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以色列不断对平民下手,让美国也无法再包庇,宁愿冒着得罪犹太人的风险,也要谴责以色列,与这种违反人道主义的行为划清界限,这可能是巴以冲突以来的最大转折点。
在国际社会的谴责下,以色列丝毫没有收敛,先后轰炸了加沙两个国际联络处,让加沙地带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之后又继续进行了轰炸,根据当地记者传回的消息,此次袭击规模是前所未见的,再加上人道主义救援进不去,难以想象加沙人民正在经历着何种水深火热。
在这之前,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以色列时,曾劝内塔尼亚胡不要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事实证明,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眼看以色列不给面子,美国也开始转变风向,美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出面,喊话以色列必须控制好对加沙地带的暴力袭击,不要走向极端,并要求内塔尼亚胡对实施暴力的人追究责任。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此外,美国还承诺道,要继续向以色列政府施压,并解决这一问题,风向变得比翻书还快,让人甚至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要知道,沙利文是拜登政府的首席智囊团,也是美国对外政策重要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曾参与过亚太战略、古巴危机和伊朗核协议等外交事务,说话是有一定分量的。这也是自这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第一次直接谴责以色列的行为,罕见程度,堪比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其实,在这之前,美国的态度就已经出现了松动的迹象。美国务卿布林肯之前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就表示以色列有权利自卫,但哈马斯不代表全部巴勒斯坦的民众,暗示以色列应该停止对加沙人民的集体性惩罚。同时,美国还追加了一亿美元的救援物资,用于帮助加沙和西岸的巴勒斯坦人。
所以,美国口风的转变,其实早在意料之中,而刚刚在联合国通过的决案,也成了美国转变态度的催化剂。几天前,联合国安理会在两次决议投票未果以后,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允许人道主义救援进入。最终,这项决议以120个国家赞成,45票弃权,14个国家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即便美国想阻挠也没有用。
【布林肯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连法国和新西兰都投了赞成票,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则选择了弃权,说明绝大多数国家现在站在了巴勒斯坦这边。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其他国家或组织联合起来,去阻挡以色列的行为,至少在联合国层面是合理合法的。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现在还要为以色列背书,就是站在了这120个国家的对立面,与以色列一道成为众矢之的。
此外,美国还得考虑到与其他中东国家的关系,以及这些国家对美国的态度。之前,阿拉伯九个国家发表了联合声明,指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实施“集体惩罚”,自从伊沙和解以来,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本就一落千丈,如果再因为以色列得罪整个阿拉伯国家,完全得不偿失。
所以,即便美国内心有一万个不情愿,也得出来表个态,与以色列接下来的行动划清界限,给自己挣点印象分,以防引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团结,不能再对中东分为而治,同时也害怕过度袒护以色列,失去盟友的支持。现在美国对以色列,已经有点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意思了,但要怪,也只怪以色列下手太狠。
【加沙平民地带遭袭】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沙利文表态的时候,将关注点集中在了极端主义定居者,所提到的地点重点也在约旦河西岸,其实还有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是话中有话。但也可以看出,面对眼下的烂摊子,美国的立场非常纠结,哪边也不想得罪。所以除了表态以后,我们还要看今后美国在动作上会作何反应。
更糟糕的是,以色列这边已经说了,在完全消灭哈马斯之前,是不会停火的。未来等着美国的,将是一个大坑。一边要援助以色列,但同时也得考虑盟友和阿拉伯国家的看法。但所谓双拳难敌四手,随着以色列下手越来越狠,美国的可操作空间也就越小,插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次表态,可能就是转折的开始,就看以色列能不能听得懂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