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盛夏来临,酷暑难耐。在长宁区芙蓉江路靠近仙霞路的一处上街沿,南区供水管理所芙蓉江站自费为户外工作者们打造了“爱心冰箱”,大家可以免费领取饮用。从供水所的“护水人”到街头的“送水人”,背后的故事很温暖。
天气炎热
一天至少要喝五六瓶水
中午时分,送了好几单外卖的贺师傅将助动车停靠在了上街沿,熟练地打开了“爱心冰箱”的柜门,取出了一瓶冰水,拧开瓶盖后就“咕咚咕咚”大口喝了起来。
“跑了一上午,拿瓶免费水解解渴。”贺师傅是“爱心冰箱”的常客。
“这几天虽然气温没有之前那么高,但气压低,还是挺闷的,我们一天跑下来至少要喝上五六瓶水才行。”贺师傅直言,有了这么一处免费发放饮用水的地方,确实方便了许多,“一方面也是能省下这么几块钱,另一方面也挺让我们感动的。”
记者发现,冰箱柜门上大大的“免费”二字十分醒目,不仅如此,一旁的易拉宝上还用五颜六色的字体书写着特别的“邀请”: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户外工作者,请喝一瓶水!
几乎每间隔三五分钟,就会有不少户外工作人员前来取水饮用,有周边清扫的环卫工人,还有路过的快递和外卖小哥。
冰箱背后是
特别的“结婚纪念礼物”
“爱心冰箱”诞生其实源自一份特别的“结婚纪念日礼物”。“爱心冰箱”发起人是附近南区供水管理所芙蓉江站的工作人员黄恺。今年9月,是他和妻子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
身为一名走街串巷的供水所“护水人”,黄恺深知夏季对于户外工作人员而言的不易,“如果能让大家在街角、在转弯处顺手就有瓶水喝,而且还是免费的,那多好。”于是,在和爱人商量后,“爱心冰箱”的想法就诞生了。
“爱心冰箱”得到了南区供水管理所芙蓉江站党员们的积极响应。“这个想法不错,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嘛。”同事杜毅珉直言,到时可以轮流帮忙给冰箱补水。
在获得了单位领导的支持鼓励后,7月初,“爱心冰箱”顺利地落实到位。黄恺自费购买了冰箱和遮阳伞,其余的饮用水则由单位的党员和同事们一起自发募捐而来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酷暑里为户外工作人员提供1万瓶饮用水。”黄恺说。
日均送水量三四百瓶
大家热衷户外取水
起初,黄恺和同事们还担心冰箱是不是会沦为“摆设”。会不会没人来取水?毕竟无人看管,万一一下子全被拿走了怎么办?不过,当“爱心冰箱”真正投入使用后,大家的担心和顾虑就都消除了。
随着气温节节攀升,“爱心冰箱”日均送水量也达到了三四百瓶,实打实地解决了部分户外工作人员的饮水问题。
为了不让冰箱“断水”,黄恺和同事们只要有空,就会轮流去补水添货。即使是在双休日,也会抽时间特地过去看一看,添些水。
其实,一些职工驿站也会为户外工作人员提供休憩的场所和饮用水。但为何大家还是更愿意来这些露天的“爱心冰箱”里取水喝呢?一些户外工作的职工道出了原因: “屋子里有空调啥的确实好,可我们不太好意思去。放在外面的冰箱冰柜路过就顺手拿了,也不会有人专门看着,我们就比较随意一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