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厄尔尼诺现象给拉美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多国政府加强应对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1-09 16:56:00 来源:极目新闻

厄尔尼诺是一种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有关的气候现象,一般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相关区域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拉美地区由于靠近厄尔尼诺的发生地,所受影响相对较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近期在拉美多国采访时发现,厄尔尼诺对秘鲁、巴西、巴拿马等国家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危及这些国家的工农业生产活动,进而拖累经济发展。厄尔尼诺的持续引起国际机构对拉美地区增长潜力的担忧。有分析称,厄尔尼诺持续,将在拉美地区导致农业、冶金和采矿等领域产品的价格不稳定,对拉美大部分地区的生产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气候专家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建议拉美国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区域内协作,减少厄尔尼诺的负面影响。

厄尔尼诺或持续影响拉美多国至2024年4月 秘鲁最甚

这轮正在持续的厄尔尼诺现象开始于2023年7月,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它可能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4月。拉美地区受影响区域主要在中美洲“干旱走廊”、亚马孙平原、大查科平原以及安第斯山脉地区。

秘鲁气象学家吉诺·帕萨拉夸对总台记者表示,厄尔尼诺在拉美地区引发的气候灾害主要有干旱、高温、强降雨及龙卷风,例如在亚马孙地区和巴西北部出现的极端干旱、在巴西和阿根廷等地出现的热浪天气、在秘鲁和厄瓜多尔等地出现的强降雨,以及在巴拉圭和乌拉圭出现的龙卷风。这些灾害不仅影响到河流航运和农业生产,也破坏基础设施并造成传染病传播。

厄尔尼诺现象给拉美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多国政府加强应对

△秘鲁渔民出海捕捞凤尾鱼,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威胁该国凤尾鱼产业。

秘鲁是全球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厄尔尼诺造成了秘鲁北部的强降雨与洪水、南部的干旱以及愈加频繁的火灾,渔业和种植业的产量因而受到严重波及。受厄尔尼诺等因素综合影响,秘鲁经济在2023年陷入负增长。

秘鲁国家评估、预防和减少灾害风险中心表示,预计有逾76.6万人可能面临洪水风险,逾144万人面临由于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风险。

秘鲁南部地区则面临旱情。据秘鲁国家气象水文局介绍,2023年夏季,秘鲁东南部持续发生中度和严重干旱,约100.8万人因缺水而面临极高风险。由于严重干旱,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水位下降超2米。

秘鲁海洋研究所报告称,部分鱼类因海洋温度变化而转移到更深的海域,这给渔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同时,洪水泛滥和旱情均会损害农作物生长,使种植业受到极大影响。据当地媒体报道,2023年下半年秘鲁的柠檬价格上涨了159%至190%,芒果、葡萄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

秘鲁中央储备银行2023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受该国遭受厄尔尼诺灾害、居民消费偏低等因素影响,将秘鲁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9月时的0.9%下调至-0.5%,全年渔业生产预计将萎缩17.6%。

当地经济分析人士表示,2024年秘鲁经济将经历一个恢复期,同时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厄尔尼诺现象。

巴西亚马孙雨林出现严重旱情

自2023年7月以来,巴西多地区发生干旱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在该国亚马孙内陆地区及帕拉州北部,2023年7月至9月的降雨量为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在覆盖了亚马孙雨林的亚马孙州、阿克雷州和罗赖马州的大部分地区,均观测到降雨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土壤湿度下降至临界水平,多条河流水位也远低于往年平均值。

总台记者近期在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州首府马瑙斯采访时发现,亚马孙河支流黑河的水位大幅下降。港口墙壁上的历年最高水位记录显示,当时的黑河水位与2023年雨季期间测得的最高水位相差约15米。因亚马孙河流域缺水,巴西第四大、发电量占全巴西电量4%的圣安东尼奥水电站一度暂停运营,影响该区域超过1.5万名居民的生活。

