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徐润杰通讯员赵敏洪晓文易芯如
6月27日下午,国际合作蓝色青年科学家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本届论坛以“气候变化与可持续的海洋环境”为主题,旨在促进国际青年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公众对联合国“海洋十年”愿景及海洋前沿科学的认知和了解。据悉,论坛现场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召集青年科学家共同发起“海洋十年”青年科学家联络机制,并计划于“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设立联络办公室。
6月27日下午,作为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板块之一,国际合作蓝色青年科学家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本届论坛以“气候变化与可持续的海洋环境”为主题,来自中国、英国、韩国、泰国等国家的9位青年科学家围绕牵头或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及项目的经验开展专题报告,旨在促进国际青年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公众对联合国“海洋十年”愿景及海洋前沿科学的认知和了解。
本届论坛邀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Solheim)发表主旨演讲并提出四点呼吁:一是加强绿色科技的研发利用,重点做好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二是停止过度捕捞,尤其要为发展中国家渔业资源保护提供更多支持;三是推动绿色航运,亚洲是世界航运业的重点区域;四是推进深海勘探开发的国际海事司法合作,避免资源开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据了解,全球目前共有上百个“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或项目,其中有7个计划或项目派代表参与了本届论坛。作为各自项目的牵头人,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威廉·奥斯汀(William(Bill)Austin),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云涛,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朴英奎(Young-GyuPark),以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GEF/FAO河口项目办主任丛柏林,在论坛上分别与观众分享了他们所组织的“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或项目——全球海洋蓝碳十年计划(GO-BC)、海洋自然灾害防治与环境健康增值(MoNITOR)、北太平洋周至季节性预测、中国河口保护示范。
此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海岸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辛琨;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联合国“海洋十年”COASTAL-SOS海岸带项目科学家王桂芝,以及该项目的青年委员会成员、博士研究生卡尼塔·乌泰潘(KhanitthaUthaipan);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博士后、联合国“海洋十年”科学计划“第二次黑潮及周边海域国际合作研究(CSK-2)”青年科学家代表吴宝兰,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全球河口监测”青年科学家代表陈翀,也分别代表各自所在团队就“海洋十年”科学合作开展研讨。
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与会科学家一致认为,应尽快建立健全青年科学家联络机制,促进蓝色青年科学家跨机构、跨领域、跨专业、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不同计划和项目间的协同与配合,努力实现联合国“海洋十年”愿景。
论坛现场,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召集青年科学家共同发起“海洋十年”青年科学家联络机制,并计划于“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设立联络办公室。据悉,该合作中心于今年2月15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揭牌,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21: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