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体育报
短道变花滑
速滑馆48小时内“大变身”
志愿者在赛前搬运防撞垫。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本报记者 田 洁
2月19日上午的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短道速滑馆,观众入口处没有了前几日的热闹,但工作人员入口却人头攒动。“十四冬”短道速滑比赛2月18日结束后,花样滑冰比赛将于2月21日在同一块场地打响,转场工作随即展开。
“短道速滑比赛是18日晚6点全部结束,花样滑冰的官方训练从20日下午开始,留给我们的转场时间不足48小时。”短道速滑馆馆长于洋介绍,“两个项目的冰面厚度不同,围挡不同,竞赛配套的场地设备也不同,需要重新搭建裁判员工作席,撤掉短道速滑的展板,搭建花样滑冰等分席等等。”
短道速滑的冰面厚度约为3.5至4厘米,花样滑冰冰面厚度要达4.5厘米以上,所以短道速滑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首先要将短道速滑比赛的围挡撤走,露出完整冰面,用浇冰车将冰面刮平,然后反复人工浇水逐层冰冻,才能达到花样滑冰场地的要求。与此同时,适用于花样滑冰比赛的围挡需待冰面平整后,搬上冰面扎紧绑带。“摆放围挡之前还需要保洁人员将围挡全部擦拭干净,要保证比赛用冰不能有一点异物。”于洋说。
这座位于海拉尔赛区的场馆于2019年全部落成,于当年2月就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之后又接连举办了短道速滑中国杯、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和短道速滑“十四冬”资格赛等,得到了大赛的检验。“这些比赛间隔时间较长,场馆转换没有压力。”于洋说,“今年1月我们接连举办了‘十四冬’短道速滑青年组和花样滑冰青年组比赛,顺利完成了短时间内场馆转换的任务,为我们保障‘十四冬’两个项目公开组的比赛积累了经验。”
(呼伦贝尔2月19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