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眼下,正值大棚草莓采摘季,在东海县黄川镇,村里的喇叭吆喝着收购草莓,党员干部则活跃在乡土田园,为莓农送技术、送信息、答疑解难,及时作出专业指导,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农服务的责任担当。
“三新”科技答疑难
草莓红了,“三新”科技园里又“火”了起来,一波波游客往来不断,16个品种草莓花在平行支架、品型支架、旋转支架等支架上竞相开放,搭在支架边上的一个个“探头探脑”的草莓,青的、白的、红的、紫红的、粉红的,让游客们垂涎欲滴。在草莓大棚内,黄川镇农技服务站站长高希英正忙着给草莓进行水肥一体化喷灌。“你是高站长吧?我是桃李村种莓大户陶武球,今年种植的60多亩草莓,光长秧子开花少,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高站长胸有成竹地说:“你的草莓栽早了,加上氮肥用多了,所以才光长秧子,开花较其他草莓要推迟20多天。”“如何能促进草莓早开花、早结果呢?”“这好比人有一个生长到生育过程,你回去后,少施氮肥,加一些硼镁磷肥,提高花粉活力和坐果率,另外再加入碳能量,提升地温,促进花芽早分化、早开花、早结果。”这时,高站长顺手摘一个红颜草莓给游客带来的小宝宝说:“我们‘三新’科技园区是黄川旅游基地,摘一个让孩子尝尝鲜。这是第一批下来的草莓,个大、鲜亮、肉嫩、可口,都是没打农药的。”“刚才听站长的一席话,我也想明年种植2亩地草莓,到时想请高站长当技术顾问。”赣榆区游客顾阿姨说。
副镇长服务到田头
“说来谁都不信,俺家2022年8月23日种植的大叶宁玉草莓,10月24日陆续上市,截至目前,5亩地草莓已卖近20万元。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原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孙书记调到镇里当分管农业副镇长,但为村民服务的心不变。他忙里偷闲亲自为俺家选早上市草莓70000余棵,并指导每米只栽4至5棵(红颜草莓每米栽6至7棵)。该草莓苗棵栽得少,发棵率高,上市早,收入也高。在草莓苗栽之前将其放入冷库,意在促进花芽分化,打乱草莓休眠期。在入棚栽苗时,又教我们采取‘三级’栽培法,把一级苗统一栽在一个棚室里,二级苗也同样栽在另一个棚室里,分级栽培,可实现一棚一品、一地一苗、苗齐苗旺、花期同至、结果同步,既便于水肥一体化管理,又便于同期果采摘。三级小苗共栽一棚,可作繁育顺苗,以备查苗补缺。”新沭村草莓种植户孙磊介绍说。
“会长”出台新模式
东海县草莓协会副会长张建伟,中共党员,是一名大学生,放弃原单位经理职务和万余元月薪及城里的优越环境,立志走返乡创业之路。2017年10月,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流转130亩土地,并成功申报了“村头树下”种植农场。在种植中,他认真阅读科学种田书籍,虚心向有经验的农户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了草莓种植技术。在平地种植基础上,大胆实践创新,于2021的夏天,创新发展高垄栽培法。高垄栽培高80厘米、宽35厘米、株距25厘米,两面采用控根器做挡土夹板,用1.2至1.4米长镀锌管做揽桩。平均一米距埋一根,揽住控根器不得外涨。里面采用基质肥、有机肥、常用土、菌剂“四合一”掺拌在一起,作为草莓生长床,并在每个高垄床上配置两根滴灌管。高垄栽培虽说第一年费事,但后期将不再花费人工,操作方便、滴溉方便、采摘方便、管理方便,省时省工省力。该创新由平地种植发展到高垄种植,将推进全县草莓产业增产增收。(李泽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1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