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11月5日讯“既然被我遇到了,就不能见死不救,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今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我一样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10月30日晚,在潍坊市樱前街虞河中,一名青年男子在水中挣扎,眼看就要没入水底,危急时刻,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教师张建利毅然决然跳入水中,勇救落水者,在确认男子并无大碍后,悄然离开现场。
当晚9点多,张建利在潍坊市出差期间,途经樱前街虞河桥附近时,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人从桥上跳进河里,紧接着传来“噗通”的落水声。“有人从桥上跳下去了!”听着桥上围观群众的惊呼,张建利来不及多想,第一反应就是下水救人。天色漆黑,水到底有多深?水下情况如何?张建利并不知道。
落水者离岸边有30多米,周边的热心群众及时递来了长布条,张建利将布条一头紧紧攥在手中,随即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用最快的速度向落水者游去。因为天色已晚,水的流速较快,对于水性不太好的张建利来说,无疑加大了救人的难度,一不小心可能两人都会遇险。
然而,距离落水者还有八、九米时,张建利的脚却被长布条紧紧缠住,导致他无法继续发力前行,只能不停地使劲蹬脚,挣脱布条。过程中,他连续呛了好几口水,也消耗掉了大量体力。
眼看离落水者越来越近,张建利尝试把布条扔过去,但没有成功。这时候的落水者已经明显体力不支,开始往下沉了。危急关头,桥上群众抛来一个救生圈,张建利奋力游过去将救生圈推给落水者。直到看见落水者将救生圈套在脖子上,他这才放下心来。
“由于体力不支,我只能躺着游,本想在离岸边十来米的地方,尝试踩到河底走回岸上,没想到水太深,只能又坚持游了六、七米,才触到河底。”上岸后,50多岁的张建利气喘吁吁,双腿不自主打哆嗦,并不断干呕,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在等民警确认落水者无碍后,张建利才悄然离开。
11月3日上午,学院召开优秀教师张建利见义勇为座谈会,副院长杨卫征参会并要求认真学习张建利老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传统美德和沂蒙精神,进一步加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并交流体会。“事后经过我家人多方打听,才知道他是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张建利老师,他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挽救了我们的家庭。”座谈会现场,被救者家属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张建利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寄送了感谢信和锦旗。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张建利用勇敢、无私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沂蒙精神,彰显了道德力量,诠释了新时代交通人的责任和担当。(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