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墙已倒,请所有业主勿靠近!”今年5月的一个夜晚,王强通过紧急提示,以及后续一连串“动作”,促成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凤湖新城二区一面因暴雨坍塌的围墙获得快速修复,排除了安全隐患。
谁家房子出租了、哪家发生紧急情况了……小区里的任何一个动静,王强都了如指掌。在他的全心参与下,社区很多困难都迎刃而解。
在鼓楼区,像王强这样为社区奔忙的群众达1800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社会治理市民委员会委员。与社会治理市民委员会一同深入基层治理的,还有社会治理专家委员会、法务特派员。由此,拥有“专家学者库”“群众智囊团”“法务特派员”的三支队伍,促成“两会一员”机制产生,在鼓楼的所有社区全面推行,建设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心头大事”
杨桥河南社区的河南新村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随着市政“电源排查”工作的开展,该小区的公用电输入电源被切断。没了路灯,一到晚上,就黑乎乎一片。
想要路灯重新亮起来,小区要申请配备独立电表,还需按时缴纳公用电费。看似简单的这两个步骤,却卡住了。原来,业主们不乐意掏钱。这事儿,就停滞了。
“两会一员”机制启用后,河南新村邀请了专家代表、居民代表、律师代表等,大家群策群力,接连着开了三场协商会议,并实地走访居民,最终,解决方案出炉:将电费分担落实到河南新村每一栋楼,以楼栋为单位,形成“一楼栋·一亮灯”模式。也就是说,每一栋楼只要居民都签署意愿,该楼栋周围即可点亮路灯。目前,该小区已有37栋楼的周围亮了灯。
鼓楼区是福州传统的老城区。河南新村的“亮灯计划”只是众多基层诉求中的一个。
都说“社区工作无小事,与群众有关的事都是大事”,要怎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心头大事’。”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表示,鼓楼区不断探索社会治理的新举措。近年来,鼓楼区创新推出了军门社区“13335”工作法、“一线处置”机制,以党建引领为主线,推动治理智慧化、精准化、高效化、长效化。
但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发现,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有更深层次的创新。“两会一员”机制应运而生。河南新村“亮灯计划”得以推行,正是“两会一员”机制试水的结果。
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凤湖社区法务特派员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谢赟星摄
“两会一员”机制推行以来,形成多元治理“组合拳”,质效已显现。
聚焦发展“谋新招”,怎么做?
社会治理专家委员会突出专业化,深度参与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决策,使决策咨询工作“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专家学者“智库”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课题清单”,开展实地调研,把“金点子”有效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如,鼓楼区在打造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过程中,积极邀请熟悉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专家全程指导,共同探索构建“一核两区三带四集群”的全域文旅融合大格局,成功获评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
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如何实现?
社会治理市民委员会突出民主化,围绕宜居家园、幸福康乐、志愿服务、文化融合、矛盾调解等5个领域,通过不断培养居民自治骨干,推动社区的事由居民主动提、主动议,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让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截至目前,市民委员参与“居民恳谈日”“参与式预算”等各类活动3000余场,提出意见建议7000余条,撬动社会资金140万余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个,真正实现“集居民之智、办居民之事、解居民之忧”。
怎么将法治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梢”?
由律师、法律志愿者等组成的法务特派员队伍突出法治化,致力为社会治理工作中涉及的专业性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专业指导、实践支持和法务支撑。截至目前,鼓楼69个社区均已设立法务特派员工作站,为市民群众提供最便捷的“家门口”法务服务,渐渐地,“有法律难题先找法务特派员”已经成为鼓楼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共识。机制运行以来,全区500名法务特派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各类服务560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传300余场,为社区组织提供依法决策400余次。
“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两会一员”发挥纽带作用,带动更多驻区单位、市民群众、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参与共建共治,实现社会治理大融合、大联动、大提升。
按照“坚持政治性、彰显人民性、注重广泛性、突出专业性”的工作原则,组建起社会治理专家委员会、市民委员会、法务特派员三支队伍。那么,用什么来保障这三支队伍持续深入社会治理?
黄建新表示,在推行“两会一员”机制的过程中,党建引领不动摇。“将党支部建在‘两会一员’最前沿,确保党员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鼓楼还有一整套的制度规范。在“两会一员”机制推行之前,“两会一员”工作导则已先行“出炉”,导则明确了各方工作职责,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并将工作制度、流程图上墙,让三支队伍对工作流程一目了然、有图可依。
光明确职责还不够。鼓楼区把坚持政治激励、物质保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建立积分制管理模式,制定服务积分正负面清单,对三支队伍服务情况进行评审赋分,积分可用来兑换相应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设置专项经费,为三支队伍履职提供经费保障;评选“智囊团”“金牌调解员”等,树典型、立样板,激发三支队伍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而推动“多治融合”,畅通协同发力内循环,成为“两会一员”机制运行的“活水”。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竹林境社区法务特派员和市民委员会携手开展工作。竹林境社区供图
针对市民委员会反映较为集中、突出的问题,交由专家委员会开展专题调研;针对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涉及教育、养老、就业等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参考,及时向市民委员会征询意见;针对矛盾纠纷,联合法务特派员和市民委员会共同开展调解,在法理与情理的调和中,推动问题解决。通过三者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拓展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发挥“1+1+1>3”的治理效能。
推动“平台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让“两会一员”机制融入“鼓楼智脑”,实现社会治理专业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
线下,充分利用居民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现有场所,并开辟民情驿站、市民代表之家等新阵地,为“两会一员”三支队伍提供参政议政、议事协商、服务群众的大平台。
线上,依托“鼓楼智脑”“鼓楼社区幸福通”两个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两会一员”专区,设置“决策征询”“参政议政”“法务服务”三大窗口,及时、准确发布调研课题、决策需求、群众诉求、法务知识、研究成果、交流结果等内容,实现既能“面对面”又能“键对键”的融合共治。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黄建新说,福州市鼓楼区通过“两会一员”这个“小切口”,撬动了“大治理”,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这不仅是鼓楼区因地制宜探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也是基层吸纳民意、汇集众智、凝聚共识、服务发展的一大创新,推动形成了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居民自治、多方参与、协商共建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给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鼓楼区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了。”黄建新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7: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