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当观众讨论《我的后半生》时,也在见证一场晚年的诙谐革命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4-18 23:20: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作者|周钝

当老伴的葬礼上响起了一串“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手机铃声,七旬退休教授沈卓然两眼一黑晕厥了过去,全场亲友来宾七手八脚、一拥而上……

这悲伤、荒诞又极具喜感的一幕拉开了剧集《我的后半生》“黄昏追爱多重奏”故事的序幕,观众或许已经能感知到,这将是2025年国产影视内容市场上,类型、题材、叙事都独树一帜的作品。

情况也确实如此。在剧集播出的半个月时间里,《我的后半生》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峰值达26606,酷云黄金时段实时收视率最高达3.0239%,猫眼全网有效播放量破4亿,“老戏骨演技”“银发恋爱”等相关话题引起观众大量讨论。

当观众讨论《我的后半生》时,也在见证一场晚年的诙谐革命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似乎无形中实现了一种稀少而温情的现实对照。

当世界范围内都将老年群体放置在社会边缘地带,人们一边在各种社会新闻、网络段子里调侃“黄昏恋”“老年保健品骗局”等话题,下意识将老年人驱赶出时代中心;一边又为现实里自己终将面临的衰老、身边真实存在的老年困境而感到焦虑与悲伤。

《我的后半生》几乎以一种诙谐、温情的方式,提供了一副“社会安慰剂”——丧偶的七旬老人能坦诚接纳与展示自己的情感诉求,中老年女性也能挣脱旧脚本,在家庭、情感、工作之间保持自我,甚至彼此之间达成理解,相互照拂与帮助。

这部改编自作家王蒙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的影视剧,向观众描绘了一个更加生机盎然、热闹鲜活的老年时代,无论现实里如何逼仄,生老病死不可抗拒,但故事里的生命依然因情感与意志而精彩,生命的质感远不在于年纪。

而奇妙的是,人类往往是因为相信了某种故事,才能打造出想要的生活。

“老年追爱多重奏”:热闹之下的生命教育

观察国内乃至全球影视市场,各类IP类型化作品大行其道,少有剧集将目光放在老年群体的情感议题上,更不谈在老年婚恋的外壳下探讨生离死别这样宏大的人生课题。

于是《我的后半生》基本可以算作是一部在市场“偏见”里完成自我叙事的作品。

公众对于老年生活的想象是贫乏而单薄的,甚至夹杂着一股“傲慢”,这源自于他们不愿意去深究,当一个人老去之后,他的生命还能追求什么样的新鲜故事,也不愿意直面人类生命轨迹里,不可避免的衰老与失去。

当观众讨论《我的后半生》时,也在见证一场晚年的诙谐革命

剧集播出过程里,观众一开始将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沈教授跟几位女性角色的情感纠缠里,讨论故事里的戏剧性桥段,将作品视为一个猎奇文本,围观中夹杂着对老年恋爱的审视与讥讽。

但随着故事推进,观众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幅国内影视市场稀缺的现代中产家庭生活图景。

三代同堂的家庭里,老父亲晚年丧偶之后的孤寂与无助,想重新找到情感寄托,却察觉到现实情感无可避免地裹挟着利益博弈、生命流逝等阴影;儿子、儿媳步入中年,家庭生活的压力让彼此之间的情感矛盾日益明显,妥协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完满;孙子则正值青春期,他以长辈们的生活成为他认知世界的范本,而这副范本却有太多起伏。

同时,围绕着这个家庭与沈教授的相亲,再拓展出现代社会里一群复杂、多元的老年群像: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丁,仗义、豁达的老苟,一地鸡毛的老年夫妻孙宝琴、刘得宝……

走到大结局,观众能够感知,在《我的后半生》“多重黄昏恋”的热闹噱头之外,衰老、离别、生死才是隐蔽在故事里一以贯之的命题。

《我的后半生》始终是以生命流逝、人类需要维系生活尊严为前提讲述故事的。沈教授的相亲是因为晚年丧偶,“黄昏恋”本质是需要以新的情感,缓解发妻离世带来的虚无与孤独,死亡与衰老带来的恐惧。

