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类的探测器为何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30 10:05:00 来源:魅力科学君

我们知道,木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这颗行星应该就是一颗由气体构成的行星,所以如果有人问起,人类的探测器为何不登陆木星?一个常见的说法就是,像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并没有固态结构,所以就登陆不了。

人类的探测器为何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

然而气态巨行星其实并不是指“全部由气体构成的行星”,而是指“不以岩石或者其他类型的固态为主要成分、没有确定的固态表面的行星”,所以这方面来讲,气态巨行星的内部也是允许拥有固态结构的。那木星内部到底有没有固态结构呢?其实这是可以探测得到的。

例如我们可以让探测器在飞越木星时持续地发射无线电信号,在此过程中,探测器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会因为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而出现微弱的多普勒频移,如此一来,我们就只需要大量对比探测器的理论轨道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就能据此构建出木星的重力场模型,进而推测出木星内部的质量分布。

人类的探测器为何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

根据已知的探测数据,木星内部应该存在一个岩石质的固态内核,其质量约为地球的12倍至45倍。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想:假如给探测器装上一个降落伞,让它慢悠悠地向木星深处飘落,当它降落到这个固态内核的表面时,就可以算是在木星上登陆了。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还是有点合理的,毕竟只要降落到固态结构上,就可以算是“登陆”了。那人类为什么不愿意这样做呢?其实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实际上,在过去的日子里,还真的有一个人类的探测器通过这样方法去探测木星的内部。

这个探测器就是“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它携带了一个名为“大气探测器”的子探测器,其目的正是进入到木星深处,去获取那里的实地探测数据。

人类的探测器为何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

“伽利略号”发射于1989年,并于1995年抵达木星,它携带的“大气探测器”于当年的12月成功分离,随后一头扎进了木星的大气层。由于木星引力的加速作用,“大气探测器”的速度最高达到了48公里/秒,如此快的速度,使得它与木星的大气发生了剧烈的相互作用,并因此受到高温的炙烤。

不过在隔热装置的保护下,“大气探测器”并没有被烧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它利用木星大气形成的阻力不断地为自己减速,当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它打开了自己的降落伞,进而缓缓地向木星深处飘落。

人类的探测器为何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

可以看到,“大气探测器”的动作与前面我们提到的想法是一致的,那这个探测器最终降落到木星固态内核的表面,进而实现了在木星上登陆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当它在木星大气层中下降了大约160公里的时候,其信号就永远地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随着深度的增加,木星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也会不断提升,当“大气探测器”下降了大约160公里的时候,其受到的压力已经相当于大约23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也达到了153℃左右,在这样的环境中,它的信号发送装置就已经无法工作了。

需要知道的是,木星的平均半径大约有69911公里,与之相比,160公里根本就不算什么,而随着深度的增加,木星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也将逐渐变得离谱。

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下,连氢也被压成液态,而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增加,甚至还会将氢原子的电子挤压出来,而在这种状态下的氢,就具备了像金属那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也被称为“金属氢”。

人类的探测器为何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

根据科学家构建的木星理论模型,木星最外层是气态的物质,下一层则主要是液态氢,再往下则是“金属氢”,最后才是木星的固态内核。

仅仅是在“金属氢”这一层,其压力就有大约200万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也有上万摄氏度,而在木星固态内核的边界,其压力则高达大约3000万个标准大气压,温度则可达到大约3万摄氏度。

显而易见的是,以我们人类目前的科技来讲,想要制造出能够承受如此的温度和压力的探测器,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我们不难想象,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用不了多久,探测器就会因为高温高压而分崩离析,并最终成为木星的一部分,而这也正是“大气探测器”的遭遇。

