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
□蒲文旻
提起农村酒席乱象,不免令人心有余悸:办理程序繁琐、相互攀比成风、“人情债”花费大,费钱费力费脑筋!
这些年,普定县猫洞乡和谐村的做法,在安顺本地大大有名。在这个村子,红白喜事一律推行“四钵宴”,即“一钵肉,一钵豆腐,一钵洋芋杂菜,一钵汤”,既保全“面子”,又注重“里子”,兼顾营养搭配和支出匹配,主打一个量力而行、务实节约,由此获得基层群众广泛认可,“四钵宴”说得上“简约不简单”。
仔细探究,和谐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探索移风易俗新路径,把村里约定俗成的“四钵宴”,作为规章制度写入《村规民约》,教育引导村民自觉行动,积极改掉陈规陋习,充分调动全体村民的心气干劲,全都用到助力乡村振兴的正路上去。
删繁就简改陋习
和谐村思路明确:破题的关键,是以最大限度的集思广益,破除影响深远的陋习,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实现删繁就简。
《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优良传统,获得了群众最大范围的支持。为有效遏制红白喜事程序繁琐、搭台唱歌嬉闹场面、攀比酒水菜品等陈规陋习,村两委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小组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引导村民们自发成立红白理事会,精准制定红白喜事各项制度。
按照制度规定:村里办酒的标准是:礼金不超100元,酒水不超10元,烟不超5元,桌上只摆4钵菜,除红白喜事外,其余酒席一律不能办。各村干部带头执行该规定,村里各类违规酒席得到制止,吃酒“人情债”花费极大减少。
《村规民约》一经出台,村民群众极力支持,打心眼里拥护。这充分表明,由村两委主导、基层群众参与制定的约束性要件,精准契合老百姓诉求,伴随着实施改进,全村兴起节俭风。
约定俗成明奖惩
和谐村措施有力:推广的重点,是以最广范围的约束监督,撕碎肤浅漂浮的虚荣,层层深入协同发力,实现约定俗成。
合理的出发点,衔接合理的落脚点。自打规范酒席治理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对于未按“四钵宴”规定操办的村民,村两委、乡治酒办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制止,经劝导后仍不整改的,由乡治酒办和派出所到家把饭抬走,拿到乡里面的敬老院给老人们吃,整治陋习的同时,不忘供养耄耋老人。
与此同时,村里设立红黑榜,将违反《村规民约》规定事项,挂在黑栏予以曝光,该户村民大会上做检讨发言,群众对此做法拍手称赞;自此,和谐村办理红白喜事,村民均主动请示报备,严格按照酒席办理相关规定,办酒的村民在红白栏公示,树立移风易俗典型模范,引导大家学习效仿,文明新风得到彰显。
同理共情增和谐
和谐村后劲充足:延伸的路径,是以最为务实的组织发动,搭建互通有无的平台,增进彼此沟通联系,实现同理共情。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密切彼此间的协作处置。村里面把18至60岁的村民,按每20人一组组建互助队,建立了14支女子组、11支男子组,由大家投票选出小组长。村里哪家有红白事,各互助队就轮组帮忙,完成酒席“一条龙”服务,随着村民自治队建立并开展工作,村里面红白喜事实现“大瘦身”。
这一过程中,和谐村将村办公室一楼免费提供给乡亲们使用,室内有20多套桌椅板凳,可容纳200多人同时就餐,村里的红白喜事都集中在这里办理。过去,一桌饭菜至少200元以上,现在就100多元,少花一半的价格,获取省心的体验,这一年,全村至少节约500万元以上资金,宴席开支不再是村民的重负。
如今,无论丧事喜事,村民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跟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说一声,就按统一标准办,省心又省钱,“四钵宴”遏制住吃喝浪费,推动了乡风文明,和谐村树立起“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