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看“天宫”翱翔,感受“太空家园”的浩瀚。今天上午,“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就展·上海站”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2月16日,全面系统回顾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多年来自信自强、奋斗圆梦的辉煌历程。
载人月球探测器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目前已正式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经过三十多年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历史性地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成功突破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创造了重大飞行任务30战30捷的辉煌战绩,建成了命脉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的大国重器,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进入展区,观众能看到“天宫”空间站组合体1∶4模型,从空间站组合体模型下仰望,可以体会从地球望向空间站的浩瀚感受。
与其他“白白净净”的展品不同,神舟十四号返回舱银色的外身布满被烧蚀过的棕褐色痕迹。这是一件曾亲临太空的珍贵展品,2022年12月4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正是乘坐着它返回地球。
天和核心舱作为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展会现场,观众可看到天和核心舱1:1模型,感受“太空家园”的浩瀚。
参观者可以走进天和核心舱内参观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部
空间交会对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一项关键技术。没有它,就无法实现空间站“搭积木”式的组装建造和航天员的定期更换。被誉为“太空之吻”的对接机构这次展出了初样实验件。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被誉为“太空战甲”的舱外航天服也将闪亮登场。一件舱外航天服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近百种单机产品、数万个零部件,都要装到只有一件衣服大小的空间里,难度可想而知。
舱外航天服
此次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展期 50 天,主要展品还包括长征二号 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等模型、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器产品模型。
本次展览特别展出了由上海承担研制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模型、柔性太阳翼、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话音处理设备、神舟七号伴飞卫星等展品,向公众展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上海力量。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还负责参与研制了载人航天工程中空间站其他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
展期内还将举办多场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及航天文化传播活动,让公众进一步深入了解载人航天,参与支持载人航天,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追逐理想的热情。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叶 薇
图 片 | 徐 程
编 辑 | 陆佳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18: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