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高能武器的“超级电能弹夹”实现技术突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30 11:53:00 来源:科技日报

高能武器的“超级电能弹夹”实现技术突破

张涛教授与部队官兵进行研讨。 受访单位供图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智慧军事能源团队最新研制的混合储能系统样机,连续实现了混合储能系统联合优化技术突破、高质量电压控制技术以及快速自生热技术突破,并在某高能武器研究所通过了功能测试。

◎张照星 朱梦莹 本报记者 张 强

四四方方,通体用钢板密封,一角有数个接线端口,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实验室角落里的几个军绿色的柜子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绿皮柜’是我们最新研制的混合储能系统样机。”该院智慧军事能源团队负责人张涛教授说,“相比于传统电源系统,它们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率和能量密度显著提升,能充分满足某高能武器发射时的脉冲功率与能量需求,堪称高能武器的‘超级电能弹夹’。”

在该团队的努力下,这些混合储能系统样机连续实现了混合储能系统联合优化技术突破、高质量电压控制技术以及快速自生热技术突破等,并在某高能武器研究所通过了功能测试。

“有了它们,我们就能为高能武器的全气候机动化作战提供重要支撑。”张涛说。

让研究落地生成战斗力

未来的战争必然是高科技战争,以高能武器为代表的新型高科技武器装备对电能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

时间回到2021年9月,在全军前沿能源技术培训会上,一位专家介绍了高能武器的电能保障需求——部分高能武器的用电具有典型的大功率脉冲特征,需要实现全气候宽温域稳定运行目标。

专家的介绍让智慧军事能源团队助理研究员周星敏锐意识到,当前高能武器的电能储存方案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新型武器装备体系正快速发展,我们的新型能源保障技术能否运用其中?”基于这样的想法,周星立即向张涛提出研究某高能武器储能方案的建议。

然而,由于这项工作没有任何科研经费支持,也没有现成的研究方案,周星并没有说服张涛的把握。可没想到张涛听后异常兴奋:“电能是高能武器的‘弹药’。我们就是要多做这些服务备战的科研,多做能够生成战斗力的工作。没有经费支持,我们就自己想办法!”

在团队支持下,周星立刻牵头成立了课题组,并与某高能武器研究团队建立了联系。

经过多次沟通交流,他们发现该类武器当前所用的储能系统确实存在体积重量偏大、温度适应性不强等现实问题。传统单一类型电池的能源保障模式难以满足新型武器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要求,会限制其机动化作战能力。

这让团队陷入了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储能系统能满足高能武器电源在小型化和宽温域方面的使用需求呢?

于是,课题组开始对数十种电池和电容器件进行大量测试。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他们提出了“具有快速自生热功能的混合储能系统”的研究路线,可实现整个系统的小型化和宽温域运行目标。

探寻全气候混合储能技术

随着系统研发“蓝图”的逐渐明朗,课题组的这些年轻人铆足了劲,在系统研发之路上全力冲刺。

如何兼具高峰值功率密度与高能量密度,如何稳定瞬时大功率脉冲冲击下的总线电压,如何提高系统的宽温域稳定运行能力,成为摆在团队每个人面前的“三座大山”。

“勇开新路才能杀出血路,科研创新是等不来的。”张涛鼓励大家。

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型、优化和验证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分析与建模工作,为此,团队通宵达旦地开展实验测试,确保测试不中断。

团队成员黄旭程承担了解决电路拓扑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关键问题的研制任务。

“能不能使混合储能系统输出电压在大功率冲击下依旧保持稳定?”某高能武器研究团队提出了许多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棘手问题。

为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黄旭程做了大量仿真和实验,分析了电压波动机理,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抑制策略,完成了混合储能系统高质量电压控制技术研究工作。

团队成员宋元明此前一直从事着微电网系统相关研究,而针对混合储能初级电源系统的研究需要深入到器件层面,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较大挑战。为了完成好研究任务,他恶补实验测试、参数辨识与模型仿真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最基本的测试程序编写做起,一步步掌握了从测试建模到仿真控制的各项研究手段,出色完成了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与管理控制的联合优化工作。

周星牵头研制方案和项目推进,常常在深夜拉着大家研究解决技术问题。经过反复的仿真优化、实验验证和研讨分析,他们最终确定了样机制造最可行的方案。

目前,混合储能系统样机相较原有系统,体积和重量均降低25%以上,在-40℃的极低温环境下混合储能系统样机能实现快速冷启动,大幅降低了作战准备时间。

精益求精实现性能优化

电脑屏幕荧光闪烁,每跳出一个数据,周星便迅速记在本子上,攥笔的手指因过于用力而变得发白。

“最大脉冲输出功率达标!满电状态连续发射脉冲数量达标!”当屏幕上的数据指标显示出来,周星把手高高地扬起,向旁边的同事大声报告着喜讯。

今年3月,第一代全气候混合储能脉冲电源样机与某高能武器系统顺利完成了联调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标准。这意味着经过团队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研制方案终于顺利落地。

试验取得的成功极大鼓舞了团队,同时也成为他们下一步研究的动力。

“新型模块化组合式电路拓扑、快速功率分配控制技术、电磁防护技术等,都将成为未来高能武器小型化改造和大功率应用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我们要在优化电路设计、扩展控制功能、提升抗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迈出多模式高功率密度变换器研制的第一步,这是全气候混合储能系统的先导工程。”任务总结汇报中,黄旭程向大家介绍了全气候混合储能系统研发方案的思路。

“只有突破了先进电能储存技术,才能确保新型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用得上、用得好。”周星说。

