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只需一把锤、一块布,加上随处可见的花草,简单的敲敲打打,就可以把植物的自然形状、脉络纹理和色彩留在布上——这种简单的染色技艺其实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植物拓染。6月9日,长沙砂子塘小学1908班中队开展以“敲染而至,繁茂生长”为主题的少先队员活动课,体验植物拓染的魅力。
此次活动邀请到乐湖南农业大学景观艺术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科教授刘丹现场指导。在刘丹的指导下,活动将美学与非遗相融合,运用构图设计的理念制作拓染作品。随后,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志愿者周佳乐展示非遗绘本,介绍植物拓染原理,亲身示范植物拓染流程。
认识大自然,首先从认识身边的植物开始。为准备拓染材料,少先队员们纷纷走进大自然找寻植物。“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雷旷达同学高兴地说。以“送给父亲的礼物”为创作主题,少先队员们发挥想象,构思作品,布置植物,“铛铛铛铛”敲打的声音此起彼伏。创作结束后,少先队员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中间我用了黄色的花,代表爸爸的样子,很阳光,他是一名警察。”肖皓轩同学介绍自己“徽章”形状的作品。
“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砂子塘小学1908中队班主任李如意老师表示,“大手牵小手”,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学子与砂子塘少先队员开展非遗课堂,帮助孩子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