剧集里围绕着沈教授出现的老年女性,不仅仅是沈教授生活的点缀,她们也有携带着自己的生命课题。如剧中患癌的科学家聂娟娟,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理智的女性。对她而言,作为人的尊严,生命的体面,高于对沈教授的情感,所以她自主选择离去。

正如作家王蒙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我的后半生》是从银发题材延伸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中国式的生老病死哲学与伦理。”

当观众讨论《我的后半生》时,也在见证一场晚年的诙谐革命

但《我的后半生》的特别之处在于,即便是讲述衰老与生死,也有意避免了这个课题携带的沉重肃穆,以生活日常里的温暖细节、人与人相互帮扶的温情,打造轻盈的喜剧氛围,消弭悲怆感。

沈教授遭遇情感、家庭问题时,身边会有老丁、老苟这样的老哥们出谋划策,老年男性的情谊带着顽童般的不靠谱气质,但年近古稀,笑谈间总是融合了睿智豁达的生活经验。

孙宝琴与彭玉兰两位老闺蜜,她们的相处过程里总是无意间散发着青春年少的“姐妹会”气息,我为你的恋爱出谋划策,我理解你的强势与直接。

这群老年主角们,展示着一个朴素的生命哲学:既然人活一世,生老病死是必经之路,那就坦然自如地生活吧。追逐着自己的爱情,享受着自己的人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生活里的不堪重负与鸡零狗碎变成调料,最终结局如何,都是属于自己的故事。

老年生活里,女性世界的体恤与温柔

如果仅仅只看故事的主线,有些人可能会粗暴地将《我的后半生》扁平化为一个围绕老年男性打造的狗血情感故事,以“老年大男主”一笑了之,这对作品本身并不公平。

《我的后半生》在打造人物群像的多元性与复杂度时,也蕴含着创作端对老年群体,尤其是女性角色的温柔与照拂。角色设定可以服从一定的框架,但具体人物一定是丰富而立体的。

如剧集里贪图房产而与沈教授在一起的护士长连亦怜,角色符合社会对老年恋爱实际是一场“杀猪盘”的刻板印象,但《我的后半生》同样给予她充足的空间,展现了她作为护士长的温柔与细腻,她作为母亲的艰辛与隐忍,她作为一个成熟独立的人,有自己的谋算,她能融洽地处理一切纷争,也能为了达到目的显露獠牙。

当观众讨论《我的后半生》时,也在见证一场晚年的诙谐革命

这个角色是复杂多面的,观众会批判她的现实精明,但依旧能理解现实情境下,她为了儿子进行的取舍与算计。

同样在剧集里洋相尽出的亲家母孙宝琴,浮夸喜感,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是敏感直接的,她永远是全剧首先察觉到女儿处境的人。在女儿刘丽娜的婚后家庭中,丈夫与公公总是会下意识对刘丽娜的付出与劳动漠视,母亲即便显得歇斯底里,也始终坚守女儿,替女儿鸣不平。

母女亲情形成的厚重感,并不比沈教授的几段露水情缘小。

甚至在女性角色之间,即便是“一男多女”的多角情感关系,但《我的后半生》依旧会坚持描绘角色作为“人”的温情感。

彭玉兰痴恋沈教授,但会在了解“情敌”聂娟娟癌症复发之后,主动搬进医院照顾她。女性之间是天然的同盟,理解彼此的处境,所谓的“情敌”立场身份,不能真正消解同盟的道义与善意。彭玉兰能够理解聂娟娟的清高,敬仰她的学识,也能感同身受她身患重病无人照顾的凄苦。

当观众讨论《我的后半生》时,也在见证一场晚年的诙谐革命

毫无疑问,这些多维塑造,都是创作者的温柔。《我的后半生》不愿意将故事变成一个“老年奇葩”展示场,而是体察每一个角色,跳出旧框架,以复杂与真实的情绪引起观众共鸣。

当我们讨论《我的后半生》,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从影视市场的角度而言,《我的后半生》收官之后,观众依旧针对各个角色的结局进行讨论,追问沈教授的情感归属,儿子、儿媳婚姻结局是否符合现实等。

