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大水吞了赫尔松,泽连斯基告到国际刑事法院,普京“罪名”+1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6-08 11:23:00 来源:3号国际站

文/君剑

据俄媒报道,卡霍夫卡水电站发生大坝被炸事件之后,失控的洪水冲向下游,很快吞没了赫尔松地区,目前当地已经一片泽国,地方官员表示,赫尔松至少15000栋房屋被大水淹没了,目前救灾、疏散工作正在进行中。赫尔松官员指责乌克兰,认为基辅“造成大规模悲剧”。

大水吞了赫尔松,泽连斯基告到国际刑事法院,普京“罪名”+1

(被大洪水吞没的赫尔松)

不过乌克兰同样指责俄罗斯,外媒报道显示,泽连斯基已经向国际刑事法院(ICC)提出诉讼,他认为大坝爆炸事件是“生态灭绝”,因此,要求追究俄罗斯的“刑事责任”。

大水吞了赫尔松,泽连斯基告到国际刑事法院,普京“罪名”+1

(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为什么选择向ICC告状,因为他在联合国那边碰壁了。大坝爆炸事件发生之后,泽连斯基指责联合国,认为联合国没有作为,当地甚至没有出现联合国代表。而且,在事件发生当天,联合国还通过社交媒体,对“俄语日”表示庆祝。这让乌克兰很不爽,乌外交部指责联合国,认为联合国在大坝事件上“沉默不语”。

大水吞了赫尔松,泽连斯基告到国际刑事法院,普京“罪名”+1

(洪水失控直冲而下)

而ICC在前不久对俄总统普京发出了“通缉令”,理由是“战争罪”,还有“强抓儿童”。泽连斯基看到ICC的“表现”符合自己的期望,因此自然是找ICC告状了。如果ICC把炸大坝的事情也算在俄罗斯头上,则普京的“罪名”又要“+1”了。

大水吞了赫尔松,泽连斯基告到国际刑事法院,普京“罪名”+1

(普京)

然而俄乌双方都不是ICC成员,俄罗斯对于ICC的“通缉令”根本就不屑一顾。ICC没有在俄罗斯抓人的权限,也没有那本事,何况目标对象还是普京。俄罗斯很快就针对ICC的检察官卡里姆·汗发了“反通缉令”,后者就是签发“普京通缉令”的人。俄罗斯当然也不可能真的去抓他,但这是一种态度,就是说明俄罗斯的立场,ICC的“通缉令”对俄罗斯就是废纸一张。

大水吞了赫尔松,泽连斯基告到国际刑事法院,普京“罪名”+1

(被俄方通缉的ICC检察官)

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坝爆炸事件虽然导致大水吞了赫尔松的后果,但事情尚未有明确的结论,现在俄乌双方都是在指责对方炸了大坝。俄罗斯甚至认为,乌军是使用了西方提供的武器弹药,可能包括“风暴阴影”之类的武器,对大坝进行了远程精准打击。

大水吞了赫尔松,泽连斯基告到国际刑事法院,普京“罪名”+1

(联合国就事件举行紧急会议)

而美国也罕见在此次事件中保持低调,虽然美国强调“支持乌克兰”的立场,但是对于究竟谁炸了大坝的问题,美国也表示不清楚情况。而且,有美媒记者还向拜登政府“灵魂发问”——俄罗斯为什么要炸了大坝,用于淹没“俄罗斯的地盘”,并导致克里米亚供水也遭受危机?

大水吞了赫尔松,泽连斯基告到国际刑事法院,普京“罪名”+1

(赫尔松正在救灾)

