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31 09:57:00 来源:新黄河

近期,电影《八角笼中》的热映,让综合格斗这项规则开放的搏击运动受到了广泛关注。一直以来,中国武术散打对格斗起到重要引领作用,不少职业选手都是散打运动员出身,比如亚洲首位UFC世界冠军张伟丽,比如名将李景亮、张美煊。

在济南城北的伯乐搏击俱乐部里,学散打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年龄跨度从4岁到18岁,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逆袭的通道并不宽广,当发现学习没有天赋的时候,习武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于向桐正在进行对抗训练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跟九年义务教育不同,习武少年的青少年时期伴随着训练、挑战、成败和运动伤病。创伤代言了少年的拼搏精神,汗水凝结成“未来”的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说,求武就是求学,更是寻找一条“出路”。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训练场

7月盛夏,雨季的济南开启蒸笼模式。14日当天气温达到33摄氏度,天气闷热,却迟迟不见雨来。俱乐部阁楼的训练场窗户大开,现场除了拳脚相向的击打声,只有天花板的吊扇和两台大功率空调扇嗡嗡作响。于向桐汗如雨下,觉得有些喘不过气。不久前,15岁的他刚刚获得2023年山东省武术散打男子锦标赛90公斤级冠军,与他对抗的是代景豪,今年16岁,同期斩获了85公斤级冠军。两人都是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散打队的队员,暑假期间在俱乐部继续训练。

一声哨响,对抗训练结束。王猛把戒尺一扔,上前示范:“散打是加分制项目,我们是要拿成绩的。赛场上,一定要动作清晰,看位移、听声音,打出效果来。”刻着《弟子规》的戒尺已经包浆,这是教练的教具,不过它不是用来“打手心”的,而是为了方便指点击打部位和得分点的。王猛是济南市散打搏击运动协会的秘书长,也是伯乐搏击俱乐部的主理人,这家成立20多年的俱乐部是济南市体校的选材基地,每年有上百个孩子来到这里,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尚武之风兴盛的鲁西南地区是热门生源地。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跟普通中小学生的生活不同,体校的日子称得上艰苦。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跑操,7点打扫宿舍卫生,8点上文化课;下午集中训练,晚饭后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时间。现在正值暑假,上午没有文化课,全天都要进行训练,“每周一、三、五的晚上休息,周天发一次手机,可以出校门。”代景豪11岁就开始练散打了,他记得自己刚来的时候“累得天天哭”,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同学吃不了苦回家。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俱乐部宿舍

训练场的墙面上印着醒目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的习武口号,防撞的软包墙纸已经斑驳。俱乐部的二楼是学员宿舍,要通过户外加装的铝合金楼梯才能到达训练场,透过台阶空隙可以看到孩子们晾晒的衣服,平时,除了在体校,他们吃住练都在这里。“最开始先练了4个多月的基本功,抱架、踢边腿、前后直拳,再练拳腿组合、打靶子。”代景豪觉得,体能训练最痛苦,越野跑、冲圈、力量训练,过程枯燥磨人,感觉没有尽头。

于向桐习武最初是为了减肥,“小时候可胖了,被俺爸送到河南的武校练了好几年‘套路’。”武术套路是一项不算激烈的运动,加上当时年龄小、调皮,于向桐没能减肥成功。现在的他又高又壮,“越野跑要从小清河旁边的训练场跑到黄河边上,每次我都是最后几名,教练就骑个自行车沿着黄河撵我们。”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场地训练

三兄弟

俱乐部里,大家习惯喊于向桐“于老三”,跟他一起练散打的还有两个哥哥:“于老大”于同博是堂哥,今年17岁,个子比于向桐矮一头,平时比较内敛沉默;亲哥“于老二”因为脚趾骨折正在菏泽老家休养。三兄弟都由于向桐的父亲于倦民抚养,也是受他的影响走上了习武之路。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老大这个孩子的身世比较坎坷,小时候遭遇家庭变故,不大爱说话。”于倦民回忆,2014年,于同博的生父去河南考驾照,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大雾天气,乘坐的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把车锯开才把人救出来。“当时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了,但之后没过几天,我弟弟还是走了。”于倦民找到弟媳,承诺一定会帮她把孩子抚养成人。

