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爸爸,我们圆了妈妈的心愿吧”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5-10 04: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爸爸,我们圆了妈妈的心愿吧”

他们一家的决定为六人带去新生

□ 长江日报记者马慧洁 通讯员杨士启

5月8日下午,市残联会议室,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妻子李女士(化名)的工作日常,“这里是妻子工作的地方,我想记录下来,今后告诉女儿她有一位优秀的妈妈”。

就在2日,李女士因颅内大出血救治无效脑死亡,一家人遵从她的遗愿,帮她捐出了器官,至少可以为6人带去新生的希望。

■ 死神逼近

13岁女儿含泪提及母亲遗愿

李女士今年44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13岁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和爱她的丈夫。

4月22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但对于这名13岁的女孩来说,注定此生难忘。她的母亲李女士突然晕倒后颅内大出血,陷入昏迷。虽被送至医院积极治疗,但由于病情过重,最终于5月2日被确认脑死亡。

“爸爸,别忘了妈妈的心愿,如果有一天生命即将结束,就把她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虽有万般不舍,但在得知母亲将永远离开她时,已经回学校上课的女儿含泪给父亲打电话商量:“我们圆了妈妈的心愿吧!”

李女士生前在和家人谈论关于器官捐献话题时曾说:“如果有一天医学确诊无法挽救我的生命,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呢?”器官捐献,承载的不仅是奉献,更是生命的希望。李女士这一想法给女儿留下深刻印象,捐献器官在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同时,可以让母亲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也是母亲留给她的念想呀!

■ 强忍悲痛

全家人帮李女士完成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需要同时获得逝者父母、子女和配偶同意。李女士年近八旬的父母在老家生活,他们无法接受女儿病重即将离世的消息。几经波折,5月2日上午,在李女士哥哥的协助下才拿到父母授权委托书。当日21时,亲人忍着巨大的悲痛在病房与李女士做了最后的告别。22时,李女士被平稳地送到手术室,医生连夜为她完成了器官捐献手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龚义东主任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李女士捐出的心脏、肝脏、肾脏以及眼角膜,至少可以为6人带去新生的希望。

“这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延续。”龚义东说,器官捐献体现了人道、奉献、博爱的崇高精神。我国器官捐献工作形势严峻,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与幸运地能等到供体的患者比例严重失衡,李女士的女儿用器官捐献的方式诠释了她母亲生命的价值。

■ 胸怀大爱

她永远是全家人的骄傲

办公室抽屉里,各种印章分门别类、安静整齐地立在那里,桌上的文件一份份等待着主人李女士将它们整理入盒……

2013年,李女士从空军雷达学院转业。根据个人意愿,她被分配到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同事说她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对待帮扶对象耐心细致。

“李姐是一个非常乐观、温暖的人。”同事邓女士回忆,李女士总是愿意帮助别人。

常青花园有一位单亲母亲带着脑瘫孩子和年迈的老人一起生活。2021年起,邓女士和李女士对口帮扶这个困境家庭,第一次上门了解到脑瘫孩子上学难,在与东西湖区残联同事一起关注下,她们帮助孩子在特殊学校就读。此后,她们每年至少会去孩子家探望4次,每次去李女士都会买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送给孩子,仔细询问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康复。

