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象牙塔到田间:天津工大师生"沉"下去,让乡村故事"活"起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23 19:1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金秋九月,蜜桃飘香。9月23日上午10点半,正值第八个农民丰收节,在山东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公家万村村委会里,一场特殊的"电影节"热闹开场。说它特殊,是因为这里展映的5部影片,从策划到导演到摄影到剪辑,处处都有地地道道村民的参与,甚至有的作品还由村民亲自拍摄。

理论照进现实,学术研究有了“泥土味”

“做学问不能只在书斋里,真正的好研究要到生活中去找答案。”团队负责人赵鑫教授笑着说。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乡村文化振兴视阈下村民影像的地方性知识生产及传播研究》和国家社科项目《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地方性知识生产及传播研究》的主持人,他带领团队走出校园,在乡村找到了学术研究的“活教材”。

刚开始村民们还有些拘谨,觉得科研团队来了,是不是要“被研究”?然而,当村民们发现城里来的老师和研究生不是来“研究”他们的,而是要和他们一起“创作”时,整个氛围就不一样了。

项目团队没有采用传统的“专家拍摄、村民配合”模式,而是创新性地建立了“共创机制”。从影像工作坊的课程设计到拍摄技能培训,从选题策划到镜头拍摄再到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

“我们的目标不是拍出多么‘专业’的作品,而是要让村民通过镜头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找到表达的自信。”赵鑫教授强调,这种“参与式研究”方法让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乡村文化建设。

课堂搬到村头,知识在田野中“生长”

《远去的家祭》《公氏》《瀚林苑》《在桃园》《我和我的公家万》,这5部短片不仅是村民们的文化表达,也成了天津工业大学师生们最鲜活的教学案例。

“在城市里讲乡村文化,总觉得隔了一层。现在和村民一起生活、一起创作,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地方性知识'。”参与项目的研究生龙连飞说,这次田野实践让他对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象牙塔到田间:天津工大师生沉下去,让乡村故事活起来

《瀚林苑》

项目团队创新性地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与村民的互动中理解文化传承的真谛。这种“沉浸式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成果“接地气”,服务社会有实效

“做学问不能自说自话,要让研究成果真正惠及社会。”赵鑫教授表示,这两个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让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村民影像工作坊,村民们不仅掌握了现代化的文化表达工具,更重要的是在创作过程中重新审视和认识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内生式”的乡村文化振兴模式,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项目还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村民影像民族志”工作方法,为相关学科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实践支撑。目前,团队已经收集了大量田野资料,相关研究成果将陆续形成,为学术界贡献“中国智慧”。

象牙塔里开出“田野花”

“最好的学问是能够改变现实的学问。”回望一路走来的田野工作,赵鑫教授感慨颇深。从最初的理论构想到如今的实践成果,项目团队用行动证明了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可以实现完美结合。

从象牙塔到田间:天津工大师生沉下去,让乡村故事活起来

《在桃园》

村民公爱玲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想到大学师生这么'接地气',不仅教会了我们拍摄技巧,还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这样的话语,对于天津工业大学的师生们来说,比任何学术奖励都更有意义。

当象牙塔里的理论遇上田间地头的实践,当学者的思考碰撞村民的智慧,一朵朵“田野花”正在肥沃的大地上绚烂绽放。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胜利,更是教育服务社会的生动诠释。

未来,天津工业大学将继续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让更多的学术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光发热,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高等教育的时代答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津北方网讯:不久前,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上白峪村的“佛见喜”梨种植基地,脆甜多汁的酥梨获得了大丰收,套袋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大户郝卫东那阵子为了采摘、包装没少忙活。 跟
2024-12-01 00:30:00
龙凤科技小院:“象牙塔”和“泥土地”的双向奔赴
...学种植和养殖的新局面。驻扎科技小院的同学们,走出“象牙塔”、脚踩“泥土地”,通过开展零距离技术传播和社会服务工作,引导七星关区农民群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农民种养技能,抹平
2023-10-10 19:06:00
在“科技小院”,他们走出“象牙塔”,踏入“泥土地”,种出“富农花”
...截至目前,江苏共有科技小院34家,科技小院如何破解“象牙塔”与“泥土地”矛盾关键?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进行了探讨。把课堂搬到田地里,研究生成为“养殖明星”走进农技协联合行动主
2023-09-17 20:26:00
走出“象牙塔” 踏入泥土地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陈星宇 汪长幸日前,定远县桑涧镇富硒水稻基地里,“95后”返乡创业小伙陈光,正为母校淮南师范学院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学弟学妹们耐心讲
2023-08-25 02:27:00
...享与关注。据悉,学院参展作品由“袁孟辉名师工作室VR象牙塔团队”精心打造。近年来,该团队积极开展社会科研服务,先后完成了“2021中国南昌VR+文旅场景路演推介会”“江西省虚
2023-10-26 22:19:00
象牙塔里的“警察妈妈”
本文转自:新华社杜静,天津公安南开分局学府街派出所驻南开大学的社区民警,也是学生口中的“杜妈妈”。自从2020年开始担任驻南开大学社区民警后,她从“下社区”变成了“在社区”,工作
2023-04-21 22:20:00
科技下田地,增收添底气(人民时评)
...学素质,成长为当地的农业科技人才。科技小院连接了“象牙塔”与“泥土地”,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可用的种植养殖技术,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
2024-03-22 10:33:00
麦田上的毕业典礼“火”了 网友:身边的麦子就是他们的毕业论文
...小院遍地开花,12年的实践探索,一批批农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踏入“泥土地”。据悉,2024年共有5名硕士毕业生、20名本科生从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毕业。“如果让我用三个词语
2024-06-14 13:34:00
文艺宣讲师:让文艺走出象牙塔
...热爱和敬畏让我很受感动。”毛俊澔说,过去二十多年在象牙塔里学习音乐技巧和知识,像科学家一样创作音乐作品。但在青海化隆,他深受当地风土人情感染,转变了创作方式,创作出《秋风原上
2025-03-05 13:1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