就连“支持乌克兰”的美国,都不愿意明确表态,这也说明,此次事件事关重大,在调查清楚之前,是很难下结论的。泽连斯基向ICC“告洋状”,其实主要还是出于政治目的,但鉴于俄罗斯和ICC早就闹翻了,所以ICC除了再贴一张“通缉令”之外,恐怕也没办法干嘛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连斯基表示,自己没有观看俄总统普京的国情咨文,因为赫尔松当时正遭到袭击。资料图:泽连斯基。泽连斯基称,袭击导致该地区“21人受伤,6人死亡”。此前报道,普京21日向俄罗斯议会
2023-02-22 14:31:00
普京、泽连斯基前后脚去了顿巴斯!为了啥?
...斯总统新闻局4月18日披露的消息,此前一天,普京访问了赫尔松和卢甘斯克地区。也就是说,普京不仅仅去了算是顿巴斯一部分的卢甘斯克,还去了赫尔松州。普京乘坐直升机飞往赫尔松地区的
2023-04-20 11:21:00
特朗普憋了一肚子火,他拿普京泽连斯基毫无办法,只能自己生闷气
...与多位欧洲领导人的通话中表示,普京愿意从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撤军,以换取乌克兰从顿涅茨克全面撤军,割让整个顿巴斯。这一提议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想到普京愿意付出赫尔松和扎波
2025-09-02 15:22:00
普京、泽连斯基突访前线,新的攻势要来了?
来源:长安街知事俄总统普京突访赫尔松和卢甘斯克一天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现身顿涅茨克前线。克里姆林宫18日发布消息,普京于17日前往赫尔松地区和卢甘斯克地区,听取了军事指挥官有关
2023-04-19 14:08:00
俄乌开战后首次,普京的直升机降落在赫尔松,乌军反攻时间已定
...子大,现在俄乌前线还在激战,他却乘坐直升机,飞到了赫尔松前线。据克里姆林宫发布的声明称,普京乘坐直升机,飞往赫尔松前线,听取了多支部队主官的报告后,为前线将士送去了复活节祝福
2023-04-19 08:44:00
克里姆林宫:俄总统普京已到访赫尔松
...18日刚刚发布快讯称,克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到访赫尔松地区。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早些时候消息,克宫在一份声明中称:“弗拉基米尔·普京视察了‘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东方’国
2023-04-19 15:14:00
普京突访乌东前线 担心乌克兰“春季反攻”?
...斯总统普京的一个动向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普京“突访”赫尔松背后何有深意?当地时间4月18日,克里姆林宫发布消息称,普京访问了俄军控制下的乌东地区俄军总部。根据克宫公布的视频,身
2023-04-19 15:01:00
普京说俄方从不拒绝谈判 泽连斯基要求俄从乌全境撤军
...——据乌克兰内阁官网16日报道,乌总理什梅加尔当天在赫尔松召开的内阁办公会上说,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损毁导致赫尔松州、尼古拉耶夫州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近200个居民点、14
2023-06-19 15:07:00
普京:必须考虑如何结束这场悲剧
...信度非常低直新闻:乌克兰高官称乌军渡过第聂伯河,在赫尔松左岸取得突破;乌总统泽连斯基称乌军仅用无人艇就取得了黑海的主动权;英国路透社也报道乌军取得了重大进展。请问石先生,乌方
2023-11-24 13:4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消息,近日,荷兰发生一起涉中国公民交通事故。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025-10-29 21:52: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英国使馆网站消息,日前,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首相斯塔默涉华言论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近日接受采访时称
2025-10-29 15:01: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阿尔及利亚国务部长兼外长阿塔夫通电话
2025-10-29 20:49: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今天,中国驻札幌总领馆再次提醒领区公民警惕“熊出没”,加强安全防范。近来,日本野熊袭人事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
2025-10-29 14:29:00
利比亚紧急救援服务部门发布消息说,一艘偷渡船28日凌晨在利比亚西部城市扎维耶附近海域倾覆,造成18人丧生、18人失踪,另有92人获救
2025-10-29 13:33: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8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025-10-29 09:47:00
“福州—泗水”国际客运航线顺利启航
福州新闻网10月28日讯(记者 宋亦敏 通讯员 王蔚然 彭新建 江瑾婷)28日上午9时20分,搭载着136名旅客的MF8721航班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平稳起飞
2025-10-29 00:41:00
联合国、法国27日谴责以色列军方日前再次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维和人员的行动。以军承认投掷了弹药,但否认向联黎部队开火
2025-10-29 00: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通讯员 王子毅 记者 谢嘉迪)10月27日,厦航MF8661航班从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平稳起飞,标志着泉州至吉隆坡直飞航线正式通航
2025-10-28 07: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基于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的主角吴石保护下来的“末次资料”,到底有啥意义
2025-10-27 16:27:00
东航恢复中印航线:上海浦东⇌德里航班11月9日开飞
@中国东方航空 介绍,11月9日起,东航将开飞中国上海往返印度德里航线,由空客A330-200宽体客机执飞,每周三、六
2025-10-27 14:41:00
两架美军机在南海相继坠毁
据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发布消息,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2点45分左右,美国海军一架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 - 60R“海鹰”直升机
2025-10-27 14:07:00
政府“停摆”持续 美低收入人群食品援助将于11月1日停止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农业部在其网站上发布通知称,美国联邦政府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将于11月1日停止。美国农业部称
2025-10-27 13:37:00
记者当地时间25日获悉,在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对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及其家人、哥内政部长阿曼多·贝内德蒂实施制裁后
2025-10-26 04:48:00
法国媒体日前报道,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遭劫后,已将部分珠宝藏品转移至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金库内存放。法国RTL电台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
2025-10-26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