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不被灭国,元顺帝做了一件荒唐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8 06:5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道家的理念中,阴阳平衡是人体活力的根本,只有阴阳协调了,才能确保人的身体健康。由小及大推广开去,在中原王朝的历代皇帝治国理念中,他们也非常注重阴阳平衡的协调性,在这一点上,即使被称作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也概莫能外。

为不被灭国,元顺帝做了一件荒唐事

成吉思汗极其重视阴阳方面的平衡,因为蒙古文化,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认为天地自然都是阴阳互补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所以他们称呼高大的山脉为“汗”,也就是“君主”的意思,在他们眼中,高大的山脉是雄性的。

而那些大江大河,则被他们称作为哈敦,意思是指“王后”的含义。正因为如此,1206年成吉思汗成立大蒙古国,就是在不而汗山附近的斡难河这里召开蒙古王公会议的,这样做,也符合蒙古人一贯认为“阴阳协调平衡发展”的理念。

为不被灭国,元顺帝做了一件荒唐事

成吉思汗本人,在对外征战的军事生涯中,也极其重视阴阳理念的运用。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统一蒙古各部,并建立了一个大蒙古国,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天地所赐予给他的力气”。这里的天,是阳;而大地,为阴;天地相得益彰,而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分子,成吉思汗认为自己也从中吸取到了很多能量和智慧。

他的这一理念,也曾被忽必烈所继承。当忽必烈定都中原后,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中的两个字,给新的王朝命名为大元。但是从忽必烈之后,远离苦寒之地,沉迷在中原温柔乡中的元朝皇帝们,却完全忘记了祖辈成吉思汗的教导,一味地纵情声乐。显而易见,他们背离了蒙古文化对阴阳平衡理念的认识和遵守。

为不被灭国,元顺帝做了一件荒唐事

在腐朽和堕落中,大元朝的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公元1333年,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登基即位,史称元顺帝。元顺帝看着元朝的日趋没落,也焦急不已,在内外交困下,这时的他,想起了蒙古文化中的阴阳平衡理论了。

如果元顺帝是一位明智君主的话,他想要遵从阴阳平衡理论,不被灭国的话,就应当顺从时势的发展,查漏补缺,积极改革。但这位皇帝,却急于求成,他眼中所谓的阴阳平衡,竟然只是下乘的男女关系。他在吐蕃僧人的指导下,选上来很多年轻的女子,日夜沉迷其中,妄图通过调理自身的阴阳平衡,从而实现大元朝的阴阳平衡。

为不被灭国,元顺帝做了一件荒唐事

为此他曾在1354年还成立了一个非常拉风的机构,机构的名叫“天魔舞女舞蹈团”,成员由十六名青春美少女组成,日夜欢乐,笙歌不断。

显然,元顺帝对蒙古文化中阴阳平衡的理念是想歪了,走了邪路,所以根本无法挽救江河日下的大元朝,很快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这位元朝末代君主,只好仓皇出逃,被朱元璋取而代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黄金家族的下场有多惨
...者是希特勒,我们只需要等他一阵还吹后告诉他四个字:成吉思汗。这个来自草原的男人建立了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也是文明被野蛮践踏的最彻底的一次。那个纵横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虽然是短暂的
2023-05-19 21:19:00
史上唯一一例,高丽女人竟然在元朝当皇后
...目以待。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注定是蒙古人的天下,由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开始,蒙古人走出草原,铁骑横扫亚欧大陆,邻邦高丽自然无法避免,乖乖屈服。奇洋原本是高丽一贵族女子,
2023-05-31 14:18:00
元朝的覆灭与明朝的崛起
...?1251年,蒙古稳如泰山还是内忧外患环生?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的曾孙拖雷去世,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大汗之位。此时的蒙古,已经从成吉思汗时期的强盛版图,衰落为内忧外患频生的
2024-01-07 17:44:00
明朝为何有大量蒙古骑兵
...、泰宁卫为翁牛特、福余卫为乌奇叶特。兀良哈部主要是成吉思汗最小弟弟帖木哥斡赤斤、侄儿额勒只带的后裔,两人封到了大兴安岭的东边,其活动范围包括今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内蒙古的东北。
2024-06-07 15:00:00
中国最神秘的皇陵是哪座,没人知道它实际在哪
...到1954年,此灵柩才魂归故里。这就是一代天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陵寝!然而,事实上,成吉思汗本人的遗体并不在此处,此处仅仅是它的衣冠冢,但即便如此,它仍然被祭拜千年,而成吉思
2024-03-28 19:32:00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因众说纷纭,一个比一个离谱,一个比一个倒霉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死因,历史上众说纷纭,而且一个比一个离谱,一个比一个倒霉,反正所有的说法都认为成吉思汗是死于非命,当中最倒霉的说法是这成吉思汗是被雷劈死的。古代蒙古人迷信,觉得
2024-11-01 15:47:00
驰骋欧亚所向无敌的蒙元朝,兴盛局面为何没有保持多久?
...,毫无疑问,相对于金宋来说,蒙古也是一个落后政权。成吉思汗就是在那种一穷二白的形势下,迅速崛起,很快“灭国四十,遂平西夏”,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挺进欧洲,建立了举世罕见的奇勋
2024-08-23 11:23:00
俺答汗卷土重来差点攻入明朝
...在。以元顺帝为首的残余势力,逃回漠北草原,回到祖先成吉思汗的崛起之地。这里远离明朝数千里,地广天宽水草丰美,是难得的休养生息之地。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在这里得以继续维持统治,史
2023-02-24 16:14:00
一代枭雄成吉思汗创业艰难,子孙后代命运多舛
前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后裔经历了改名换姓的风雨飘摇,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四处流散,各自逃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后裔在中国的四川找到了彼此,竟然是通过一首诗团聚,
2024-02-03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