操心的邓博文也赶到了现场。
“别人的论文写一万字,张天童足足写了两万字,课件足足做了41页。无声的答辩也可以做得这么好。”邓老师听到了评委老师的连连点赞。
一整场答辩下来,比张天童预想的要顺利得多。有提问时,评委会上台,在张天童的手机软件中输入问题。不多一会儿,张天童就能把回复写好。
最后,全场评委老师都给张天童高高竖起了大拇指,“按照规定,评委老师都是抽调来的,与学生并不认识,那一刻大家都被他打动了。”
答辩结束,张天童的论文获评优秀,得到了全场最高分。
对于张天童来说,本科毕业还远不是终点。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张天童一步一个脚印。“小时候受到我爸单位同事工程师的影响,我对计算机一直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虽然幼时链霉素中毒导致失聪,导致我学得比其他人更困难一些,但这条路我会一直坚持,考研或者考证,都是我接下去的目标。”
关于学习技巧,张天童分享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记笔记,“多写多练,包括学英语,也是勤能补拙。多查查英文文档,甚至多看看英文字幕的电影、电视剧也很有效果。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对学习的认真和热情。”
“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同学,他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为之努力。青春很美好,不要留下遗憾。”离开时,张天童挥了挥手,大步向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