厄尔尼诺现象给拉美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多国政府加强应对

△厄尔尼诺导致巴西亚马孙流域旱情严重

此外,在巴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出现了异常高温天气及风暴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巴西办事处等机构发布调查报告称,35%的巴西受访者表示,他们或他们的家人直接受到极端天气的负面影响。而在表示受到影响的人士中,有65%认为极端天气给他们造成高达人均8485雷亚尔(约合12471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由于存在厄尔尼诺2024年将继续影响巴西的普遍预期,当地经济学者表示,这可能将继续加剧巴西国内的通货膨胀,特别是影响到中下层民众的生计。

巴西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安德烈·布拉兹表示,因为厄尔尼诺的持续出现,2024年对于巴西来说,意味着更多挑战,尤其是农业。除了影响巴西国内蔬菜瓜果等短周期作物的收成,还可能因为各地降雨量的改变,影响到大豆、玉米等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而大豆、玉米作为饲料生产的基本原料,其价格上涨也将传导给肉类以及其他农产品。

巴拿马运河遭遇严重旱情

厄尔尼诺对中美洲国家巴拿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旱灾持续而导致巴拿马运河这个世界航运枢纽通行能力下降。这不仅造成全球海运价格的上升,甚至可能加剧全球多地的通货膨胀。

厄尔尼诺现象给拉美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多国政府加强应对

△厄尔尼诺导致巴拿马运河出现严重旱情

近期,总台驻拉美记者多次赴巴拿马运河现场采访。调研发现,巴拿马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厄尔尼诺给该国带来的干旱横向对比一些南美内陆国家不算十分严重,但纵向对比该国近10年的降雨量,就能观察出2023年旱情的严峻形势。2023年巴拿马运河所在地的降水量减少接近40%,其主要水体补给源——加通湖的水位与过去5年的平均水位相比下降接近2米。由于船只通行运河需要使用大量的淡水资源,最近一段时间每天等待通行的船只仅为3至4艘,比起正常年份减少一半。

由于巴拿马运河在全球物流链中的特殊地位,旱情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不仅导致美国农产品和油气产品出口受挫,也使欧洲从南美洲西海岸地区进口物资受阻。

英国出口与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马可·福吉奥内对总台记者表示,在巴拿马运河发生旱情,其溢出效应和级联效应使众多参与到全球供应链的国家和地区均受到影响。他表示,作为替代方案,很多船运公司绕道苏伊士运河,这甚至增加了千里之外的苏伊士运河的运营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近期红海局势紧张,通行苏伊士运河不确定性在增加,加上巴拿马运河当前所面临的旱情,全球海运行业正面临一场危机。

智利森林火灾蔓延 葡萄酒产量锐减

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开始,智利2023年的冬季气温录得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高海拔地区积雪消融,部分地区降雨量增加。智利气象部门数据显示,首都圣地亚哥2023年冬季降雨量超220毫米。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智利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山火频发。据智利气象局发布的季度报告,首都圣地亚哥及中部地区进入旱季,中南部地区夏季气温将超43摄氏度,2024年夏季最高气温可能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森林火灾蔓延以及旱灾持续,导致智利一些地区葡萄及葡萄酒减产。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预计,2023年智利葡萄酒产量可能下降20%。作为南半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智利减产或导致全球葡萄酒产量创历史新低。

当地气象专家表示,厄尔尼诺现象会改变洋流和海洋营养物质的供应,对当地的海洋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据智利国家渔业局数据,2023年前7个月,至少1.8万只海洋动物死于禽流感。而截至2024年1月5日,智利因有害藻华爆发而死亡的鱼类数量已达3800吨,当地多个鲑鱼养殖场受到不同程度波及。

