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送提前量达50分钟,人工智能快速识别监测高速公路团雾,茶叶受灾后快速定损理赔……在广东,气象服务正通过数字引擎让智慧城市发展跑出“加速度”。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推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迫切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8月,2023年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根在基层”青年调研团走进广东,围绕“气象数据要素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展开调研。
先行先试——坚持“用好数据”让城市治理更智慧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同时也是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设先行试点省,近年来,广东气象部门深挖各行业、各领域气象服务需求,坚持优质气象数据供给、强化气象数据产品研制和应用、促进公共气象数据开放共享,让高质量气象数据要素“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广东省气象数据中心持续打造高度集约的“云+端”新业态。面向全省提供统一的基础信息服务,实现“一点更新,全网服务”;融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为精细化网格预报(GIFT)、气象预报预警制作发布一体化平台(FAST)等重要业务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面对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广东的城市治理迫切需要精细化气象预报支撑。省气象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热带区域“9-3-1”高分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率先在全国打造精细化数字网格预报预警业务体系。目前,全省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偏差缩小至71公里,暴雨预警准确率提升至72%。
依托数字政府建设,省气象局加快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10个气象服务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扩大对偏远地区、特殊人群气象服务的覆盖面;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决策辅助平台完成全省1.4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更新,为地质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风险预判和精准预警打下基础;在“粤省事”平台上,全国任意点位气象信息皆可查询,重大天气过程中还可获取追踪、比较、科普等服务。
在“创新之城”深圳,面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新需求。气象部门探索“解题”之法:高效整合气象数据,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效性、扩大信息覆盖面,助力城市防灾减损和精细化治理。
深圳市气象局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六大服务平台支撑市区两级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统筹推进14种气象及衍生灾害监测预警及全灾种防御,为数字政府“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提供场景化服务。目前,在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调用总量前十名的数据接口中,气象类数据占三席。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可实现24小时预报精细至1千米和逐小时,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提前量达50分钟,公众覆盖率100%。
高效开展的递进式气象服务离不开智慧平台的支持——深圳市气象局将气象和防灾数据相结合,打造气象灾害四级防御协同平台,在出现较高级别预警和恶劣天气实况时,自动语音电话呼叫各级防灾责任人和重点区域责任人,并根据灾情信息,实时提供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和预报服务。
赋能增益——坚持“用活数据”让行业发展更高效
气象服务是受众面最广、社会普及度最高的公共服务之一。
在广东,气象数据支撑的行业和领域在不断拓展——融入农业生产,帮助农民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融入交通保障,结合道路实况提供预报预警,护航安全出行;融入海洋经济,防范应对高影响天气有了更加精细的指引……
8月11日,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内,茶农正在层层梯田间采摘茶叶。经过多年发展,英德红茶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气象灾害是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清远市气象部门联合人保财险清远分公司选取茶叶种植生长过程中影响较大的低温冷害、热害、干旱作为气象指数保险理赔触发条件,以气象要素监测数据为依据,当气象灾害达到赔付触发条件时,保险公司即按照合同约定理赔。
自2022年12月以来,英德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已承保6000亩,累计触发两次“低温冷害”保险责任,核定赔付超37万元。
此外,气象条件也是影响城市交通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浓雾、强降水、极端高温与低温等恶劣天气严重威胁安全运输。
近年来,广东省气象局、韶关市气象局在交通气象研究与服务升级的基础上,用好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项目工作成果,打造全国“交通气象服务”示范案例。
韶关市气象部门搭建高速公路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可视化平台,与交警、高速公路两部门实时共享气象监测、路面基础信息等数据,形成“一路三方”保障机制;整合历史恶劣天气数据并统计分析,研判道路结冰、暴雨、大雾易发区与预警重点路段,建立高速公路雨雪冰冻、降水等气象预警模型,开展影响风险分析。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采集高速公路摄像头的视频图像数据,研发针对大雾天气能见度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助力实现城市路网全面监测和动态管理。
2021年,韶关相关路段交通事故处置量同比下降23%;2022年,交通事故处置量同比下降22.46%,全市未出现因恶劣天气造成道路交通中断或瘫痪情况。
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运用算法将气象数据与高速公路通行数据融合,精准追踪可能进入台风、暴雨影响区域的车辆,有效减轻企业运营成本。
广东省海洋经济规模连续28年居于全国首位,但台风、海上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对深远海养殖有明显影响。对此,湛江市气象局联合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开展海洋气象观测,积累大量数据并组建专家智库开展研究,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支撑。
数据只有流通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价值。作为加快践行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深圳数据交易所的成立,也为气象数据市场化流通拓宽了渠道。
“目前,气象数据主要由科技企业在获得气象部门授权后进行市场化输出,我们会对数据的获取及商用授权链路进行合规审查。”深圳数据交易所数据应用部产品运营经理张帅介绍。目前,深圳数据交易所已成功为多个企业提供气象数据供需撮合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