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2003年CEPA协议签署后,香港电影正式开始了与内地合拍的风潮,无数香港电影人北上。但经过几年的尝试,绝大多数导演水土不服,未能找到最合适的合拍方向,部分导演回到香港,重启了他们最擅长的警匪动作片。
林超贤在2008年拍出了《线人》,张家辉因此拿到了包括金像奖在内的五座最佳男主角。之后林超贤又拍摄了《证人》《逆战》,并一步步开启了他的救援系列,爆炸场面和暴力尺度都越来越大。
梁乐民和陆剑青联合,拍摄了《寒战》(2012)和《赤道》(2015);林德禄默默地将《反贪风暴》从2014拍到了2021年;郑宝瑞继续《杀破狼》系列;麦兆辉、庄文强、也将《窃听风云》系列进行到底。
《寒战》《赤道》《反贪风暴5》《杀破狼》
而邱礼涛则放下他擅长的B级片暂时休整,于2015年读完了博士。他在博士毕业后也投入了这一行列,不止接过陈木胜的《扫毒》系列,还自己开始了《拆弹专家》系列。
这些导演一个又一个的陷入了上述系列,目前已经的等待观众的还有即将于年底上映的《潜行》、2024年会露面的《新警察故事2》《导火线2》《海关战线》《怒火漫延》等,2025年也排上了《杀破狼3》《拆弹专家3》《打黑风云》《追龙3》(2025)等,最遥远的一部据说是刘德华和郑宝瑞合作的电影,则已经直接推到了2030年。
但这十几年来的香港电影,总结起来就是导演和演员的排列组合,连连配角也是如此。
总之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不论讲述双雄对峙还是兄弟情义,或者兄弟背叛,重点都是动作场面、爆炸场面,全香港的地标建筑,都已经在电影里被炸了个遍。
究其原因,可能是出在剧本上,香港电影的导演出名,似乎并不见编剧的踪影。而编剧出身的麦兆辉、庄文强,也已经做了导演。
在诸多坊间传闻中,香港编剧地位不高,更多的是导演手中的工具。从未有机会夺取讲故事的权力,因此也未曾想过讲故事的本质。好莱坞编剧最为重视结构,内地编剧重视人物塑造,但这两种在香港电影编剧这里并不存在,他们只在乎一件事,粤语所谓“桥”,也就是桥段。
精彩的桥段胜过一切,起承转合的暗线、人物转变的弧光,都没有一个“桥段”重要。由此导致绝大多数香港电影,实际上都是单场戏好看,但连在一起,就缺乏一条内里有逻辑的线索,人物也颇为单薄。早年星光熠熠的巨星依靠他们的魅力和演技补足人物,但天长日久,也抵不过观众审美疲劳、演员青黄不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