这背后或许也透露着观众的不满足。观众对老年题材的关注度与包容度,是超乎预期的,他们期待看到更多丰富、真实的内容。

《我的后半生》似乎打开了一个开关。

当有一部作品,直面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尊重他们和年轻群体同等的体验情感、满足自我的权力,以一种更现代的方式为老年人造梦,将一个老年人的故事,变成一个家庭、一代人的故事,刻画出立体可信的群像,照进社会现实,为中青一代的老年生活提供想象空间,那么观众自然会产生更多需求,想要找到更多的参考样本。

当观众讨论《我的后半生》时,也在见证一场晚年的诙谐革命

毕竟老年群体的生活情感状态,在现实里几乎无人提及,而变老又是所有人必经的过程。《我的后半生》里呈现的老年生活,衰老离别氤氲其中,但处处透露着“生”的喜悦与力量,因为“向生”,才有旺盛的情感,才有对生活的追求探寻。这对于整个观众群体,都是一剂抚慰,老年不可怕,未来是能够面对的。

另一方面,《我的后半生》对影视创作端而言,也相当于一个微小但醒目的革新。

王蒙评价原著小说和影视剧,提到《我的后半生》的改编,是有想象力的,增加了改变了人物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提及,剧集是创新的,创新是对已成为习惯意识的轨道的挑战。

《我的后半生》讲述故事,始终带着反逻辑的一面,在冲突与治愈、悲与喜里找一种平衡。一边大胆地展露生活里真实的毛刺,以极具戏剧性的情感冲突,暴露那些人性里让人不适的部分,出轨、背叛、欺骗,一边又用喜剧冲散悲凉,用温情包裹讥讽,最终一切回归到接纳所有,各自好好生活。

它未必完全符合年轻群体的口味,但是却打破了年轻一代对老年群体的俯视视角。老年人的世界是如此鲜活,衰老和死亡,也是生命给予的馈赠。

在《我的后半生》之前,腾讯视频也曾推出过一系列聚焦老年群体的影视综艺。观察这些作品,会发现创作者们对于老年群体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悲悯的、忧虑的,将其他者化,而是尊重、理解的,懂得体会生命走向寂静的过程。