“战场要打赢,我们的武器保障能力绝不能拖了后腿,只要是军队需要的技术,再难也要攻克。”张涛介绍,目前团队正在现有混合储能系统样机的基础上加紧研制下一代全气候轻小型混合储能脉冲电源系统,以此提升高能武器的环境适应性和机动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如今,智慧军事能源创新团队正在创新之路上全力奔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3: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绝地潜兵2武器推荐 新手武器选择哪个好「多图」
...:霰弹枪2、武器特性:轻甲穿透3、武器效果:伤害高,弹夹容量低,后坐力不强。二、P-19救世主1、武器类型:手枪2、武器特性:轻甲穿透、单手操作3、武器效果:伤害一般,但是弹
2024-03-17 13:07:00
穿越火线的死神为什么很少人用
...的跳跃能力。只有手持该武器下才有效果。4、特殊属性弹夹容量:38/114弹夹容量:50/157(生化模式)价格:88800CF点三
2023-01-19 23:10:00
...会表示,在恐袭现场发现4套战术背心、500多发子弹和28个弹夹、2支袭击者使过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在布良斯克州逮捕嫌疑人时,在一辆雷诺汽车中发现并缴获了一把马卡洛夫手枪和一
2024-03-24 23:29:00
《全境封锁2》废王者武器介绍
...绍。全境封锁2废王者是什么武器枪械属性属性:射速650弹夹30有效射程31突击步枪伤害+15%生命值伤害+21%天赋:完美停搏对带有脉冲效果的敌人造成20%额外武器伤害。击杀
2023-11-30 21:14:00
一款制作精良的俯视角战术射击游戏
...还可以改装枪械,自定义人物外观。游戏中的子弹都是以弹夹为单位的,无论你是否打完一个弹夹换弹都会消耗整个弹夹的子弹。大家都喜欢的摸尸环节也被保留了下来,玩家可以搜刮死掉的敌人,
2023-02-18 00:02:00
电磁炮发射到底有没有烟火?答案让你意想不到!
...场。在放电阶段,电流源关闭,线圈内存储的磁能转化为电能,形成瞬时的电流脉冲,电流通过炮弹上的导线产生瞬时的强电磁力,推动炮弹加速。在弹道阶段,炮弹离开线圈后,不再受到电磁力的
2023-12-04 09:51:00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牵头制定的首项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称“国网河南电力”)牵头编制的国际标准IEC TS 63222-2《电能质量管理 第2部分: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正式发布
2023-11-23 10:52:00
...新能源的大比例上网,对目前电网运行安全、调节能力、电能质量等带来极大的考验,目前凸显出来亟待需要通过技术发展和创新解决的突出问题。 1、弃风弃光问题: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不稳
2023-07-13 05:07:00
电磁弹射vs电磁炮:令人惊叹科技原理,磁铁的真实威力究竟有多大
...推动三个阶段。在充电阶段,电磁炮通过外部能源输入将电能储存到电容器中。在放电阶段,电容器释放储存的电能,通过线圈产生巨大的磁场。在推动阶段,炮弹被置于线圈内,由于感应电动势的
2024-02-02 10:1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佳恒:以“智”提“质” 产值已超去年全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湖北佳恒科技以智能化改造与自主研发双轮并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12 19:27:00
西电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3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遴选结果。学校《“西电智评”——数智赋能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2025-10-12 13:56:00
见证首次无动力帆船环越南极,飞利浦鹅卵石Pro剃须刀以科技实力硬核护航,净护随行
2025年10月10日,人类首次帆船环航南极之旅于上海白莲泾旅游码头启航。由国家海洋公益形象大使、中国航海科普大使、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
2025-10-12 13:35:00
“电力工程号A星”今日出征
2025年10月12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电力工程号A星”的出征仪式。公司及合作单位的领导和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2025-10-12 11:56:00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我国新型单光子探测器量产落地
大皖新闻讯 日前,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以下简称“深度制冷单光子探测器”)
2025-10-12 10:52:00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丨浪潮智能终端“超高清+AI”解锁场景新玩法
漫步浩瀚太空,秒回侏罗纪时代,与科幻机甲同框……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九州神韵”的XR拍摄专区,小学生李安安兴奋地“穿越”在异时空中
2025-10-11 10:21:00
近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疾控卫监部门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某美容院将普通的高频电灼仪包装为“黄金微针”项目进行推广。这类看似创新的营销话术
2025-10-11 12:36:00
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李自曼)近期,多家险企推出1年期的短期重疾险产品。同样保额下,传统重疾险保费动辄千元甚至上万元
2025-10-11 13:55:00
滨州移动织就“数字救援网”,赋能红十字演练通信零死角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拉开帷幕
2025-10-11 14:44:00
看点十足!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变身“AI嘉年华”
当碳基生命的创造力与硅基生命的智慧力深度融合,将迸发出怎样的“AI+”可能?2025年10月10日—10月12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召开
2025-10-11 15:31:00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10月11日上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的主旨演讲
2025-10-11 15:31:00
北京apm多重活动焕活国庆长假新体验,解锁假日新乐趣!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apm以“沉浸式假日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互动活动、热门IP联名快闪与专属会员福利矩阵,为王府井商圈注入鲜活动能与浓郁假日氛围
2025-10-11 15:41:00
山东乐陵:“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
位于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扒鸡生产车间内,老师傅王强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盯着油炸锅、凭经验调节火力
2025-10-11 16:03:00
近日,张家口农商银行钟楼北小贷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一场针对光大新天地商城内各商户的专项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商城内各类商户的经营状况
2025-10-11 16:20:00
易生支付:智慧支付护航国庆文旅消费 赋能区域商业活力升级
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呈现旺盛活力。易生支付凭借高并发交易处理、全渠道聚合支付、实时资金清算等核心技术能力
2025-10-11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