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十堰科学治沙护水脉 绿色产业富乡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23 10:48:00 来源:十堰广电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王凯 郑威)6月17日,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来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市以科学治理破解“地球之癌”,在履行守水护水国家使命与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交出了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亮眼答卷,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十堰科学治沙护水脉 绿色产业富乡村

一、源头守护:筑牢国家水脉生态屏障

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是丹江口市肩负的政治责任。曾几何时,江北逾7万亩石漠化土地如生态溃疡,尤以石鼓镇“火焰山”区域为甚——岩石大面积裸露,暴雨冲刷沟壑纵横,年水土流失量达11.79万吨,泥沙直侵丹江口水库,严重威胁水质安全。面对日本专家“不适宜造林”的断言,丹江口林业人以“石缝栽树”的创新魄力破局:造林队长徐泽成独创“挖窝、移土、砌石”三步法,配合“三提一踩一扶正”栽植技巧,将苗木成活率从30%提升至85%;石鼓林业站朱辉升研发的“虹吸滴灌节水装置”获国家专利,一桶水可满足苗木20天保湿需求。

十堰科学治沙护水脉 绿色产业富乡村

历经30年治理,“火焰山”变身“花果山”:重点区域植被覆盖率达70%,累计栽种侧柏、柑橘等180多万株,年保土11.79万吨、保水73.79万立方米,有效拦截泥沙入库。如今丹江口库区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标准,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好水”水源地,昔日威胁水源的生态区“溃疡”已蜕变为守护国家水脉的“绿色肺叶”。这一实践印证了荒漠化防治对水源地保护的关键作用。通过植被恢复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能从根本上保障水资源质量与供应安全,为全球同类地区提供重要范本。

十堰科学治沙护水脉 绿色产业富乡村

二、兴业富民:激活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丹江口市创新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培育”联动路径,将石漠化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石。在生态修复领域,实施坡改梯工程造出1.2万亩基本粮田,项目区农民粮食自给率提升至90%;推广5000余口沼气池和节柴灶,年节约薪柴1.5万吨,从源头减少林木砍伐。

引导发展特色经果林:石鼓镇“火焰山”片区建成8000亩柑橘、6000亩石榴基地,玉皇顶村柑橘专业合作社年产达2500多万公斤,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6万元,较治理前增长3倍。“经果林套种牧草”的生态循环模式更实现产业效益翻倍——建成2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圈养黄牛1500头、山羊3000只,年增收500多万元,形成“山上有林、林下有草、草中有畜、畜下有肥”的良性循环。治理工程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3万个,吸引青年返乡。徐泽成造林队培育出200多名“乡土专家”,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的同频共振。

十堰科学治沙护水脉 绿色产业富乡村

这一模式揭示了荒漠化防治的多维价值。通过‌科学规划能将荒芜土地转化为发展引擎。发展特色农林业和循环经济,不仅能修复生态,更能显著提升农民收入,为全球荒漠化地区破解生态与发展困局树立标杆。

三、丹江口模式:治沙护水兴业系统协同

丹江口市治沙奇迹的核心,在于“组织引领+科技赋能+群众参与”的系统创新。成立石漠化综合治理办公室,统筹多部门构建协同治理体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四制”管理,确保8740万元整合资金精准使用。

十堰科学治沙护水脉 绿色产业富乡村

科技赋能贯穿治理全程: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形成包含12项实用技术的治理体系,从苗木种植到生态循环产业,为治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群众参与是成功关键:通过算清“生态账”与“经济账”,发动群众投工投劳20余万工日。黄川村村民汪明朝的柑橘从“沾尘滞销”到“年售3万斤”,正是群众从观望者变为参与者的生动写照。

十堰科学治沙护水脉 绿色产业富乡村

从日本专家眼中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的“生态银行”,丹江口市以“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林业精神,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治沙-护水-兴业”的实践路径,既为南水北调工程筑牢生态屏障,又让群众端稳“生态饭碗”。在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之际,丹江口市的成功经验证明:通过科学规划、多方协同、科技创新与群众参与,完全能够实现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这一可复制的“丹江口方案”,正激励全球更多地区加入防治荒漠化行动,共同守护地球家园,迈向生机勃勃的绿色未来。

编辑:霍雅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应龙:科学治沙蹚新路 绿色浸染毛乌素
...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西安6月12日电 题:张应龙:科学治沙蹚新路 绿色浸染毛乌素新华社记者付瑞霞、姜辰蓉、邵瑞夏雨初霁,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陕西省神木市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6
2024-06-12 18:02:00
本文转自:十堰日报通讯员 周宗华 “深山里养殖的黑猪,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我们专程从武汉跑这里来买呢。”1月2日一大早,郧阳区五峰乡彭家湾村特色养殖户彭华文“跑山大黑猪”养殖场里
2023-01-09 08:02:00
...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提出“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闻令而动,全力以赴。新疆把补齐285公里“缺口”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2024-12-16 07:07:00
...林海,这足以令世界称奇。一年年种树,一天天护林,从治沙、种树、护林,到通过沙产业致富增收,白芨滩治沙人的精神雨润无声,给新时代发展征途带来一抹亮色。厚重的护林服,黝黑的皮肤,
2023-04-19 06:54:0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
2024-06-07 15:24:00
从“沙窝子”到“聚宝盆” 墨玉县防沙治沙工作火热进行中
在新疆墨玉县喀瓦克乡墩库勒村企业防沙治沙点位,一场“绿色战役”正火热进行。河南全林有限公司通过科学治理、产业带动,正将该村的1.27万亩沙地变为孕育防沙“金宝”的沃土。目前,该公
2025-05-12 00:20:00
中国生态大省青海的绿色之变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治沙成效柴达木枸杞产业贵南县农田防护林 海南藏族自治州草方格治沙河岸绿化黄河两岸绿意浓 姚占山“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
2023-06-26 08:42:00
用青春践行绿色使命
...浪县北部,绿色在沙漠中延伸。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代表郭玺。古浪县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郭玺测量树穴浇水深度。郭玺在直播带货。本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2024-05-03 03:58:00
乔亚群代表:加强沙化和荒漠化土地治理 不断厚植柴达木生态绿色底蕴
...化土地治理面积142.72万亩,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防沙治沙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在持续加强封禁保护方面,高质量建成7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不断完善封禁保护设施,稳定管护队伍,
2025-03-09 12: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