人类的探测器为何不登陆木星?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

总而言之,对于“探测器登陆木星”这种事情,人类并不是不愿意,而是真的登陆不了,或许在遥远的未来,当人类的科技发展到足够高的时候,人类才可能将其变成现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像木星这样的气态行星内部有什么
...经通过伽利略号和朱诺号这两个专门用来探测木星的行星探测器,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木星的详细信息。不过木星内部究竟有什么,木里内部的结构如何?科学家们至今都不是很清楚,只能根据目前所
2023-01-10 12:35:00
木星是气态行星,如果人类用航天器强行登陆,最终会降落到哪里?
...时间,为了探索木星更多的奥秘,科学家还发射了专门的探测器,从20 世纪 70 年代起,人类先后发射了先驱者 10 号
2024-06-26 15:10:00
木星是气态行星,如果人类用航天器强行登陆,最终会降落到哪里?
...离的看到了这颗太阳系内的巨星。2011美国又发射了木星探测器——朱诺号,随着朱诺号任务的结束,木星的面纱被彻底的揭开,原来在木星上存在着比地球强大十几倍的磁场系统。 地球依
2024-05-31 16:31:00
人类想要登陆木星,需要克服什么困难?木星风暴足以撕裂一切
...对未来的探索任务带来了挑战。随着人类不断向火星投送探测器和人类任务,废弃物的累积不仅会占据宝贵的空间,还会对飞行器降落和人类活动的安全性构成威胁。此外,废弃物可能会干扰科学实
2023-09-27 15:34:00
宇宙那么大,探测器如何准确飞向目标?是靠什么辨别方向?
...地球转动,不需要辨别方向,但还有一些人类探索宇宙的探测器,比如登上月球或者是探测火星的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怎么能保证自己不迷路呢? 太阳系看起来是太阳和八大行星占据了主要的空
2024-05-29 09:34:00
金星和火星,都是地球的邻居,为什么科学家只探测火星?
...就陆续向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四颗行星发射了20多次探测器,但由于“天时不济”,只有火星的探测器频频返回数据。最近一次上演的火星探测大片,就是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024-06-04 09:53:00
太阳系和地球生命,仿佛被精心设计过?科学家:有这种可能性
...阳系,曾经在46年前,科学家向太阳系外发射了旅行者1号探测器,发射这个探测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飞出太阳系,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奥秘,这么多年过去了,旅行者1号探测器并没有完全飞出
2023-01-20 06:00:00
蓄势待发 欧空局探测器欲揭木星系奥秘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木星冰月探测器”工作想象图 近日,欧空局发布消息称,该局将在今年4月使用阿里安5大型火箭发射“木星冰月探测器”,以揭开木星系更多不为人知的奥秘。那么,“木星冰
2023-02-23 01:54:00
作为一颗气态行星,如果我们尝试登陆木星,会发生什么?
...具备燃烧的条件。 虽然几十年来,我们发射了很多木星探测器,但它们都只是环绕器而已,围绕木星拍了很多照片,对于木星内部,尤其是木星核心,基本上还是一无所知的状态,最近的气态巨
2024-10-08 10: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实习生赵韵涵)11月2日,秋天的阳光洒在玄武湖畔,位于金陵STYLE浪漫中心的2025南京文学书集又开始了以书香迎客的一天
2025-11-03 07:37:00
“心”生欢喜,“耳”目一新 18名西藏患儿在宁成功接受手术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他从没在学校的体育场上自由奔跑过,是南京的医生帮他重拾自信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苏超”,正为城市招商引资打开“超”链接。11月1日晚,在上海月星环球港举行的“我在上海看苏超”足球嘉年华上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朱静)11月1日,参加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的艺术家们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
2025-11-03 07:38:00
猛德大叔与江西的情缘
在帕米尔高原上颠簸4个多小时,终于,在一片开阔的牧区,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正帮老乡寻找走丢的牦牛
2025-11-03 07:0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第三届“AI(人工智能)+公共治理”学术研讨会10月3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探讨主题之一是大学怎么培养能适应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2025-11-02 08:11:00
92岁老人将厨房打理的像咖啡屋 孙女:爷爷一直爱整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南昌高女士拍摄了爷爷家的厨房并上传网络,干净整洁的厨房引起广泛共鸣,数百万网友观看、十多万网友点赞
2025-11-02 10:32:00
东南网11月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2025)上,由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曾永毅教授团队主导完
2025-11-02 11:08:00
二十公里暖心守护!大学生热心助人获市民表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向湘)10月31日,武汉城市学院收到一封来自热心市民潘萍女士的表扬信,信中讲述了该校2024级工商管理1班张奥文同学在勤工俭学途中主动救助事故受伤女生
2025-11-02 12:37:00
展民企风采 绘时代华章 “青岛企业家日”主题摄影书画展盛大启幕
鲁网11月2日讯金风送爽,山海礼赞。在青岛市第五个“企业家日”到来之际,“展民企风采·绘时代华章——企业家风采主题摄影书画展”于11月1日在青岛隆重开幕
2025-11-02 12:39:00
驿站内,调解员一番耐心开导,两位因楼道堆物产生矛盾的居民终于解开心结,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玉园南社区在邻里驿站内设立调解室
2025-11-02 12:57:00
一位八旬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11月1日在楼下晒太阳时不慎离开小区后迷路。幸好在街头被原先所住小区的邻居认出,及时联系了网格员
2025-11-02 12:57:00
家长接孩子途中,在街头遇到“扫码送文具”的地推活动。虽然当场领到了文具,但随后几天却频繁接到培训机构推销课程的电话。11月1日
2025-11-02 12:57:00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见习记者 陈阳阳)怀着以文会友、增进友谊的诚意,来自中国、俄罗斯、肯尼亚、法国
2025-11-02 13:21:00
西北大学校友辛周平获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近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25)正式公布了各类奖项的获奖名单。西北大学1978级校友辛周平被授予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2025-11-02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