或许是承受不了生活的苦难,三年后,弟媳一声不吭地改嫁了,自那之后便鲜少出现。“我就想,要不让孩子们离开家乡这个环境,一起出去锻炼锻炼吧。刚好那时候老三比较胖,学习也一般,怕他在家里养成坏习惯。”

菏泽是“武术之乡”,尚武之风源远流长,于倦民首先想到把三兄弟送去武校。他以前也是练散打出身,没能站上赛场是少时的遗憾:“我很热爱这个项目,但当时年龄到了,在这一行没大有发展,就去参军了。”于倦民在部队工作了10年,转业之后成为一名公安民警,对散打的热爱依然没有消退,“我问他们对散打感不感兴趣,愿意的话我就给仨孩子一样的平台,受一样的教育。”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就这样,三兄弟开始了新的征程。“吃苦”是第一课,老大于同博刚开始训练的头几个月,曾经累得受不了偷偷跑回家,又被返送回来;老二在一次对抗训练中脚趾受伤,硬捱几天后去医院才发现是骨折。于倦民再心疼也不会表露:“受伤在所难免,我走过这条路,知道有多不容易。但也因为经历过,所以更知道现在吃的苦对孩子们以后是好事。”

除了侄子之外,弟弟还留下了两个女儿,再加上自己的两个孩子,于倦民总共要负担5个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生活压力非常大。但孩子是最重要的,他们还这么小,大人平时不花钱不买衣服也得把他们培养教育好。”

三兄弟中,老大和老二因为年龄限制,几乎没有站在赛场上的机会了,于倦民拿自己的经历激励他们:“好好训练把身体素质搞上去,体校毕业之后去参军当兵,部队对身体好的、有武术特长的也会优先考虑。”老三于向桐刚刚拿了省锦标赛冠军,于倦民很欣慰:“他还有比赛机会,所以对他的要求更加严格。我经常跟他说好好打,将来有希望把他培养成全国冠军。”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出路

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许锡振是济南市体校散打队的总教练,他开玩笑说,如果不练散打他可能会去当一名厨师。“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吃其他的苦。”从运动员到教练,20多年的散打生涯让他对这句话感受颇深:“每个孩子的天赋不一样,学习不好不代表脑子笨,他可能天生对运动更擅长。但不管选择哪条路,都要用十足的努力拼出未来。”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1999年开始,许锡振作为运动员拼搏了11年,拿过大小赛事的多个冠军,在省市专业队和国家队都训练过,“从来没有因为苦累想过放弃,唯一一次动摇是因为伤病,比赛之前还没恢复,怕影响状态发挥不好。”退役后,许锡振当教练13年,培养的队员也拿到了几乎所有青少年比赛的冠军。

而十几岁的孩子,对未来的想象只有模糊的轮廓。代景豪记得小学六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父亲看着他的成绩单叹气:“去体校吧,将来拼拼还能拿个运动员证。”伴随着无休止的训练和一次次比赛的成败,少年逐渐成长。拿到省锦标赛冠军后,代景豪的目标逐渐清晰:“我想继续打比赛,拿一级运动员证,考上海体育大学。”

