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因地制宜,探索应用多种清洁能源
随官屯镇:绿色能源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近年来,随官屯镇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在太阳能、地热能以及生物质、天然气、‘电代煤’多种清洁方式并行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推动绿色能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1月,随官屯镇被评为‘省首批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日前,郓城县随官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建坤说。
打开太阳能应用“金钥匙”
随官屯镇年平均日照2079.2小时,光照资源十分丰富。该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太阳能+电互补储热采暖、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太阳能路灯等不同的太阳能产业链。
汉石桥社区在闲置居民屋顶安装了6000余平方米的光伏板,总装机容量620千瓦,年发电量60余万度。采用太阳能与电互补取暖,可供1870户居民采暖,采暖面积达23万平方米,年节约标煤0.67万吨;社区还安装了208盏太阳能路灯、信号灯、阳台灯。下一步,将在社区60栋住宅楼顶全部安装光伏板,每年可增加社区集体收入10万元。
文昌苑社区则采用租赁房顶的方式,安装10662块光伏组件,该项目为群众带来年收益40余万元,村集体收益20多万元。全社区户用太阳能热水器800台,采热面积1200平方米,年节约标煤约180吨。
目前,该镇已在随东等19个村安装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19处,年发电量13万千瓦时,共节约标煤39吨。下一步,将在现有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居民和村委会房顶安装分布式太阳能光伏。
在建设集中和分布式光伏的同时,该镇还探索出设施农业+集中式光伏模式,把太阳能光伏系统架设在栽培大棚上,上方光伏发电,下方种植大豆、红薯等低秆作物,实现农光互补,并成功打造“锐鸣绿茵100MWP光伏现代农业电站项目工程”。
地热能让居民乐享绿色生活
除了光照资源,随官屯镇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该镇文昌苑社区利用紧邻赵楼煤矿井口地热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打深水井的方法,用一抽二回的方式,分步开发地热能取暖。现已投入使用的地热能开发量,供热面积达16万平方米,冬季用户房内温度达到18℃以上。开发地热能,简单方便、经济性好,还可减少煤炭的使用。
近3年内,该镇将建设12个地热能集中供热项目和13个非居住地热能集中供热项目。其中居住建筑供热面积262万平方米,非居住建筑供热面积49.13万平方米,以此来代替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该镇还将发展地热产业,开展温泉养殖,打造温泉浴场。
多清洁方式并用加快绿色发展
随官屯镇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清洁煤则清洁煤”“宜可再生则可再生”的原则,合理选择能源供应。
在镇驻地附近的大尹庄社区、随西新村等利用“气代煤”优惠政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铺设天然气管道,安装天然气壁挂炉取暖,并在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进行天然气补贴,减轻群众的负担。目前全镇已安装天然气5600余户,安装天然气壁挂炉1400余户。对于吕东村高庄、马尹等居住不集中的传统村,通过惠民政策,居民采暖、炊事改用电能,目前已享受“电代煤”政策农户1500余户。此外,在镇域内建设2处容纳6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的服务点,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为了加快绿色能源发展,随官屯镇在标准化建设监督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计量管理等方面创新了一整套管理体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节能减排,改善了环境,带来了项目投资,促进了社会就业,增加了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赵考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