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层层排除 紧紧“追查”
台州医院确诊首例贝纳柯克斯体感染患者
医生正在会诊。
本报讯(通讯员方永乐文/摄) 经过层层排除,反复“追凶”,近日,由台州医院全科医学科确诊的台州市首例贝纳柯克斯体感染的Q热患者康复出院。
56岁的老李是临海人,1月前,老李没有任何前兆出现浑身无力、发热和尿频尿痛等症状。来到台州医院全科医学科门诊就诊,门诊医生郑歆婷问询病史后,经过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发现炎症指标偏高。
于是,郑歆婷考虑老李可能泌尿系统感染,收住入院进一步诊治。
但就在住院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热症状,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并在高热时有头痛和反复尿频尿痛等症状。
经过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进一步检查中,医生发现老李肝功能转氨酶明显偏高,出现肝脏损害,胸部CT也提示肺部有感染,并出现低血压等感染加重表现。
难道是别的感染?全科医学科请肾内科、感染科等科室会诊,老李的泌尿系统感染依据不足,但发热原因仍不明确。
相关的检查,如抗核抗体等都是阴性,血液培养、尿液培养等检查均未培养出任何病原体……一时间,医生对老李的治疗陷入困境。
管床医生来到老李病床前,反复询问病史,得知他在发病前曾经到过农田,有农作物种植劳动接触史。
但老李否认受到过昆虫、老鼠等叮咬,身体检查也没有发现皮肤破溃结痂、焦痂等。经过科室医生仔细和反复讨论后,决定给老李做宏基因组测序检查。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是基于宏基因组学和高通量的测序技术,可直接针对患者样本中所有的核酸进行无偏倚测序,结合病原微生物数据库来检测样本中含有的可能病原微生物序列。
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这种技术寻找感染源“肇事”后在人体内留下的路径痕迹,从而抓住“元凶”。
果不其然,检查结果出来了,老李血样本宏基因结果提示:贝纳柯克斯体感染可能。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Q热立克次体感染。
找到了原因,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全科医学科立即组织了全院大讨论,在全科医学科主任周炜的主持下,经相关多学科专家讨论,患者反复发热考虑贝纳柯克斯体感染,并给予多西环素片抗感染治疗。
经过治疗,老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头痛和尿频尿痛等症状逐渐缓解,复查相关炎症指标也降至正常。
经临海市疾控中心取样审核,这例Q热患者是台州市确诊的首例贝纳柯克斯体感染病例。
据了解,Q热是由贝纳柯克斯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贝纳柯克斯体主要存在于牛、羊、犬、猫等家畜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的家畜,传播媒介主要是蜱虫,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贝纳柯克斯体随动物尿粪、羊水等排泄物以及蜱粪便污染的尘埃或形成的气溶胶进入呼吸道而致病,潜伏期2~4周。急性Q热患者多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常伴发肺炎、肉芽肿性肝炎、心脏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2:45:4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