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看完《长江七号》,发现里面每一个角色的塑造都十分用心。昨天看了一些网上关于《长江七号》的评论以及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讨论,有人说《长江七号》这部影片过于反应社会现实,而且“还有很多灵异的画面”,因此觉得不适合小孩子观看。甚至有人说这部影片中,小迪他们家住的房子是要被拆迁的房子,而小迪爸爸看到房子要拆迁了就把小迪送到贵族学校,影射小迪他们家是钉子户,还传言说会因此遭到禁播。这言论我也是很服气了!我只能说我的脑回路真的无法做到这么扭曲。
首先,有人说影片里面有很多灵异的画面,但是据我看到的剧情,里面除了小宠物“长江七号”一开始的出现有点怪异之外,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画面,因此这不影片绝对算不上灵异。至于这个剧情会不会吓到小孩子,我不能绝对地认为每个小孩子都不会被吓到,但是至少根据我的印象,我小时候看的时候只是觉得十分有趣。说小孩子不适合看的,可能有着一颗玻璃心吧。更何况这影片中从头到尾三观都很正,里面有关学习、为人处世等观点都对小孩子有着教育意义。不仅可以让那个小孩感受到童趣,更能在娱乐中学到道理。
为什么说这部影片温暖呢?这部影片中的人物都塑造得十分有趣,里面有些人乍一看有点坏,其实内心却是十分善良的。比如,影片中的那个包工头,他的形象完全符合现实中包工头的形象。他说话声音大到根本不需要喇叭,语气凶巴巴的,有着啤酒肚。这样的人物形象往工地上一站,就能让人想到包工头。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这个包工头很凶,看着小迪爸爸没有力气干活,明明知道他家的情况,还是想开除他。这时的包工头看起来十分现实,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后面小迪爸爸拿着小迪考了100分的试卷到工地上炫耀的时候,包工头直接就不屑地戳破了小迪的诡计,两人差点打起来。后面小迪爸爸再次去工地的时候,高工头居然给了小迪爸爸一个红包,还给他道歉,说不应该这样讲他儿子。这一幕看起来真的很暖心。
还有影片中的那个一直关心小迪的女老师,也给人一种很暖心的感觉。在那所贵族学校里面,小迪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异类”。在老师问到各自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大家的梦想都说是要做有钱人啊、科学家啊之类的。只有小迪说自己要做一个穷人,一个有志气的穷人。其实那个时候,小迪对于梦想并没有什么概念。他只是觉得自己想要做一个这样的人:可能自己不会很有钱,但是一定要有志气,时刻有着一颗至纯至真的心。在这个影片中,出现的老师并不多,这个女老师代表一种理想上的老师,她能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家境差的学生,对小迪给了类似于“母爱”的温暖。
影片中还有一位老师,就是那个主任,他就是代表另外一种类型的老师。他有点看不起小迪,甚至嫌弃他太脏了,也嫌弃他成绩差。尽管这样,这位主任在小迪成绩慢慢变好之后,他也会感到欣慰。他只是过多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精神和价值观教育。但是,他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坏人。除了这些人,还有小迪那酷酷拽拽的同学,总是欺负小迪,却也有着一颗童真的心,本质上也是善良天真的。所以说,这部影片整体上给我的感觉都十分温暖。
还有人说影片原本的结局是悲剧,并不是这么圆满的。但是无论是我在十年前看的版本,还是现在这个版本,都是圆满的结局。总是它有两个版本也无所谓,反正我看的是圆满的,我也喜欢圆满的结局。说实话,很多影片其实结局都是比较开放的,关键是看观众自己怎么理解,如果就因为影片是悲剧或者结局不如人意就去抹黑这部影片,我觉得是对这部影片的不尊重。更何况,《长江七号》已经很明确的就是一个比较美满的结局了,又何必再去纠结它是否有一个悲剧结尾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2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