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张弘范画像
宋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破,随后,五岁的宋恭帝赵隰出降并宣布退位,此时,南宋已经在名义上灭亡。但是赵隰的两个哥哥赵昰和赵昺却在大臣的保护下逃出了临安城,一路南下,先后建立了两个小朝廷。直到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张弘范在崖山对南宋小朝廷发动全面进攻,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一起投海殉国,与蒙古对峙四十多年的南宋最终宣告失败。张弘范胜利之后,在崖山石壁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
建炎南渡
南宋与金国对峙
那么问题来了:张弘范明明是汉人,为何对消灭自己的母国没有一点愧疚呢?这就要从一百多年前的“建炎南渡”说起。“靖康之变”后,金国没有能力彻底消灭宋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于是扶植张邦昌为伪楚皇帝,让他负责管辖刚刚占领的江北及江南的北宋故地,但这个政权仅仅存在了32天。后来康王赵构称帝,称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并在江宁府(今南京)誓死抗金。然而,赵构也没坚持多久,就在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撤到临安(在今杭州西),并以临安为南宋的临时都城。
南自南,北自北
赵构、秦桧剧照
主和派秦桧回国之初曾经说自己有安天下的两条妙计,但必须得当了宰相之后才能实施。赵构将他提拔为宰相并问他究竟有何妙计,他回答说:“南自南,北自北”,意思就是北宋亡国前就在南方居住的人留在南方,建炎南渡之后来到南方的则回到北方去,并且从此南宋政府不再接收南渡之人。赵构听后大怒:“朕是北人,将归何所?”虽然赵构一时恼羞成怒罢免了秦桧的宰相职务,但几年后还是将他再次擢升,并实施了这项政策。
流毒百年
宋朝画卷中的女真人
在当时来说,这条政策的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南渡之人越来越多,但是南宋却没有办法解决安置他们,于是南宋的流寇问题越来越严重。岳飞、韩世忠等“中兴四将”更多的作战不是与金国,而是镇压南宋内部起义!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条政策无疑是巨大的卖国分裂行为。北宋遗民不再被南宋承认,甚至南渡之人都会被遣返,于是他们彻底对南宋失望,转而开始接受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几代人之后,他们都深信自己是金国人而不是宋朝。
南宋与蒙古对峙
张弘范应该可以作为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他的父亲张柔曾经率领数千家乡邻阻挡蒙古大军,后来金国灭亡,他也兵败被擒,于是转而效忠蒙古。张弘范及其十个兄弟从此参军入伍,成为消灭南宋的先锋部队。1279年崖山之战取得胜利之后,张弘范终于消灭了敌国,立下大功,于是他在这灭国之战的爆发地刻下了那十二个大字。
刻字变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