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秋意渐浓,老张的猕猴桃快熟了。
“果子还在枝头,就接到好多预订电话了。”阳光穿过藤蔓,老张用手摸了摸毛茸茸的果实,“你看,再过二十来天就熟了。”

老张名叫张猛,赫章县野马川镇新营社区村民,今年是他种植猕猴桃第九个年头。
老张第一次接触到猕猴桃是从吃开始。
2016年,朋友给他带了几个猕猴桃尝鲜,老张瞬间被软糯香甜口感吸引了。

“真甜!这是哪里的果子?”老张好奇地问。
从朋友口中得知,这是产自修文县的绿心猕猴桃,产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与新营社区较为相似,老张突然有了个想法:“猕猴桃或许有搞头。”
在朋友的介绍下,老张亲自到修文县考察学习,看到当地猕猴桃产业有声有色,更加坚定了他回来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决心。
回到家里后,老张迅速流转200多亩土地种植绿心猕猴桃,连续三年投入300多万元,却一个果子也没见到。老张从干工程的张老板,成为别人眼里成了“张憨包”。

“他能干成功,太阳都从西边出来。”在他人的质疑声中,老张非不信邪,不仅要做成功,还要打造成精品生态果园,将猕猴桃卖到县外。
春天抹芽、夏天除草、秋天采摘、冬天剪枝,老张一年四季都在猕猴桃基地忙活。可让他头疼的是三年过去,猕猴桃树一直长不大,他再次来到修文县,向猕猴桃种植专家取经。
“什么,要种草?”专家给的建议让老张感到惊讶,“在树下种植三叶草,像空调一样调解小气候,能起到保肥保湿的作用。”
攻破最后一道技术难关后,老张的管护更加精细,第四年开始挂果,注册“赫香果”商标;第五年实现丰产,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张憨包”的猕猴桃越来越有搞头。

“2000多斤卖了2万多块钱。”猕猴桃成功上市,备受当地消费者欢迎,令老张十分欣喜,更有信心做原生态和高品质的猕猴桃品牌。
2024年,猕猴桃喜获丰收,实现产量17万斤、产值200万元,到老张基地吃猕猴桃成为当地群众秋天的一大消遣。

今年老张又多了一个产业,几年前种植的40亩黄金蜜桃挂果上市,夏天也成了收获的季节。“一天卖个将近万把块钱,孩子们放假也回来帮忙。”
产业有搞头,日子有奔头。靠着猕猴桃与黄金蜜桃组成的“双桃”产业,老张稳定带动20余人就业,还供三个孩子上学。
“儿子在读大三,两个女儿在念硕士研究生。”看着挂满枝头的猕猴桃,老张感慨地说,“好日子还在前方等着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
编辑 吴传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