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8月16日晚,由合肥市庐剧院创排的抗战题材庐剧《东门破》在安徽百戏城倾情上演。作为“好戏安徽”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第三季的重要演出,该剧以发生在合肥东门地区的抗战故事为背景,通过地方戏曲的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普通民众在家国危难时的坚守与抗争,为观众呈现了一台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化盛宴。
青年演员段婷婷饰演女主角“小樱桃”
小人物的大情怀:抗战烽火中的精神觉醒
《东门破》讲述了抗战初期发生在合肥东门的感人故事。女主角小樱桃命运坎坷,因封建迷信被乡邻误解。日军入侵之际,她受僧人临终托付,毅然肩负起保护镇寺玉佛的重任,放弃个人幸福,带领乡亲奋起反抗,最终守护了民族尊严。剧中,小樱桃从怯懦到坚定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的集体觉醒,彰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女主角“小樱桃”不顾自己安危,既挽救了乡亲们性命,又保护了国宝玉佛。
扎根泥土的艺术:方言民歌焕发时代光彩
该剧立足合肥本土文化,巧妙运用方言俚语和民间音乐,让传统庐剧焕发新活力。语言生动有趣,“家败”“甚家伙”等方言俚语的运用,真实再现了老合肥的市井生活;本剧音乐创新,唱段融合大别山山歌、巢湖民歌元素,配以现代交响编曲,既保留泥土芬芳,又富有时代气息;现代庐剧《东门破》以“东门”这一城市记忆为叙事空间,通过戏曲艺术激活地域文化基因。
惠民演出暖民心:传统戏曲走进百姓生活
演出现场,90多岁的老戏迷许奶奶坐着轮椅前来观剧,她动情地说:“这样的好戏,唱到了我们心坎里!”据悉,“好戏安徽”活动坚持文化惠民理念,通过政府补贴降低票价,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品质演出。本季展演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共产党宣言》《英雄·母亲》等7部优秀剧目将持续演出至8月20日,涵盖话剧、黄梅戏等多种艺术形式。
精彩的庐剧表演,吸引住着男女老少观众。
记者手记
从街头巷尾的市井传说,到舞台上的艺术精品,抗战题材庐剧《东门破》守正创新,既保留了庐剧的传统韵味,又赋予其时代内涵,为地方戏曲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有益探索。
抗战题材庐剧《东门破》的成功也印证了:唯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作品才能获得永恒生命力。这台充满“合肥味道”的大戏,不仅是对抗战精神的礼赞,更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答卷。
大皖新闻记者 张洪金
编辑 张大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7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