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斯加鲁菲:未来人工智能将在五个方面变得更加有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4:00 来源:北青网

当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站在了新的转折点上的时候,当我们不得不和人工智能来相伴每分每秒的时候,我们的人类将会迎来怎样的未来?4月25日,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硅谷百年史》的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全体会议上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思考与创新。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斯加鲁菲:未来人工智能将在五个方面变得更加有用

“大家还记得AlphaGo吗?2017年时非常流行,当时我们认为AlphaGo会打败我们所有人,会征服所有世界。但是,AlphaGo已经是过去了,而不是未来,这个项目也停止了”,皮埃罗·斯加鲁菲首先谈及了人工智能曾经“出圈”的代表产品之一AlphaGo。他称,随后,谷歌引入新架构转换器Transformer,而OpenAI发布GPT,带领人工智能走向了未来。

人工智能过去的进步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皮埃罗·斯加鲁菲认为,第一个驱动的就是硬件,1985年的电脑性能很差,只能做两层架构,现在已经能做好几百层了。第二个是数据,首先1997年IBM的深蓝击败了国际象棋的冠军,后来有AlphaGo,现在有OpenAI的GPT,主要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大型的数据,所以数据对于AI的进步非常重要。第三个驱动者就是开源,比如不同的国家有很多开源的平台可以做深度学习,对于很多人来说,在AI上做各种实验非常重要,开源就不会特别昂贵。第四个驱动因素,就是现代人工智能的发明家,他们实际上是来自世界各国。所以AI实际上是全球各国的科学家共同进行国际合作的结晶。

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依然面临许多不足。皮埃罗·斯加鲁菲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是人类智能,我们大脑的神经元复杂性,要比AI中间的神经元复杂得多。我们大脑的功耗只是20瓦,生成式AI消耗了上百万瓦的电能。“我们开车、坐地铁、买东西、看电视,只是用20瓦的功能就能做这些事情,而生成式AI要消耗上百万瓦的电能才能做”。而且之前神经网络的系统是1943年时做的架构,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同时,我们在一个物理世界中间,我们可以去移动,可以触达,可以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世界,人工智能却并非如此。

人工智能也不会“自然学习”。“人类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试错的方法,比如碰一下热水知道很烫就不会再碰了,而AlphaGo是通过大量的数据不断堆积而成的”。

那么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如何发展?皮埃罗·斯加鲁菲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在五个方面会变得更加有用,更加真实:一是定制模型,在去年OpenAI推出了自己定制的模型,它能够找到更好的结果。但它依然有问题:这些大语言模型即便非常小,也非常贵,而且功耗巨大。一般的公司出不起钱,很多国家没有办法负担得起。

其次是低算力的AI,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非常小的架构,还有非常小的数据集实现非常好的AI。比如斯坦福的阿帕卡,只需要花600美元来进行训练。

第三,我们还要看到多模态,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做阅读测试或者在现实生活中间骑自行车,在这个中间我们需要有一个多模态的模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同的视觉、语言,包括FLAVA、Flamingo、GPT-4等等。“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型,它可能不一定是叫语言模型,是一个多模型的集合,包括文本、图像,而且有更多的传感器把它容纳到这样一个模型里面。”

另外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可靠,比如我的一个AI应用就是关于Magazine,“现在很多诊断是由AI来做的,比如你要用GPT应用于疾病诊断的话,我们放心吗?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放心的。”我们要借助的语言模型,其设计之初是预测一个序列里面下一个词是什么,实际上这个转换器主要的目的就是预测序列中间的下一个词是什么,所以有的时候它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现实。“如何实现可信的AI?这是我们未来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他还提到,人形机器人也是非常热门的一个领域。“长期以来我认为,它是没有什么用途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使得人形机器人变得更加真实了。比如我们来开一个真正的使用机器人的工厂,比如亚马逊真正的工厂里面,机器人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机系统等前沿科技成果密集亮相,国内外顶尖大咖就6G、人工智能等展开“华山论剑”,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落地……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在北京举行,各种重大科技成果令与会嘉宾
2024-04-28 20:12:00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陈溯 陈杭)AI(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起技术、产业及人类生活的巨变。下一步,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在哪?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向
2024-04-27 21:09:00
2024中关村论坛闭幕 新质生产力成论坛“热词”
...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智能制造等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穆斯塔法·申胡在论坛中指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
2024-04-29 17:19:00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上,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硅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表示,人工智能发展真正的驱动力一共有四点。第一,硬件。当1985年
2024-04-26 17:50:00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变革与产业升级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举行。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人工智能无疑成为了最瞩目的焦点。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盛会,全方位展示了人工智能从前沿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创新的蓬勃
2025-04-02 09:45:00
...以及政界人士共同探讨助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其中,人工智能成为关键词。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主席李庆忠说,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视障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
2025-03-29 23:15:00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还将加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2024-04-28 21:29:00
...,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面向科技前沿,人工智能含量十足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
2025-03-21 05:56:00
顶尖学者产业代表共话智慧未来
...鹤。今年,全体会议没有选择专业主持人,而是由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铁岩与中外嘉宾联袂带来一场创新与智慧激荡的科技盛宴。今日下午,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在主会场中关村
2025-03-27 12:0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