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45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老家河南”探寻文明之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21:36: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4月17日上午,由中国侨联主办,河南省侨联、郑州市侨联承办的2024“中国寻根之旅”春令营——遇见河南·根亲营进入第9天,45名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华裔青少年来到河南博物院和黄河博物馆,透过玻璃橱窗遥望历史长河,感受中华文明的世代传承,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感受中华文化根脉。

45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老家河南”探寻文明之源

华裔青少年在河南博物院前合影留念

走进河南博物院,华裔青少年们仿佛穿越时光长河,置身于古代文明的殿堂中,兴致勃勃地开始寻找“九大镇院之宝”。贾湖骨笛、莲鹤方壶、妇好鸮尊、玉柄铁剑……文物不仅见证着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也让华裔青少年们领略到了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妇好鸮尊让我认识了文武双全的妇好将军,她文能祭祀,武能善战,展现出独特的女性力量。这件文物虽然整体呈现猫头鹰的外形,但上面还有龙、知了等其他形状的纹路装饰,我觉得这体现出中原先民在纹路雕刻上的精致性,同时也很佩服他们能够在那个缺少现代工具的年代雕刻出如此精美的物品。”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杨慧欣惊叹于商代中原地区能工巧匠们丰富的想象力。

“莲鹤方壶体积高大,颈部以及腹部的龙形纹路生动写实,中间伫立的那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非常好看!整个展品都细节满满。”来自新西兰的15岁华裔女孩梁詠晨开心地向记者分享她的新发现。华裔青少年们聚精会神地观赏着每一个展品,在历史的脉络上感受中华文明的延续。

45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老家河南”探寻文明之源

华裔青少年们参观河南博物院

“之前只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没想到还有黄河博物馆。”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郑诗颖说。在距黄河不远处,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北路上一座砖红色小楼迎来了这群华裔青少年,而这里就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河流博物馆——黄河博物馆。黄河,这条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见证着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变迁。博物馆内的黄河主题展览则如同一部黄河的百科全书,华裔青少年们沉浸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中,细细品味着黄河的前世今生。

45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老家河南”探寻文明之源

华裔青少年们在黄河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行至黄河流域沙盘前,黄河流域河川大地直观地呈现在华裔青少年面前。在聆听黄河故事的过程中,他们深深感受到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大河背后的文化底蕴。

“黄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000多年的朝代更迭都建立在黄河流域附近,黄河流域书写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参观完黄河博物馆,新西兰华裔少年康颢严对“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源头”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

45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老家河南”探寻文明之源

华裔青少年们参观黄河博物馆

对于这群华裔青少年来说,这次“中国寻根之旅”春令营,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我一直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虽然我很早就去了海外,但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中国人。这次寻根之旅,我来到了中国人的老家河南,并有幸参加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人文始祖黄帝非常有意义,这次旅程也让我学习到了更多华夏文明。”在这片中原大地上感受着中华文明的底蕴与魅力的同时,康颢严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明晰自己的文化认同。

这次“中国寻根之旅”春令营活动为这群华裔青少年搭建了一个了解中华文化、认识祖籍、弘扬传统的平台,让更多华裔青少年能够走近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李晓舒 周金淼)

编辑:任昱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们喊出“老家河南,我们回来了”,这一刻,这些华裔青少年已经从文化景观的旁观者成为虔诚的寻根者,进而成长为文化交流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周金淼 李思瑶 石海利)编辑:祝萍审核
2025-07-27 23:31:00
山海相连 258名华裔青少年走进河南博物院探寻文化根脉
...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等 16 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走进河南博物院,感受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海外华裔青少年在河南博物院内打卡留念。徜徉在历史的回廊中,一件件
2025-07-23 21:43:00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诗歌营的86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打开通往故乡深处的门。“我是谁”的答案,在唐诗的平仄间渐渐清晰。图为讲座现场。“唐代的诸多著名诗人都是河南人,能举一
2025-07-26 10:06:00
全球235所华校师生云端相聚!2025“亲情中华·童心欢畅”六一主题营在豫开营
...上,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通过视频向全球华裔青少年送上真挚的“六一”祝福。他说,中国侨联始终关心华裔青少年的成长,通过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亲情中华”网上营及世
2025-05-31 02:13:00
书院拜师礼,少林练武功!海外华裔青少年登封寻根、文武兼修
...文字、文化”为核心,聚焦中华文化传承,引领海外华裔青少年沉浸式感受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营员们在嵩阳书院打卡留念。当天,营员们齐聚千年学府嵩阳书院,庄严参与传统“拜师礼”。他们
2025-07-25 07:28:00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河南集结营落幕
...国寻根之旅”夏(春、冬)令营、“豫侨同根”海外华裔青少年短视频大赛,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中文学习、文化寻根、文旅体验、风采展示为一体的跨国界、全天候的文化课堂。而本次2025“亲
2025-08-02 23:48:00
...者严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海外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中国侨联与河南省侨联将于5月至7月共同主办“亲情中华·童心欢畅”六一主题营——中原文化寻
2025-05-26 05:41:00
Global Talk丨“豫你有约——我和文物的故事”华侨华人青少年短视频大赛今日启动
...,诉说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辉煌和智慧。对于华侨华人青少年来说,河南则是一个能够让他们深刻了解和感知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启动仪式现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内外华侨华人青
2024-08-08 18:11:00
Global Talk丨如何变成宋代学生?海外华裔青少年在嵩阳书院获得入泮礼初体验
...呼时,手的高度则到下颌的位置。”8月2日,2024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文字营活动第二天,40名来自瑞士、爱尔兰、法国等地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走进登封嵩阳
2024-08-03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