王文聪是受武打片影响来练散打的,爷爷奶奶觉得这条路太苦,不如上学是正经事,王文聪很坚决:“我能适应,比起学习,训练更适合我。以后我想去当兵。”汪俊浩今年13岁,只练了一年散打,他在前不久的山东省锦标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学这个对上大学有帮助,平时训练很累很枯燥,但比赛拿到成绩的时候就全忘了,特别想继续练下去。”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拿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相当于一只脚迈入了大学校门。散打搏击有对口的专业,叫做民族传统体育,很多大学都设置了这个专业。”许锡振说,根据等级标准,体校优秀的学生,获得山东省锦标赛前3名可以申请国家二级运动员证,进入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前6名就能申请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今年,济南市体校毕业的学生们,有16位通过体育单招考上大学,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录取。“更优秀的学生可以被选拔进省市专业队,甚至还能去国家队打比赛。”

王猛说,大多数孩子练散打是为了多找一条出路,“干我们这一行的可能学习不好,但无论是品行、能力还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差的。”就他观察来看,除了进专业队和上大学,很多人在体校毕业后选择去当兵,也有人成为体育老师,还有人继续留在行业里,开武馆、当教练。

真实的“八角笼中”:农村孩子学散打,当学习没天赋,习武成唯一选择

王猛自己就是例子,年少时得过全省冠军,进入大学主攻体育专业,毕业后当教练,后来接手俱乐部,现在继续为专业散打运动队筛选培养后备人才。“冠军只有一个,这是武术和体育的魅力。但我觉得能在成长道路中经受住锻炼和考验,能够坚持不懈地长久去做一件事情,这种精神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睿 编辑:郑楚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活既是囚笼也是枷锁 放弃就是认命,争取就是垫脚石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带儿子看电影《八角笼中》生活既是囚笼也是枷锁 放弃就是认命,争取就是垫脚石最近,电影《八角笼中》火了,朋友圈很多家长都在热议,趁着周末,我也带儿子走进了影院。
2023-07-30 14:04:00
《八角笼中》——王宝强的“导演风格”
...大众面前。《消失的她》票房再创新高突破30亿大关,《八角笼中》口碑出彩后一步登场如今也直逼10亿。王宝强,站起来了。然而,《八角笼中》正值暑期档热映,明明口碑票房齐飞,却突然
2023-07-11 10:28:00
刘德华刘若英为王宝强电影唱主题曲,陈思诚为其出钱出力,\
作为导演的王宝强回归了,带着自导自演的最新电影《八角笼中》,势要洗刷处女作《大闹天竺》口碑翻车的前耻。而且靠着多年积攒的业内好人缘,他的“后援团”相当强大。《八角笼中》上映前夕连
2023-07-06 13:55:00
马蓉也能分一杯羹?王宝强的《八角笼中》亲姐姐表演惊艳,获众赞
王宝强的《八角笼中》票房和口碑齐飞,上映仅十一天就已经突破十四亿!有消息称马蓉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祝贺王宝强新电影大卖,还以女主人的口吻嘱咐王宝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众所周知,马
2023-07-19 22:31:00
“南十字星大奖”入围影片《八角笼中》展映,王宝强惊喜现身!
...月15日,2024中澳国际电影节“南十字星大奖”入围影片《八角笼中》在皮卡迪利-华莉丝电影院进行了展映和映后交流活动。据悉,ACIFF于11月14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南澳州首
2024-11-19 14:53: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刘诗麟最近,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八角笼中》正在热映。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把镜头对准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讲述了曾是格斗冠军的向腾辉带领苏木等几个山区孩子练习格斗,
2023-07-26 04:45:00
王宝强曾获金扫帚奖,不抛弃不放弃,时隔六年拍电影《八角笼中》
...《大闹天竺》请的都是大明星诠释电影当中的角色,而《八角笼中》请的都是实力派演员以及农村朴实无华的孩子们。王宝强在拍摄的途中数次落泪,农村的孩子们连半个馒头都不舍得浪费,在拍摄
2023-06-11 15:21:00
《八角笼中》票房突破9亿,王宝强带领孩子突出命运重围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影片《八角笼中》票房突破9亿。该片由王宝强导演,王宝强、陈永胜、史彭元领衔主演,王迅、张祎曈主演。 《八角笼中》是王宝强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用了
