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在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主要发展方向的大背景下,携手竞逐赛道的行业巨头们,其一举一动皆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吉利方面获悉,8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旗下全新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正式发布,“‘极越’品牌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向高端智能汽车量产迈出实质性一步”。
吉利与百度联手打造的“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迎来重要进展的背后,巨头携手角逐智能化赛道日益受到外界关注。最典型莫过于华为,在与赛力斯合作推出问界M5等车型后,其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等车企的合作亦颇受外界关注。
在行业人士看来,“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而在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迭代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车企主动或被迫与智能化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招银国际研究部副总裁白毅阳亦向记者表示,此种模式“有望成为主流”。
“极越”落地
在“隐身”近半年时间后,集度“更名”为“极越”的信息一经发布,就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吉利方面表示,“极越”寓意智能汽车的极致性能和智能化科技越级,致力于建立覆盖“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运营、用户服务”的全场景闭环体系,“为用户创造标杆级的高端智能科技出行体验”。
在业内看来,诞生不久的“极越”品牌,可看作吉利与百度携手合作的“2.0版本”,而“1.0版本”即是集度。
相关信息显示,集度是一家由百度发起成立,并由吉利战略投资的汽车机器人创业公司。公司于2021年3月正式成立,据悉,彼时百度占股55%,而吉利占股45%。
记者梳理发现,吉利、百度携手造车曾在汽车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双方此前打造的集度,即使用吉利SEA浩瀚架构进行新车的开发和研制工作。据悉,该平台是吉利历时4年研发,共投入180亿元,是具有高扩展性和灵活性的纯电架构。
在吉利SEA浩瀚架构之外,于自动驾驶领域深耕多年的百度,则从软件层面赋能集度。集度方面此前表示,其是行业唯一全栈应用Apollo自动驾驶“无人化”能力和安全体系的智能汽车品牌,这些能力经过集度重新集成和开发验证后,为普通用户带来多场景下的高阶自动驾驶体验。
梳理可发现,自2021年诞生后,集度也曾密集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如2022年8月召开集度首届汽车机器人生态伙伴大会,而在2022年广州车展上,集度携旗下首款汽车ROBO-01量产版亮相。
不仅如此,集度方面还曾对外公布过销量目标。按照其规划,其首批门店计划于2023年进军国内46个城市,初步完成销售网络的全国布局。集度相关负责人还曾宣布“2880计划”,即2028年集度将具备全年交付80万台汽车机器人的能力。
巨头联手“呵护”、造车“紧锣密鼓”,颇受外界关注的集度,为何在诞生两年多后“更名”为“极越”呢?
在白毅阳看来,集度“更名”为“极越”,“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其向记者进一步介绍称,通过上述操作,“让吉利走到台前,百度更多是做好智能化供应商的角色”。
白毅阳所言非虚,跨界造车者能否“跨越”资质门槛,一直备受行业关注,而近年来,造车资质审批收紧。2022年年初,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显示,新能源汽车生产委托方与受托方均需有生产资质,如此才能代工生产。
资质门槛“难越”,“变身”为吉利旗下全新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无疑有助于吉利、百度双方造车规划的加速落地,在外界看来,“极越”产品、理念等,与此前的集度变化并不大。
如在工信部日前公示的第374批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极越”名列其中,共有3款产品型号,被认为已具备生产资质。不仅如此,从品牌logo、外观设计等层面而言,“极越01”亦被外界认为就是此前的“集度ROBO-01”。
巨头联手
在集度“进化”为“极越”的背后,吉利、百度双方为何仍坚守“汽车机器人”这一产品定位呢?
在行业人士看来,“汽车机器人”定位或源于吉利、百度双方对汽车智能化前景的深度思考。集度相关负责人就曾在受访时反问,“为什么我们叫集度汽车机器人?是因为我们觉得当我们赋予了汽车非常强大的AI能力时,本质上汽车就是四个轮子的机器人,只是形态不一样而已。”
上述集度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最核心的变化是在智能汽车3.0时代,它变革的起点是汽车的驾驶权逐渐向AI转移,通过AI驱动整个汽车的进化。达到真正自动驾驶之后,汽车作为真正智能移动空间的属性就会被完整释放出来,就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此情形下,集度曾受到汽车行业广泛关注,尽管最终集度“更名”为“极越”品牌,“吉利+百度”这对融合了软硬件优势的组合,其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受到外界关注。
吉利方面也表示,基于全球领先的SEA浩瀚架构,发挥其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深度融合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负责生产制造智能化领先的汽车机器人,而百度“将继续以最领先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文心一言等AI技术能力,全面赋能‘极越’”。
业界普遍认为,当下的“极越”品牌,如同华为与赛力斯打造的问界,而集度则转变为融合百度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的汽车智能方案供应商。据财新报道,极越也对此回应称,“集度定位于技术供应商,极越是汽车公司,集度将专门为极越提供技术支持。”
在吉利、百度合作造车产生新变化之时,坚守“不造车”的华为,其与各大车企的合作项目,亦迎来最新进展。
8月7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微博上宣布,“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纯电轿跑将会第一个搭载HarmonyOS 4”,其同时宣称,“作为智选车的全新品类,它采用颠覆性的设计语言,带来突破想象的轿跑体验”,并表示该款车型将在本季度与外界见面。
而在余承东对外发布的车型图片中,“Luxeed”商标清晰可见,这被外界广泛认为是华为与奇瑞汽车合作的第一款车。此外,天眼查显示,华为申请注册多个“智界”“LUXEED”商标,国际分类包括科学仪器、金属材料等,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
“我们认为奇瑞与此前合作的赛力斯相比,在整车制造与销售方面有更强的技术与品牌积累,有助于奇瑞与华为分别集中资源实现整车设计制造与智能化的合理分工,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与销量表现。”信达证券分析师如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外透露与奇瑞汽车合作进展之时,华为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动向也备受市场关注。
多家媒体报道显示,在此前的8月1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Medium平台发文称,华为正和江淮汽车合作,共同开发售价100万元的问界MPV,该车预计在2024年二季度量产,销售目标是发售一年后达到约5万辆。
“目前来看,‘车企+智能化伙伴’的模式非常普遍,整个产业也在探索产业链模式,目前路线仍未确定。”白毅阳同时分析称,“如果行业竞争加剧,很多车企将更多依靠供应商,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车企+智能化伙伴’的产业格局有望成为主流。”
“但是如果行业竞争保持温和,车企将更多选择一体化自研路线,此类战略合作品牌的重要性将逐步降低。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前者。”白毅阳如此表示。
万亿市场
在行业巨头纷纷“合纵连横”的背后,汽车行业智能化赛道的发展前景日益受到外界关注。
“新能源汽车占比去年突破25%,今年突破30%,2025年大概率会突破50%,2030年预计会有90%以上的车辆是智能电动化的。”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日前表示。
招商证券研报此前认为,“汽车智能化势不可挡”,而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汽车市场将接近万亿元规模。
不仅如此,汽车智能化发展亦在政策层面受到支持,如智能网联汽车日前迎来新“国标”,行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看好。
7 月 2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 版)》,提出了2025年、2030年两个阶段的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今年以来智能驾驶相关文件陆续发布,进一步明确智能驾驶发展路线。新势力主机厂先后开放在北上广等地的城市NOA。合资厂商通过与自主品牌及新势力的合作,加速对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等领域布局。”东莞证券研报认为,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我们从成立那天开始就对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整车控制这几个模块进行研究。”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日前表示,零跑通过8年全域自研后,“现在也很乐意把这些能力对外输出,也是要形成未来零跑新的一种业务模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