“她是一个有大爱情怀的人。”市残联理事长李红敬得知李女士的家人决定完成她的心愿后感慨道,“她的生命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他们一家人值得敬佩。”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李女士丈夫哽咽着说,“我们完成了她的心愿,在我们心里,她还不曾离去,还存在这个世界上,她永远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9:45:4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20岁男孩不幸离世,捐献器官让7名病患重获“新生”
...情同意书”被攥得满是褶皱,“儿子,爸爸妈妈帮你完成心愿。儿子,对不起,没能好好陪你……”在相关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家属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当天下午,丁少彤被护送转运至青大附院器
2023-01-19 09:09:00
送别!女子捐献器官助4人重获新生,多人重获光明
...来的微信,忍不住再次潸然泪下。“爸爸,别忘了妈妈的心愿。”4月22日,44岁的李女士突发急病被送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抢救。数日后李女士依然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韩
2023-05-09 09:10:00
8岁女孩最后一个儿童节:因车祸意外去世,捐献器官为3名儿童带去希望
...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孩子父亲的支持。 成为医生是芷怡的心愿 黄芷怡家人提供5月31日16时,在红十字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下,芷怡的父母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等待接受捐
2024-06-03 17:21:00
变成星星的他给5人带去新生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男孩“铁皮”的心愿是摘星星 不料一场大火让他遭遇意外 爸爸妈妈为他做了一个决定……变成星星的他给5人带去新生医务人员在手术前为“铁皮”默哀。爸爸妈妈写给“铁皮”
2023-12-14 04:05:00
“听到”妻子心脏重新跳动,他开心地哭了
...文转自:南宁晚报柳州一女子因病离世,丈夫遵循她生前心愿同意捐献器官“听到”妻子心脏重新跳动,他开心地哭了器官捐献协调员和医务人员默哀致敬 (图片由柳州市红十字会提供)本报讯(
2023-02-15 07:17:00
新华全媒+丨生命礼赞——清明前夕走进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
...我的遗体捐给医学院,献身医学教育,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心愿。”这是93岁老人商铮生前对家人的叮嘱。2023年2月8日,商铮在病房逝世,5天后,家人通过厦门市红十字会将他的遗体捐献
2024-04-03 15:19:00
...助别人。现在,我们替他做这个决定,一方面是完成他的心愿;另一方面,是希望他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希望他帮助的人能替他多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都会记得,他曾经来过,他还在。”11
2023-11-13 01:25:00
喜气洋洋,新年第一天“元旦宝宝”组团来报到
...全分娩,听到新生命降临时的哇哇大哭,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和工作的意义。”可爱稚嫩的新生命,带着“新生”的渴望和希望,向新的一年发出问候:2023,新年你好!(长江日报记者江梦晴
2023-01-01 18:42:00
重病儿子希望捐献器官 生命最后一程母亲帮他完成心愿
...来了最后一程。妈妈罗阿姨最终决定为他完成人生最后的心愿,进行器官捐献。“娃儿身体一直不好,多年重病缠身。”罗阿姨回忆,儿子患上尿毒症已经9年了,后来又查出患上了高血压,这些年
2024-04-25 17:4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居然,00后已经奔三了
作者:tweety每代人都有自己的30岁恐慌。对于80后来说,有房有车拼出二胎,才算圆满完成“三十而立”;在90后眼里
2025-08-03 06:44:00
小奇:我没被糟糕生活摧毁,还写出了人生最好的段子
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以下简称《脱友2》)第一期,小奇一鸣惊人,凭借活灵活现的表演,用中专生与学历焦虑的段子拿到近满票
2025-08-03 07:47:00
01032.jpg
2025-08-03 05:14:00
010601.jpg
2025-08-03 06:14:00
《南京照相馆》热映引发市民查档热潮
《南京照相馆》热映引发市民查档热潮——穿越时空,和祖辈“见面”□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苍淑珺克良辰通讯员王伟近日
2025-08-02 10:21:00
爱不能靠“善意谎言”维系 珍爱网教您如何真诚沟通
“你有对你的伴侣说过谎吗?”尤其是对最亲密的人,我们总是会对不好的部分三缄其口,于是就有了善意的谎言。那么,爱情里的谎言
2025-08-01 09:09:00
怕被拒绝 一条信息反复修改 专家:警惕文字讨好变精神内耗
“这周末回家吃饭吗?”“能让大孙子多住几天不?”周末临近,吴大伯盼着和孩子团圆。孙子学业忙,他想趁暑假让孙子多留些日子
2025-08-01 09:43:00
东湖评论:“泥潭女子”为爱脱困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吕鉴蕾7月25日,本网以《“泥潭女子”守护植物人丈夫,带着家人走出悲苦阴影》为题,报道了湖北黄石80后女子程丽珍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丈夫的感人事迹
2025-08-01 10:13:00
及时语|安徽14岁女孩暑假摆摊25天赚2000元 这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大皖新闻讯 7月31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安徽14岁女孩逛公园发现商机,摆摊卖玩具25天赚了2000元一事,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2025-08-01 10:19:00
从焦急到安心:一场关于信任的寻机行动
从焦急到安心:一场关于信任的寻机行动薇薇的马尾辫随着急促的脚步在肩头剧烈晃动,额前的碎发被泪水浸得半湿。她猛地推开服务中心的玻璃门
2025-08-01 11:27:00
g010801.jpg
2025-08-01 07:05:00
“开盒”少年:从网络的“神”到普通人
作者:魏荣欢 刘萌萌近日,官方印发通知,督促各地强化“开盒”问题整治。这类买卖个人身份信息,再通过网络泄露的行为背后,大多消费者和提供服务的都是青少年
2025-08-01 01:10:00
恋爱谁买单? 珍爱网带您读懂当代青年爱情观
在亲密关系中,有些问题看似琐碎,却常常触及情感的敏感神经。例如“恋爱账单该怎么付?”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却往往成为情侣间争执的起点
2025-07-31 09:26:00
发育迟缓被建议引产的宝宝,在这里迎来了“生长逆袭”
鲁网7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见习记者 王晓玥 李文卓)7月28日下午,烟台毓璜顶医院产科门诊一诊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对夫妻怀抱着一个一岁大的男孩走了进来
2025-07-31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