这是一个好的变化,当我们能够在影视作品里正视生命的衰老,坦然讨论身体衰老但情感永存的命题,现实生活里人们或许也能做好走向老年的准备。前半生年轻的我们希望每日都精彩,后半生年老的我们,同样也会有好故事发生。/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诙谐风格+草根群像破题,《狗剩快跑》记录小人物“觉醒时刻”
...演员们喜剧功夫的切磋之外,《狗剩快跑》中还随时可见诙谐的镜头语言、创意元素和地方特色。片头的皮影戏动画主打个性与新颖,是旧光景与草根娱乐的代表。第二集中,狗剩与杨三在街巷追逐
2024-02-07 01:14:00
文艺气象·回味
...发,化得极有分寸,化得精致,使得剧作既不失民间性、诙谐感,又有效维系了扬剧本身的烟火气息。 编剧、导演、演员对作品呈现状态一起思忖,一起发力,共同完成,最终给出让观众不能简
2024-12-31 05:55:00
励志抗战剧《狗剩快跑》开播,小人物视角诙谐演绎大义觉醒
...物在摸爬滚打中的成长弧光。无论是与杨所长斗智斗勇的诙谐对抗,还是从军后勇于向不公平现象做斗争的理想主义,都是这个角色深耕内心理想净土的平凡壮举。成长的命题,在《狗剩快跑》中呈
2024-01-30 00:25:00
...的认知,视野开阔,意义深远,现实主义意味拉满。轻松诙谐展援外故事 扎根现实谱写中非友谊同时,该剧今日还发布了一支独具巧思的双语视频。视频中,全阵容演员皆以中非两种语言向大家打
2023-06-06 14:34:00
《长相思》第二季定档7月10日,我的暑期档被霸屏了!
...共同屏息等待剧集的盛大揭幕。 网民的趣味金句,幽默诙谐的调侃,共同编织了一幅欢乐轻松的网络画卷。在网友们热烈的互动中,不乏一些幽默诙谐的插曲。有人俏皮地说:“这部剧演员阵容
2024-06-21 10:37:00
山东卫视热播剧《幸福草》——援外故事的温情演绎 平凡人物的非凡使命
...创新表达上,《幸福草》既保留了真情实感,又不乏幽默诙谐。生动真实的故事让本剧充满戏剧冲突和异域色彩,观众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不仅收获了视听享受,更深刻体会到援外工作的艰辛与伟
2024-08-25 20:15:00
5月17日起来影院看爱奇艺出品电影《冲·撞》,见证李九霄王千源热血逆袭
...事发展提供生动背景。极具辨识度的重庆方言贯穿始终,诙谐幽默的语调与市井烟火气息相互交融,充分展现了人物“耿直巴适”的川渝性格。 故事情节笑点与燃点兼具,“草台班子”的荒诞与
2025-05-17 23:20:00
红色题材《向南去》上线热播,真实革命故事也能短剧化表达
...着自己出生入死,为组织传递电报的5瓦电台。通过那台见证革命事业的电台,陈旧外壳内部的电路零件错综复杂,沉淀着时间的印记,我们随着“小五子”来到了1945年。那年的徐国安也才2
2025-03-20 19:35:00
总局收视率榜:《狗剩快跑》第三,《奔跑》第二,第一名太横了
...爱从军,一路成长为革命战士的传奇经历。该剧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美好,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05-第一二名排名第二的是《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
2024-01-31 23:2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亮相巴黎时装周,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闪耀国际T台!
鲁网10月17日讯2026春夏纽约与巴黎时装周相继落幕,一个闪耀的东方面孔多次出现在各大时尚品牌秀场,她就是第十八届中国超级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时尚表演与传播专业2025级新生赵孜琪
2025-10-18 10:19:00
电影《小山河》:一封写给故乡的“味觉情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10月16日,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小山河》专场在广州珠影星寰国际影城举行
2025-10-18 19:16:00
梨园戏《红眠床》受邀参加2026香港艺术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桂杰)香港艺术节近日公布2026年演出剧目,其中,来自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的梨园戏《红眠床》将于2026年3月21至22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
2025-10-19 00:17:00
电影《731》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330万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8日12时,电影《731》累计观影人次突破5330万。53300000次见证,53300000份铭记
2025-10-18 21:28:00
超甜!他们在福州牵手了!
福州新闻网10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杨玉娟 文/摄)当军装的坚毅遇见红妆的温柔,一场专属于军地青年的浪漫邂逅上演了
2025-10-18 23:00:00
鲁网10月18日讯(记者 赵鹏飞 通讯员 汤靖)近日,荣成市少年宫第一届艺体科技嘉年华暨四周年庆典圆满落幕!四载耕耘,童心绽放
2025-10-18 21:07:00
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持续上演:以国粹之韵讲好黑土地振兴故事
10月16日至17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创排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在大众剧场上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重点打造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作品
2025-10-18 21:59:00
就在今晚!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
10月18日晚7:30,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音你而来 乐动毕节”主题音乐会将在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热情上演
2025-10-18 20:53:00
《非凡的你》致敬“人工天河”设计师,红旗渠精神闪耀银幕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红旗渠的潺潺流水不仅滋养了豫北大地,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
2025-10-18 19:47:00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人形机器人跟着节奏跳起热舞,吸引了观众围观。
2025-10-18 08:32:00
话剧《我这半辈子》“大剧场版”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17日-19日,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
2025-10-18 19:16:00
青春华章丨“苏超”短剧即将上线!历史名将“穿越”,用兵法叱咤球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夏思宇汉代名将韩信跨越两千年时空,闪现万众瞩目的“苏超”赛场?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齐聚绿茵场
2025-10-18 09:21:00
南昌保利大剧院一年举办167场艺术演出活动
大皖新闻讯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前夕,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组织了“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媒体探访商业及文化地标
2025-10-18 16:57:00
《依依向北风》,回首金陵岸年代大剧周日登陆央视,取景地包括260多个南京场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故事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2025-10-18 09:21:00
冲击文华奖河北两作品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河北日报讯(记者韩莉、史晓多)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本届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
2025-10-17 0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