2023-07-13 04:45:00
成功绝非个人的努力,偷税明星屡禁不止,看《八角笼中》更懂珍惜
...未播作品换人拍摄,这其中的损失巨大。王宝强导演的《八角笼中》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个人的成功是很多人的努力和付出。生活不是一帆风顺,铺满荆棘,如何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是《八角
2023-09-18 15: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国庆假期,有人去外地奔赴“诗和远方”,也有人留在市区体验同样精彩的“诗和烟火”。新亮相的景点、新推出的互动活动
2025-10-02 07:47: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国庆中秋假期,健康护航不停歇。记者从我市各大医疗机构获悉,各医院对节日门急诊均作出安排调整,除了急诊24小时开诊
2025-10-01 07:41:00
青春华章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诵读“烽火家书”,致敬英烈坚守和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9月30日
2025-10-01 07:42:00
“丹青绘党情,墨韵颂乡兴” 主题艺术作品展开幕
南报网讯(通讯员杜巍记者朱旖旎)9月30日上午,“丹青绘党情,墨韵颂乡兴”主题艺术作品展在栖霞古镇·栖霞民艺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栖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
2025-10-01 07:42: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江景轩记者王茸唐婷婷)近日,江北新区一名金店店员成功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为市民挽回18万元损失。昨天
2025-10-01 07:4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一张纸质火车票
文|欧阳凝芳Z32次列车开始检票的广播响起,我合上书,从背包里掏出身份证。正要起身,书中忽然滑落一张纸片,轻轻飘落在脚边
2025-10-01 08:01:00
华商网讯 9月29日,陕西省疾控局发布假期健康提示:假期出行时应做好衣食住行方面的健康防护,阻断疾病传播,避免延误治疗
2025-10-01 08:10:00
声韵传情,共诵华章——振兴路小学成功举办经典诵读评比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高志斌 王笋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正值东昌府区教体局纵深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突破年”关键时期
2025-10-01 08:3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昨日下午,加拿大籍钢琴大师马克-安德烈·哈默林与鼓浪屿管委会正式签约,成为第9位鼓浪屿驻岛艺术家
2025-10-01 08:44:00
大皖新闻记者深夜探访“鸡排哥”摊位:略显疲惫,忙中有序不忘分享消防安全
大皖新闻讯 随着江西景德镇“鸡排哥”的爆火,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前往他的摊位旁消费“打卡”。9月30日,“鸡排哥”发视频祝大家假期快乐
2025-10-01 09:22:00
倒计时1天,免费入场!唐山南湖广场音乐会2日启幕
制作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师源
2025-10-01 09:24:00
3分钟学出行法律!“法润齐鲁・e起学”国庆竞答专场开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栾海明国庆假期出行高峰将至,为让公众在旅途中学法懂法,由山东省司法厅、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法润齐鲁・e起学”数字普法平台
2025-10-01 09:43:00
民建渝北区委会举办“我爱我的家乡”征文比赛
“我的家乡,是藏在时光深处的美好诗篇,每一处沃土都烙印着我的足迹,承载着无尽的温暖与眷念”。6月6日,在民建渝北区委会联合石鞋学校举办的渝北民建杯“我爱我的家乡”征文比赛活动颁奖现场
2025-10-01 09:56:00
赋能老建筑新生命:巴拉巴拉打造上海儿童友好亲子空间
上海华山路1731号百年洋房,坐落于上海市中心文化底蕴深厚、氛围高端的衡复风貌区域,承载着这座城市浓厚的历史与人文气息
2025-10-01 09:57:00
经纬人生:平凡中践初心
晨露未散,湖北襄阳襄州区的龙王镇街头小巷里已响起商贩们的吆喝声。袁升有挎着已经褪色的服务工具包,驻足于零售商户之间。他进入一间老年零售商户的玻璃橱窗前
2025-10-01 0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