拉美多国加强应对灾情

为了应对灾情,拉美多国政府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秘鲁政府在农业、交通、食品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用以支持灾害预防工作。秘鲁国家水务局局长表示,截至2023年12月,已完成对秘鲁北部皮乌拉大区133公里河床的修整工作,以预防厄尔尼诺可能给该地带来的洪水风险,此项工作也在其他多地展开。秘鲁政府通过国家渔业发展基金会为该国近5万渔民提供补贴,以应对厄尔尼诺对该国渔业的冲击;同时还向生活在风险地区的家庭提供住房租赁债券,保证其可以在安全地区租房居住。

厄尔尼诺现象给拉美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多国政府加强应对

△厄尔尼诺导致秘鲁强降雨增多

智利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为应对森林火灾频发,推出“智利准备计划”,优化机构协调机制,制定国家灭火战略,并成立灾害风险管理委员会。智利农业部拨款34亿比索(约合2673万元人民币)为受火灾影响的牧场主、农民和养蜂人提供援助等。为应对渔业所受影响,智利国家渔业局成立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委员会,制定公共部门与私营公司相互协调的应急协议,为渔业从业者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援助手段。

巴西、巴拿马等国也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该国出现的旱灾和高温热浪天气。巴西国家气象研究所联合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等机构及时关注各地的灾情进展,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各地的抗灾工作。巴拿马农业部在旱季来临前提前半年为农户提供“节水”计划,包括给农户发放抗旱节水的植物种子,让农户种植在农作物附近,在全国各地为农户建造蓄水池,在旱季到来之前储存雨水。

分析人士指出,拉美国家在应对厄尔尼诺现象上可采取更多协同行动,在信息共享、统一标准、灾后重建等方面加强合作。秘鲁气象学家帕萨拉夸对总台记者表示,拉美国家尽管成立了一个应对厄尔尼诺的区域性委员会,但该合作机制仍存在不足。例如各国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不统一、在一些特殊领域(如渔业)合作不充分。今后,拉美国家应弥合分歧,在建设海洋和大气监测系统上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总台记者 雷湘平 曹璇 倪天颖 王玉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总台记者看世界丨拉美多国高温干旱 火灾频发 都是厄尔尼诺惹的祸?
...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 哥伦比亚森林火灾拉美地区由于靠近厄尔尼诺的发生地,所受影响相对较大。而这轮厄尔尼诺现象开始于2023年7月,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4月。它
2024-02-18 16:47:00
...布的《202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气候状况》报告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和长期气候变化去年重创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干旱、热浪、野火、极端降雨和创纪录的飓风对当地民众健康、粮食和
2024-05-09 17:11:00
应对极端气候需要国际合作
...平均气温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该机构官员指出,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极端的高温天气。今年以来,高温、干旱、风灾、暴雨、洪水、山火等气象灾害频发。极端天气全
2023-07-25 20:44:00
...时,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正发生的一系列极端天气现象一定程
2023-07-11 18:15:00
“史上最严重四月热潮”席卷亚洲 52.3℃真的会来吗
...力。4月10日,菲律宾农业部副部长伊斯特佩雷斯警告称“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该国的稻米供应。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增加到8.28亿人,自2019年
2023-04-23 14:06:00
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潘塔纳尔美洲豹栖息地 巴西采取多重保护措施
...方法,保护美洲豹已成为共识。受此影响,若夫里成为全拉美地区最知名的美洲豹观光地点之一。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参观了当地农场主以利沙的一个远离圣劳伦斯河畔的农场。这个农场可容纳超
2024-02-18 11:42:00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南美多国遭遇极端热浪和森林火灾
...温的一周内,哥伦比亚波哥大周边还发生了森林火灾。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处于夏季的南美洲气象不稳定,时常遭遇热浪和大雨。报道称,3日,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东100公里的瓦尔帕莱
2024-02-04 17:12:00
...冲击。专家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高温等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这将对全球各国经济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或致数万亿美元损失
2023-07-12 07:35:00
亚洲多国高温天提前,2023会是史上最热的一年吗?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了一期名为《厄尔尼诺正在敲门》的观察报告,指出厄尔尼诺指数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迅猛上升
2023-05-16 18:1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