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山东章鼓核电风机智能车间项目开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3 16:58:00 来源:鲁网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山东章鼓核电风机智能车间项目开工

鲁网4月13日讯4月11日上午,“深化项目建设 推进工业强区”山东章鼓核电风机智能车间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成为章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亮点。

据了解,该项目总面积11534平方米,研发中心面积3520平方米,年生产核电风机达40余台,年销售收入3亿元,将成为公司销售额新的增长点。项目启动成为山东章鼓在“智改数转”领域的又一个硕果,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尝试。

作为章丘第一家上市公司、国内鼓风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山东章鼓一直深耕风机领域,品牌及产品质量被市场和客户广泛认可。本次开工的项目将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将填补该领域依靠进口的空白。专家表示,该项目的启动是山东章鼓将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符合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是中国产业发展的未来。

新质生产力的内核离不开“科技创新”。多年来,山东章鼓与浪潮集团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浪潮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为山东章鼓打造一座真正“多线一体,统一管控”的数字化智能柔性生产线,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山东章鼓核电风机业务提供全方位、高效能的信息化服务,共同推动绿色设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章丘按照市委市政府“项目深化年”部署要求,把“深化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强区”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主题主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促各项工作量质齐升。同时秉承重商、亲商、安商、敬商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聚焦企业的需求、群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徐英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2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克莱特风机:核电项目订单超5000万元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以自主研发为“敲门砖”进军核电领域克莱特风机:核电项目订单超5000万元□记者 郑 莉 通讯员 张 蕃 报道在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查看由焊
2024-02-16 09:42: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题:向“新”而行 绿能澎湃——中国华能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新华社记者戴小河建设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发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二、民生供热量国内
2024-05-26 10:54:00
建行山东省分行服务“大国重器”助推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而为建行山东省分行服务“大国重器”助推实体经济行稳致远走进济南二机床厂区生产车间,正在装配的产品把车间摆的满满当当,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产品生产,现场繁忙有序。就是在这里
2024-09-03 16:26:00
...”核学院2021级学子吴寒友表示。他是烟台大学“核”光致远志愿服务宣讲团的一员。“核”光致远团队成立至今,以“传承核精神,科普核知识”为宗旨,讲述核工业历史,科普核电知识,五
2023-10-13 10:13:00
章丘:向新而行,裂变增长!
鲁网10月23日讯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开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
2024-10-23 10:25:00
...”汪笃义说。近年来,他参与了全自动轿车变速箱轴承、核电站堆顶风机专用电机轴承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其中,“核电站堆顶风机专用电机轴承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填补了
2024-02-22 03:02: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宁国市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持续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力引导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注重发挥绿色制造名单企业示范作用,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2024-07-30 16:43:00
锚定使命绘蓝图 创新汇聚新动能
...上的锻造企业,而是成功将产品定位从风电市场拓展到了核电、水电、光热、高端装备等市场,成长为一家以向清洁能源、高端装备行业提供各类关键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创新引来源头活
2023-04-24 11:46:00
江苏泰隆集团向“新”提“质”快速而行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最近,从江苏泰隆集团传来喜讯,企业研发的一种金刚线生产专用水箱拉丝机获得国家专利后,投入生产不久,在手合同就达到了6000余万元,标志着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
2024-05-17 11: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