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西医“大咖”缘何青睐岐黄之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8 03: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

西医“大咖”缘何青睐岐黄之道

——从一场座谈会说开去

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一边喝水、一边接受开胸手术——在日前举行的“西医大家话中医”分享座谈会上,96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回忆自己“初遇”针刺麻醉的情形,记忆犹新。

1965年,在北京医学院生理系工作的韩济生受命研究针刺麻醉,“针刺怎么可能麻醉?我不信。”

然而,观摩胸外科专家辛育龄为一位女性患者开展针刺麻醉下的肺叶切除术,韩济生震惊了:“你可以想象剪肋骨有多疼,而且在不用麻药、(仅仅)扎针之下,她能够忍下来就不错了,但是她的表情没有太多痛苦。”

“这次经历,定了我的‘终身’。”自此,从针刺镇痛机制,到针刺戒毒,再到针刺治疗孤独症、不孕症……作为生理学专家的韩济生,几乎将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了针灸研究。

看似偶然的结缘,背后是道济苍生的信念与医学探索的执着。

自2004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病学专家张运持续对中药通心络胶囊进行研究,最终证实了其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起初我也不敢轻信这个中药的疗效实验数据,但是20年的研究让我坚信,医道中西,各有所长,希望这两套医学体系能够着眼于人类健康,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最终上升为一个新的体系。”张运说。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是我国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说,我国有中医和西医两套医学,它们从不同角度把握人体的健康,各有各的优势。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协同是大势所趋,其根本目的是让病人获益最大化。

近年来,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等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中国处方”?

“西医应多借鉴中医的辨证思维,中医则可以学习西医的先进科技诊疗手段”;

“要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中医药学科的创新发展”;

座谈会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邀约王振义、钟南山等十位西医领域院士大家为中医药的发展建言献策,编撰《西医大家话中医》丛书,让更多公众看到“国宝”散发的时代之光。

“希望通过院士们与中医药的故事,影响更多人投入到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开辟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方法、新范式、新赛道,为全球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说。

“我们一辈子不够,有更多的年轻人跟着来。”韩济生的感言,预示着新的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一季收官!四院士共话中西医“双向奔赴”
在《中国中医药大会》前十期节目中一部部医书典籍一个个大医故事一场场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医传世技法展示让观众深刻感知数千年来中医药对于人类生命健康做出的重要贡献一场刚柔相济、中西合璧的
2024-05-24 14:41:00
“西医大家话中医”分享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本报讯 (记者徐 婧)近日,“西医大家话中医”分享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教授韩济生,中
2024-05-01 08:37:00
...人民日报海外版“西医大家话中医”分享座谈会举办扩大中医药发展的朋友圈《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05日 第 08 版)本报北京电 (记者熊建)日前,“西医大家
2024-05-05 04:01:00
杨子峰教授:坚持文化自信 做好基础研究 推进中西医结合发展
...合的中心思想就是不能够生搬硬套现代的科学技术去研究中医药,要尽量用现代的药理研究方法及现代语言去阐释中医理论从而指导中药研究。因此,中药研究开始大胆地迈入了循证医学的临床试验
2024-10-15 16:54:00
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宁召开
...科学家、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姚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黎甲文,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唐乾利,医院领导秦祖
2023-06-16 17:56:00
探索构建中西医融合的完美医学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本报评论员 黄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自西医传入中国,以中西医汇通学派为代表的中国医学先贤开始了中西医融合的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赋予了中医和西医同
2024-05-01 08:37:00
新中医发展促进专委会蓉城年会 聚焦不孕不育防治新路径
...结会议及高峰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本次盛会汇聚了全国中医药及生殖健康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临床医生,通过权威报告、专题研讨和实践案例分享,深入探讨了不孕不育防治策略与中医药创新
2025-06-23 11:34:00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中西医学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浙江省中西医学协同发展大会召开本报讯 (记者楼 彦 章关春)11月17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省医学会等7家中西医学(协)会共同主
2023-11-22 08:09:00
80周年 市一医院奔赴新征途
...式。在院庆活动现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在内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发展充满更多希望。余曙光表示,成都
2022-12-29 01: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