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永成制冷脱颖而出的“秘诀”
——“走进民企看活力”系列报道之十三
本报讯 (记者 吴建邦 报道组 葛锦熙 通讯员 江蓓 徐建军) 9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常山县辉埠镇的常山永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成制冷”)生产车间,令人惊讶的是,在生产一线,弯管、焊接、组装、检测等关键工序岗位上大部分是“娘子军”。
说起为何大量使用女工,同行的公司董事长黄永平介绍,一方面女工做事更细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得益于企业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不断提升车间自动化水平,女工才能承担起大部分工作。“企业现有员工160多名,其中有女性员工100多名。”
黄永平随手拿起一件翅片冷凝器半成品向记者展示,焊接是产品的关键工序,这上面有50多个焊点,每一个焊点都要保证在不烧伤铜管的前提下完成,难度很高。为此,车间的焊接工序全部由心灵手巧的女工来完成。“非标产品由女工手工焊接,企业有一支由8名女焊工组成的手工焊接组。标准件由女工操作排焊机来完成,企业购置了15台自动排焊机,每台仅需1名女工就能完成原来3名工人的工作量。”
“加大自动化生产设备投入,千方百计提升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壮大的‘秘诀’,而紧跟下游市场变化,并以此为创新导向,不断投入资金研发新产品,便是企业在辉埠镇30多家制冷配件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第一家‘小升规’企业的又一‘秘诀’。” 黄永平相告,去年,公司实现产值2400余万元。今年初,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前8个月产值已达3000余万元。
近年来,国家对节能降耗提出了更高要求,下游制冷企业纷纷使用更为高效的制冷剂,而冷凝器等配件按原有铜管孔径既不符合节能要求,制造成本也会更高。找到方向后,永成制冷立即着手开展新产品自主研发,并定制专门的生产设备,在短时间内就推出了各类适配小孔径铜管的新品零配件。
新产品推出后,立刻获得了市场青睐,并与国内数家一二线制冷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用黄永平的话说,下游头部企业都合作了,其他中小企业自然就主动找上门了。目前,国内与永成制冷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已达40余家。
研发创新的投入正持续为永成制冷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多年来,企业研发团队人数达到10余人,产品品类已达500余种,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今年3月,永成制冷投入1200余万元,建成磁性材料生产线,并推出冰箱磁条等多款新产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